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逐心中的梁家河——六团实践活动

<p>2020国庆1805班六团相约来到了梁家河——习近平青年时代“插队”经历</p> 活动1—了解习近平“插队” <p>“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人生处处留心皆学问。”</p> <p>插队,顾名思义就是安插在农村生产队,通常是指1980年以前中国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一种模式。15岁的习近平曾插队于此,对这梁家河给予了高度的评价。</p> 活动2—分享心得感悟 <p>在了解完习近平的插队经历后,同学们都深有感悟,我们相聚一室,分享大家对习近平插队的心得</p> 活动心得 <p>潘逸骋:</p><p>寻心中的"梁家河" 本次国庆假期,我们六团成员走进了金桂社区党员干部教育基地"心中的梁家河"参观学习。"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里是有大学问的地方"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自己在梁家河插队的感悟。习近平在与我们现在差不多的年龄就响应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离开北京舒适的家,去到陕北,跨过了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生活关、思想关等艰难险阻,成为了种地的好把式,也学到了农民实事求是,吃苦耐劳的精神。 二十岁的习近平总书记成为了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他带领大家挖深水井,植树造林,建了14座淤地坝,还自费去四川绵羊学习修建沼气池,解决了村民用火用电的难题。后来,党奖励习近平总书记一辆三轮摩托车,他用三轮摩托车去换了对村子更实用的拖拉机,磨面机和粉碎机,这些无不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为人民造福和干实事的思想。 在习近平总书记要离开梁家河去清华大学的那天早晨,乡亲们都齐聚在他的院子里,历时七年,习近平总书记是最后一名离开梁家河的知青,他早己与村民们融为一体,离别时依依不舍,在他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之后也曾四次给梁家河回信,几次回去探望,身居高位也不忘本,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的不忘初心。 人生处处皆学问,习近平总书记在曾经贫瘠的梁家河学到了吃苦耐劳,学到了干实事,学会了为人民造福,我们也要学习习主席在梁家河的知青岁月一心为民,艰苦奋斗的精神,我们时时处处都要记于心,践于行,以更加坚强的信念,更努力的付出,满怀信心,经受各种考验,不断向前。 潘逸骋</p> <p>张颢檬:</p> <p>米时增:</p><p>沿着国家主席成长历程,我们来到了梁家河,寻找他曾经留下的足迹</p><p>习近平15岁时来到梁家河“插队”,在这里他留下了他人生难忘的几年记忆。他帮助这里的父老乡亲干活,积“工分”,艰苦奋斗,不畏艰辛。他引进新技术,用沼气做燃料,奖励给他的摩托车,他换成几台对村民有用的机器。他曾经也想着回去,但仍然回来坚持奋斗。经过几年的奋斗,他终于由一个少年蜕变成一个对革命有贡献的革命者。</p><p> 农村可以是我们的现在,但绝不是我们的未来。</p> 活动3—观看习近平总书记讲话 <p>  2020年10月1日,我们长郡双语第1805班第六团来到天心区金桂社区开展团建活动,参观、了解“心中的梁家河”。难以想象,在那个艰苦的年代,习爷爷响应上山下乡的号召,背井离乡落户插队梁家河村时,得经历多大的磨难! 总书记的知青岁月可以概括出"三个最":他是老三届中年纪最小的;他是插队知青中在农村的时间最长的;插队的地方是陕北条件最艰苦的。七年,和村民们一起艰苦奋斗,自觉接受生活的磨练。为了解决吃不饱肚子这个问题,习爷爷带领广大群众积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还开办了铁业社、磨面房、代销店,成立了缝纫组,建成了全省第一口沼气池和全省第一个沼气村,不断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改变山村落后的面貌。</p><p> 习爷爷在这些年过的5大关:1、“跳蚤关"。在城里,从未见过跳蚤,而梁家河的夏天几乎是躺在跳蚤堆里睡觉。一咬一挠浑身发肿,但两年后就习惯了,无论如何叮咬照样睡的香甜。2、饮食关。习爷爷过去吃的都是精米细面,现在是粗粝的杂粮。3、生活关。就是什么也不会做,什么都要依靠别人,后来就慢慢什么都学会了。4、劳动关。习爷爷刚开始干活时只能挣六个工分,没有妇女高,两年后就能拿到壮劳力的十个工分,成了种地的好把式。5、思想关。习爷爷学到了农民实事求是,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乡亲们也逐渐把他看作他们中的一份子,不分彼此,坦诚相待。经过“五关"的历练,习爷爷思想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说明了”思想改变行动”的深刻含义。</p><p> 习爷爷插队落户时,跟我们一般大,却能以非凡的毅力和智慧克服困难,带领乡亲走出困境。再看看自己,每天唯一的责任只有学习。我们没有理由吃不下学习的苦!当今世界,知识信息快速更新,学习稍有懈怠,就会落伍。我们决心紧跟习爷爷的步伐,克服惰性,努力学习。用知识撑起梦想,用梦想铸就未来,用未来向哺育我们成长的祖国和人民交付答卷。 王嘉颐</p> <p>  国庆假期期间我认真观看、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总书记指出,庆祝活动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奋进的一次伟力凝聚;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上,全体中华儿女对共同理想所作的一次豪迈宣示;是在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形势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始终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并且愈发蓬勃、愈发健强。 </p><p>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面向未来发出奋斗号召,激荡起亿万人民团结奋进的磅礴力量。</p><p>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极大振奋了民族精神,极大增强了中华儿女的自信心和自豪感。</p><p> 最伟大的力量是同心合力。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启示我们,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回望新中国70年奋斗历程,团结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重要保证。在新的征程上,高举团结的旗帜,汇聚奋斗的力量,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开拓进取,就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 许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