《驰骋方寸之间,篆刻艺术人生之美》一记黑龙江省篆刻大师孟祥伟(文:冬雪,原创)

冬雪《文学园地》

<p>  篆刻是一种迷,是一种心灵的,精神活动的产物,更是一个人的心灵独白。从刻思的萌生,到文字的组合,篆刻是以其独特的方式进行着的。大师们从自身经验提示给我们的这些箴言,没有一个字出现,但篆刻已经发出鸣响,回响的是内在意象,触摸到它的是大师的追求。篆刻,刻思!是孟祥卫在追求艺术人生所呈现出的美。</p> <p> 孟祥卫,从事篆刻艺术四十多年,从年轻起,即在艺术领域耕耘和求索,他以艺为乐,篆刻、雕刻,书法绘画,在古典与篆意中行吟。他的一石一刀,一笔一纸都充满了温情。他是一个品格正直,有情怀,以艺作憩,以艺求趣,深深蕴含着他对传统艺术的虔诚和追求。生活中的他,用心、用情,篆刻每一个美好的瞬间。引导我们进入刻艺、意象、和意境的情绪流,似一条音乐的河流悄然伴我们缓缓而行。让我们“思而得之”,从而获得一种审美的快感。而孟祥卫,他一直行走在追梦的路上,用心发现生活的美,期待遇见最真的笑。在这些充满了人文气息的篆刻空间里,他渗透着纯真、温和,通过人和环境的结合,自然地呈现出一种平等和互知的气息,仿佛隔壁邻居之间在唠叨、话语,轻易地直达他的内心,呈现在篆刻的作品之中。孟祥卫,1966年生于黑龙江省海伦市。自幼喜爱书法绘画与雕刻,上小学时,因家庭贫穷买不起刻料石头,他就用黄泥制成料坯刻字。</p> <p>后来,他到水泥厂找能刻动的石料,回家自研学刻。他还到各单位收集报纸上发表的印章,剪下来装订成册细心学习。1980年开始和学校美术老师详细学习了篆刻教材《三十五举》,《汉书 祭祀志》,《印章集说》,《印正附说》。深得邓派篆刻精髓,对秦汉印的追摹用功颇深,又从封泥、古陶文、砖文中吸取营养,形成了自己章法多变,雄奇朴茂的风格。青年时代的孟祥卫正是沿着齐白石先生和邓散木先生这条篆刻艺术的大道,以刀为笔,以石为纸,以古为师,以勤为志,游历于古今之间,徜徉于金石之韵,朝夕临池,刀耕不辍,在金与石的交响中孜孜不倦的汲取着古人和先师丰富的艺术营养,打下了深厚而坚实的篆刻传统基础。</p><p>&nbsp;</p> <p> 1984年,孟祥卫考入黑龙江省宝泉岭农机中专学校。在校学习期间,他积极完成学习计划,利用业余时间,在寝室按照篆刻书上的教学步骤,学习篆刻。握刀的指头都磨出了老茧,不小心划破手指,他包好手指继续学篆。他是魂牵梦萦,稍稍一使劲就刻坏了石头,刻费的石头已数不清,刻出的作品总不能让他满意。随着时间的推移,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第一个属于自己的印章出炉了,刻出最后一笔变成成品时,他捧在手中高兴极了,好几天都不肯让它离开他的视线,跟个宝贝似的。后来,他篆刻的章多了,那刻的第一枚章自然也就被他遗忘在了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但是他每次看到它,就想到了他的人生,虽然不尽完美,只要今后不断努力雕琢打磨自己,定能雕刻出精美的人生。1986年,他毕业被分配到海伦市制油厂工会工作。</p> <p>他深知,任何艺术都需要专心去学,有恒心,有毅力,一定要始终如一的坚持下去。孟祥卫就有这种敢于吃苦的精神,独辟蹊径的专心于篆刻艺术。他曾经说过,在进入创作阶段后,有两种方法可以避免死板和单调,特别是在写意类篆刻的临摹、创作中比较实用。其一,磨好印面后,要将设计好的印稿翻过来,或用小镜子反照印稿,用雕、毛笔直接依样钩草,再将印文反写于印面上。其二,用刀角直接勾写法。以浓墨施于印面,待干透后,用刀尖在涂墨的石面上,按印稿反面的字形,照笔画勾出一线笔纹,然后用刀照印稿刊刻。这种方法,易于锻炼印人的整体控制能力,同时,线条比较灵动。以刀为笔,勾画印稿直接上石。一如信手写篆,下刀果断,轻松自然,刻出的印线条沉着灵动,慷慨淋漓。就这样,他在篆刻艺术的路上,从石料的内心,拂开美丽的花瓣。1990年,他函授学完了大学篆刻的全部课程。他体会道,篆刻,是一方意境高远的艺术,是一块巧夺天工的印章岁月。以印为想,篆金石铿锵;以雕为魂,刻精彩人生之美。</p> <p> 孟祥卫对篆刻这一传统文化的喜爱,也随着时间的积累而越发不可收拾。同时它也接受了时间的洗礼,如今他的作品仍能以高贵典雅的风格出现在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中,实在叫人爱不释手,这也注定了篆刻艺术的博大精深,承载了一批又一批的追随者。人们常说,人的一生,就是要独自走过一条很长的道路。而印章篆刻之路,是集书法、篆刻为一体的精工细作之产物。字体可为多种形式,或楷或隶,皆可自成一体,且赏心悦目。所以,不少有志于篆刻的书法家,都会多少涉猎到篆刻这一行列来。可怜的是,师从者众,真正取得成功者,却寥寥无几。而孟祥卫,就是取得成功者的一员。1999年,《书法世界》杂志,全国竟书竟刻大赛,共入选九方印,他的《变则通》被入选其中。多年来,他一直坚持篆刻创作,作品颇受国内外文化人士赏识,曾应约举办书法篆刻学习班。他深入研究汉印和齐白石篆刻艺术,博采众长,兼收并蓄,不断丰富学识。孟祥卫虽非专业篆刻人士,却有其独特的篆刻风格。其作品颇有邓散木,所称“刀拙而锋锐,貌古而神虚”之感。篆法体势遒劲且圆转,刀法峭拔,高峻淳古。雄浑大气中不失精美,古朴典雅中又不失新意。</p> <p>方寸与红白之间凸显其对艺术和人生的领悟。作品不仅受到诸多业余爱好者的追捧,还得到一些专业人士的赞许。大师孟祥卫不善言辞,却也幽默诙谐,为人厚道仗义,有股子“东北爷们儿”的味道,自谑为“东北爷们”中的“一俗人”。孟祥卫结交的多是同时代之名人士与大家。在孟祥卫的印谱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为画家、书法家、剪纸艺术家、企业家等人治印甚夥,有的达二三十方甚至更多,也曾为省地市领导刻印。他现为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篆刻研究会理事。黑龙江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剪纸研究会、会员。1988年与四位同道共同创办了苏通海印社,任副社长。书画、篆刻作品多次在《书法世界》等专业刊物上发表。从事篆刻创作40多年,治印3000余方,其中为海伦《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剪纸长卷》配印500余方,被省、地、市电视、报刊多次报道。开吧,亲切而动人的迎春花,是孟祥卫沧桑的心土上,追求美好的另一副面孔。</p><p>&nbsp;</p> <p> 这一个个美丽的文字,就是阳光的灵感,感动了孟祥卫的自信、他的思维、他的生命。是篆刻,开启了他的灵魂,使他发现了生活中的美。静静的读方寸间哪些灵动的文字,细细的品在点横交错、纵横有度中,展现出的耐人玩味的古雅逸趣,这种古朴和浑厚情致,回味隽永。一枚枚印章是孟祥卫本人的修养与水平的展现,更蕴含着他特有的审美情趣和丰富人生的哲理。释文《白头空悔读书迟》,《刘家生》,《娇杏》,《丰氏》,《变则通》,《吴用》,《长史官》,《杨雄》。这些印章大气、多变、风格多样,刀法爽利,大气天成的风格。他篆刻的每一个字都传达着不一样的内涵,给人不一样的感受。</p><p>&nbsp;</p> <p>他的印章文字洒脱、有的沧桑有力,但都能表现出厚实稳健的气象、古拙苍劲的金石气息。富有艺术感的布局,让作品更显自然生动、别饶情趣,唤起我们不尽的联想,带给我们无穷的意味。他篆刻的作品《变则通》,《长史官》,也是人生的处事哲学。正如孟祥卫创作的书法与绘画作品,借鉴古法,以我性情我书我画,启发心智,合理调整了自己前行的方向,用最喜爱的词语,浑圆、明亮的光芒,在人生的季节里,纯正眼神依然寻求艺术升华的道路。丛林,河滩,城市和人群,被他抛在背后的是金黄的阳光,沉甸甸的笑脸,多像我们夜晚的果实。</p> <p>作者:黄涛,在全国各地报刊发表大量诗文。部分作品获国家级和省级文学奖。作品被收入《中国诗歌选》《中国诗萃》《当代诗人诗选》《当代诗人诗作精选》《中国当代诗歌大辞典》《当代精英诗人作品选》《百家散文精选》《中华散文精粹》《中国当代散文大观》《散文百家选》《中国当代散文家力作选》《中国当代实力派散文家》《2010中国散文经典》《百年散文名家》《中国散文大系》(抒情卷)《世界大百科全书》(文艺卷)《中国作家十家作品精选》《当代文艺四大家》(合集)《2013中国散文年鉴》。辞条被收入《中国散文家大辞典》著有诗集《梦中的月亮》《失落的心河》《黄涛诗选》《黄涛抒情诗集》《黄涛文集》《游记百篇》《黄涛作品集》。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作家创作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协会员,中国一级作家,海伦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黑龙江省海伦市农业机械管理局退休干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