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万里,我在等你 — 写在《中老年知音》三周年

月荷

<p><b>图/文 月 荷</b></p> <p>  在喜马拉雅平台开办有声节目,这事儿还得从头说起。</p><p>&nbsp;&nbsp;&nbsp;&nbsp;&nbsp;我从小热爱朗读,年少时曾经作为小学合唱团的朗诵者被县广播站选中,天天接我去播音。当时也曾有过长大后当一名播音员的理想。但是由于生不逢时,文革开始我就辍学了,失去了读书的机会,从此再也没有实现梦想的机遇。</p> <p>  直到退休以后,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让我有机会在喜马拉雅平台重拾我的朗读爱好。我象一位失恋的孩子突然看到了自己曾经心仪的爱人,毫不犹豫地奔向了她的怀抱。2015年1月,我在注册喜马拉雅的时候欣喜地在签名档里写下了这样一首诗歌:</p><p>. </p><p> 等我 —写给《喜马拉雅FM》</p><p> &nbsp;</p><p>今生与你无缘,</p><p>无需计较是你的抛弃还是我的错。</p><p>亦或这就是命运,</p><p>注定与你擦肩而过。&nbsp;&nbsp;</p><p>&nbsp;</p><p>天涯孤旅的苦苦跋涉,&nbsp;</p><p>用最奢侈的青春,</p><p>陪葬了岁月的蹉跎。</p><p>连同儿时那美丽的梦,</p><p>已然模糊成夕阳的斑驳。&nbsp;</p><p>&nbsp;</p><p>我在黄昏的彩虹下起舞,</p><p>飘飘衣袂,</p><p>妆点着晚霞的壮阔。</p><p>请让我不遗余力地攀登,</p><p>相约,</p><p>你一定要在喜马拉雅等我。</p> <p>  我首先在喜马拉雅开通了一档朗读节目,朗读著名作家毕淑敏的《我的人生笔记》一书。</p><p> 我是地道的四川人,我的普通话很不标准,特别是四川人特有的平舌翘舌不分的毛病尤其突出。正所谓“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四川人说普通话”。节目开播以后,果然就有听众朋友吐槽我。礼貌的听众还对一些字词的发音给出拼音帮我纠正。一些不耐烦的听众就很不客气了,说你这普通话都不配朗读大伽的文章。这些指导和批评,深深地激励了我。让我下决心一定要刻苦弥补这一短板,这既是对听众朋友的尊重,也是对自己意志和毅力的考验。于是我开始认真重新学习拼音。对每一个拿不准读音的字,我都会记录下来,查找字典,然后作为作业,反复练习。几年下来,我的拼读作业都写了好几本。普通话水平也正在慢慢提升。</p> <p>  接下来,我又先后开办了《阅读名篇》、我的《夏花秋叶集》、《余光中诗歌精选》等朗读专辑以及《中老年知音》这样一档人文节目。迄今为止,我的节目已播出940余期,播放量已达38万多人次。</p> <p>  酝酿《中老年知音》这档节目,是因为退休以后,我来到儿子所在的城市异地定居</p><p>,离开了繁忙的工作岗位和熟悉的人际环境,回归家庭开始度过自己的晚年生活,总是有一些孤独落寞不知所措。每每和老朋友相聚,大都有许许多多相同的感怀。于是,我想到了创办一档探讨中老年话题的有声节目,在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为自己排解忧郁的同时,也希望能给中老年朋友们带去一些精神的零食,为那些和我一样有着相同困惑的朋友送去一些抚慰。此为初心,竭力始终!</p> <p>  为了能够在节目里加强和听众朋友心灵的沟通,我常常在节目录制之前,反复熟悉题材拟定提纲,针对一些贴近中老年生活的热点事例进行分析提炼,让节目内容更加丰满,更加贴近现实,以期引起广大听众朋友的心灵共鸣。</p><p> 三年来,尤其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在这个节目中获益非浅的首先是我自己,我不但从中受到了很多启发,而且有些甚至是醍醐灌顶的彻悟。</p><p> 首先我明白了,儿女从母体分离的那一刻开始,他就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和思想体系。他并不属于我,他只是上帝派来让我暂时保管的一个精灵,我们没有权力去占有他。在他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有义务和责任给他帮助,在他不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必须无条件还给他自由。所以我们的晚年必须学会放手,学会自强自立。</p><p> 于是,我接受了无论是心理依靠还是地理位置都和儿女们保持一碗汤的距离,尽量减少对子女的依赖,树立自己的晚年必须靠自己的新老人观。这也更需要我们在晚年生活中对自己好一些,爱自己就是爱子女爱家庭的最好体现。</p><p> 同时我也懂得了生活中的断舍离。在步入晚年的人际关系中学会了勇敢地拒绝,学会用自己觉得舒适的方式融入世界,与孤独和解,与自己独处。</p><p> 这些观念的转变,让自己变得越来越时尚,越来越回归本真,在丰富多彩的自我世界里活得轻松自如。&nbsp;</p> <p>  与此同时,通过节目也给听众朋友带去新的理念,让他们也在教育子女、重新认识父母和子女的关系以及自我提升、充实枯燥的退休生活等各个方面逐步转变观念,获取到新时代下新观念的精神力量。这些素昧平生的老朋友常常在给我的留言和微信交流中给予我莫大的鼓励和赞许。很多朋友说,《中老年知音》陪伴着他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夕阳晚照的日子,有的迈过了生活中一道道难迈的坎,有的度过了病中的煎熬,有的甚至在这里解开了一个又一个曾经的心结。所有这些发自肺腑的支持和鼓励,让我感动欣慰,同时又诚惶诚恐。我深知,只有倾其全力贴近听众们的心理需求,把节目办得更好,才能对得起听众们的期望。</p> <p>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期间,为了更多更好地陪伴听众朋友们坚守防疫,《中老年知音》节目从以前的每周更新三期改为疫情期间天天更新。疫情缓解后至今也坚持了除周末以外的每日更新。</p> <p>  三年来,我的节目从没做过任何推广和营销,我默默地独自选题独自录音做节目,从来没有期待圈到更多的粉,每一期节目都是遵从自己的内心,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别人喜欢不喜欢是别人的事情,是我不能掌控的。而尽力没尽力就是我的事情,我必须努力。</p> <p>  我不懂专业,没有任何播音设备,就靠一部手机连接一个耳机做节目。很多时候,因为录制操作太过业余,节目里总是夹杂着噪音,就连自己都惨不忍听。我非常渴望能够改善自己的录音设备和环境条件,这需要花钱,我并不吝惜。问题的关键是这样的技术活儿我真的不懂。我非常羡慕网上直播间的那些主播们面前非常炫酷的录音设备。而我连那些个部件的名称都说不出来,我无处求助,更没有能力自己去配制那样的设备。我甚至在网上瞎搜索,发现一种叫做手机声卡的小玩意儿,竟也花了几百元如获至宝地买回来,以为自己的录音设备可以升级到一个高大上的档次。没想到买回来的竟然是一些垃圾玩意儿,要么是电流声嗡嗡响,要么是接触不良断断续续,要么是耳返听不到声音,总之,反而弄巧成拙,只能抛而弃之。</p> <p>  我的居住条件完全不具备录制节目的隔音要求。我的楼下是一个小广场,每天都会有广场歌舞的噪音干扰,我必须尽量避开这样的干扰时段。我的小区入住率不高,经常左邻右舍楼上楼下都有在装修的家庭,轰鸣的电钻、剧烈的敲打,这样的噪音环境别说录音了,就连呆在家里都很难受。这种情况下,我常常一大早就得起床录节目,或者干脆头一天晚上睡觉前就录制好第二天的内容。以保证录制环境的相对安静。</p><p> 天气炎热的夏季,关上门窗录音会热得受不了。打开空调吧,房间里就会有咝咝咝送风的声音进入到音频中。我只能关掉空调录制节目,哪怕自己已经大汗淋漓。</p> <p>  很多时候我也想过,三年了,是不是也应该放弃了。可是当我面对每天都在微小增加着的粉丝数,读到一句句真诚的留言,我仿佛看到一个个虽然素昧平生却亲切友好的老朋友,他们满怀兴致敲门而来,如果看到的节目单已经成为往日景象而面前已经曲终人散,我又是那么的不忍,我不想让他们失望。尤其是当一些听众朋友向我倾诉生活中的苦恼,我又怎么能冷冷地告诉他们我已告别。有的老年朋友对智能手机望而却步,他们是通过子女才找到这里,有的甚至盼望孙子放学回家给他打开每天的节目。想到这些,我又怎么能够扔下他们转身离去?</p> <p>  为了坚守这一档连结中老年朋友心灵的节目,我虽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这无疑也寄托着一份美好的心愿,我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束微弱的光,在照亮自己的同时,也能照亮哪怕只有某一位朋友同行的路。倘能如此,我会自豪。我也为自己能够在纸醉金迷的浮华中独享一份恬静和充实感到无比自信和欣慰。</p> <p>  愿这里是一扇窗,我们一起感观精神世界最新最美的风景;愿这里是一座桥,我们以声音的方式连接彼此,成为知音;愿这里是一处驿站,让你一路奔波的疲惫感受到温暖的抚慰。为此,我会努力!</p><p> 亲爱的朋友,千里万里,我在等你!让我们同行在变老的路上,一起,加油!</p> <p><b>附音频:</b></p><p><a href="http://xima.tv/18si7m?_sonic=0"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b><span class="ql-cursor"></span></b>千里万里,我在等你 ——写在《中老年知音》三周年。</a></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月 荷 2020.9.30&nbsp;&nbsp;&nbsp;&nbsp;于绵阳</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