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秋晚

步行者

<p>  10月2日晚上7点,一场别开生面的联欢会在随园嘉树的第三教室举行。它被称之为“我们的秋晚”。</p> <p>  “我们的秋晚”联欢的一方是“少年宫”,主要由八十岁以上的老人组成,豪称“八零后”,给自己起了一个童趣盎然的名字:少年宫。他们是随园令人尊敬的长者。</p> <p>  联欢的另一方是一伙五零后,目前是随园最年轻的一个自发群体,相对于“少年宫”,他们自称“学前班”。</p><p> 少年宫,学前班——你可知道:在随园,年龄都是倒着长的。</p> <p>  这已经是少年宫和学前班第二次中秋联欢了。第一次是去年的月圆中秋,今年是去年的继续,也是那时的约定。</p> <p>  第三教室一派节日气氛。</p><p> 七点不到,“少年少女”抑或“童男童女”们就陆续来到了会场。</p> <p>  少年宫部分成员。</p> <p>  主持人当然也是自产自销,由学前班的张大计和周鞍山搭档。</p> <p>  第一个节目是少年宫的合唱《山楂树》。</p> <p>  两个声部中,男声部可是“老男孩”全部班底,女声部差不多是“花样女声”的三分之一。来听听?</p> <p>  学前班回应的是手语表演《感恩的心》。</p> <p>  老省长沈祖伦爱唱歌在随园是有名的,每天下午三点的茶吧里总洋溢着他的歌声,被戏称为“驻场歌手”;晚上七点的歌厅里依然兴致不减,他的歌单一直在与时俱进,天知道他居然记得住那么多歌词。可见热爱是一切的基础。</p><p><br></p> <p>  今晚他演唱的是《新四军军歌》和《秋蝉》,后者是一首情歌。</p> <p>  好像两首还不尽兴,在大家的喝彩声中,老省长又一口气加唱了两首:《那就是我》和《牧歌》。</p> <p>  无伴奏小合唱《我的中国心》是学前班苦心排练的集体节目,果然不错。</p> <p>  视频说明了曾经的排练和付出。</p> <p>  接下来的是著名的老男孩组合演唱的《老黑奴》,他们由梁教授(右)、王院长(左)和两位汪老组成(中)。这在上海人语词中可以称之为“老克勒”的四人组合曾经在几年前唱到了央视舞台。</p> <p>  他们中最年长的汪德钟先生今年已经97岁了,可是腰板笔挺中气十足,视频中那个鹤发的高个子就是他,百岁能够活出这等精彩,给多少人带来了希望?</p> <p>  这是学前班的邵敏、余红夫妇,他们专程从上海赶来,为的是赴这一个约,一个已经答应了一年的约。今晚他俩演唱的是二重唱《在银色的月光下》。</p> <p>  汪浙成也是老男孩的成员,从名字看就是浙江人,的确,作为作家,他不仅是浙江省作协的副主席,还在内蒙的草原主编过《草原》,嗓门一亮,浓浓的草原味儿像马儿一样奔驰而来,《蒙古人》歌声中的苍凉和辽阔,见证了活脱脱一条蒙古汉子。</p> <p>  视频为证。</p> <p>  紧接着的学前班群舞《我的九寨》,让这些从来没有练过舞蹈的五零后此刻真的成了一群小姑娘。</p> <p>  《小路》,耳熟能详的旋律响起,演唱者是原浙江省委宣传部的部长罗东,把大家带入那个曾经青春的年代。</p> <p>  在美国因为疫情而不能前来的学前班洪薇发来了她独舞《中国的月亮》的视频,思乡之情随舞姿穿越屏幕而来。</p> <p>  浙大退休教授林中老师代表少年宫演唱了《Long long ago》,让人倍觉温暖的是,老男孩组合再次登场,他们为林中老师配起了和声。</p> <p>  学前班的张大计朗诵了苏轼的《水调歌头》,人长久,共婵娟。</p> <p>  少年宫的压轴戏是京剧《梨花颂》,演唱者程芳、胡毓林、张佩杭三人都是随园另一个演唱组合“花样女声”的成员。</p> <p>  她们的演唱水平么,闲话少说,视频为证。</p> <p>  学前班的压轴戏是《今夜无眠》。今夜有约,已经抵达目标;今夜无眠,也许正在路上。</p> <p>  规定程序之后的自由发挥更加琳琅满目。</p><p> 老董,这位学前班的兄长,他的口琴秀自然吸引了大家,而张巧云的花腔女高音飙起的声浪让晚会的气氛更掀高潮。</p> <p>  同样出彩的是双语诗朗诵《你鼓舞了我》,杨佩玉的美式英语和陈晓薇的中文朗诵可谓珠联璧合。</p> <p>  此刻,大家闺秀的气质在《You Raise Me Up》的英文表述中如涓涓细流般沁出。</p> <p>  陈晓薇的抑扬顿挫把大家带入诗的意境。</p> <p>  作为嘉宾的吴巨新也按捺不住了,她在大家的邀请声中即兴朗诵了何其芳的诗作《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p> <p>  毕竟是专业水平,游刃有余和声情并茂中,传递了在座人的情怀底色。无论是五零后还是八零后,此刻都是少男少女了。</p> <p>  汪老再一次出场演唱的《嘉陵江上》。</p> <p>  程芳是老男孩组合和花样女声的指导老师,她唱的《铁蹄下的歌女》自然就有了当年叶佩英的味道,她的先生沈志辉唱的《传奇》则是谢霆锋的版本。</p> <p>  还有诗人楼奕林演唱的俄语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那都是来自少年宫的阵营。</p> <p>  邵敏唱的《小河淌水》是云南民歌。</p> <p>  王始建唱的《感恩》,用的是美声。他们都是学前班的一员。</p> <p>  最后,联欢会在钱沈平、杨左娅夫妇《铃儿响叮当》的乐曲声中结束。</p> <p>  那是真正学龄前儿童欢快的乐曲。学前班有人即兴翩翩起舞。</p> <p>  这是一个随园邻里的秋晚,这是一场老少年人的共欢。</p><p> 难忘今宵,今宵难忘。让我们再次相约,相约明年中秋我们的再次秋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