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金秋送爽,万里河山披锦绣。丹桂飘香,一轮明月寄深情。中秋国庆双节至,平阴县实验学校二年级全体学生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迎接中秋,走进中国传统文化, 传承民族精神。</p> 说中秋 <p> “中秋”一词最早记载于《周礼》,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p> <p> 嫦娥和玉兔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古时候的人们都相信月亮里住着一只兔子,每天不停地捣药。每到中秋节,人们就可以在圆月中看到它。早在战国时期,屈原就曾在《天问》中问道:“阙利维何,而顾菟在腹?”</p> <p> 说到中秋玉兔,当然不能不提兔儿爷。明清时,玉兔从祭月仪式中分离出来,被塑造为穿着盔甲的武士形象。传说兔儿爷是玉兔下凡拯救苍生的样子,宫廷里称之为“太阴君”,民间就叫“兔儿爷”。</p> 讲中秋 <p> 诵读古诗、讲故事——孩子们踊跃展示,让我们跟着孩子们一起回到后羿那个时代吧!</p> 画中秋 <p> 孩子们以中秋佳节为主题,制作手抄报,用眼睛、心灵和巧手记录下点点滴滴,在活动中分享节日的快乐。</p> 做月饼 团圆饭 <p> 欢声笑语绕圆桌,幸福快乐庆团圆,月饼浑圆香又甜,八月十五情圆满,团团圆圆过佳节。</p> <p> 月圆之际,团圆之时,我们走进的不仅是中秋节日,更是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民族传统文化,孕育华夏五洲,滋养中华儿女,让我们在生命历程中打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烙印,永生铭记,历代传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