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旅行记3-2(淄川)

时间

<p> 淄川旅行记</p><p>久试不第弃功名,说鬼说仙蒲松龄。</p><p>豆棚瓜架开新生,刺贪刺虐讥世人。</p><p>聊斋园内曲径幽,狐仙妖艳更媚情。</p><p>落叶满径沙沙响,期盼艳遇狐狸精。</p><p>梓橦山隐鬼谷子,传授奇才有四人。</p><p>庞统孙膑武韬略,苏秦张仪驰纵横。</p><p>原山群塑古战场,《曹刿论战》刻山岗。</p><p>抚碑背诵古诗文,以弱胜强齐国伤。</p><p>原山复建齐长城,现代建筑无古魂。</p><p>旅游开发博眼球,赝品无华难苟同。</p><p>探幽齐山古长城,岁月磨历已无踪。</p><p>上山下山挂壁路,越过齐门看劲松。</p><p>劈山峻峰如斧劈,山峰高耸万仞立。</p><p>手抚古老齐长城,忧惊齐国将士魂。</p><p>千里寻夫孟姜女,寒衣未着心如焚。</p><p>劈山惊闻夫已难 ,恸哭苍天长城崩。</p><p>故事凄美始春秋,情动九州泪纷纷。</p><p>偶在劈山睹出处,一束野花表敬呈。</p><p>孙膑梦泉劈山下,仗剑泉涌梦泉村。</p><p>石屋石院古村落,日落月出民风纯。</p><p><br></p><p>淄川旅行景点纪要</p><p> 蒲松龄故居 聊斋城 蒲家庄 梓橦山 鬼谷子园 原山森林公园 齐鲁古战场 齐长城 石海 齐山风景区 劈山风景区 齐长城 孟姜女哭夫处 梦泉古村落 </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一部《聊斋》鬼文坛,公子夜读狐仙探。我们来到《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的家乡——淄博市淄川区的蒲家庄。这里的有“蒲松龄纪念馆”,馆内有大量介绍与蒲松龄有关的文物资料,还有大量不同中文版本和外文版本的《聊斋志异》。还有反映聊斋文化的“聊斋城”(类似小公园)。通过曲径、假山、池荷、树藤、小亭、房舍、雕像点缀等表现手法,再现了聊斋故事的鬼仙幽情,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秋风瑟瑟,枯华飘零,叶随脚响,探幽石洞,寻找狐仙未果。想必是我们入幽时间不对,若是月上树梢,公子吟诗之时,狐仙就会出来寻缘,看来我们是没有艳福的。</p><p><br></p> <p>   聊斋城是淄川蒲家庄集体投资兴建,以聊斋故事为主题的大型名园景区,它位于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这里是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的故里,属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他们以弘扬蒲氏文化为己任,不断加大聊斋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整个聊斋城占地1000亩,现已形成体现蒲氏文化、聊斋文化为特点的山东特有的文化园林。</p> <p>  聊斋城是蒲氏后裔为了弘扬聊斋文化耗巨资修建,保留明清建筑风格的基础上,新建了蒲松龄艺术馆。蒲翁后人为适应旅游市场发展需要,组建了淄博聊斋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他们以弘扬蒲氏文化为己任,不断加大聊斋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已形成柳泉、聊斋宫、狐仙园、石隐园、满井寺、俚曲茶座、墓园等旅游景点,使聊斋城成为聊斋文化展示专区。</p> <p>  莫言说“一部聊斋传千古,十万进士化尘土”。“蒲松龄纪念馆”是在蒲松龄故居基础上于一九八零年建成。拥有六个小院、七个展室,占地面积5000多平方米、展览面积2000多平方米。陈列体系完备、展览内容丰富,是淄博市最负盛名的文化旅游胜地之一。蒲松龄一生勤于创作除《聊斋志异》外,几乎涉及文学的各个门类。蒲松龄创作的诗现存1056首、词119阕,这些诗词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既有反映社会现实、揭露社会矛盾的作品,也有描写田园风光、吟咏历史古迹、感慨身世、抒发个人情感、讴歌爱情等。</p> <p>  蒲松龄,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一生穷困潦倒,官场失意,先生奋志著述,将自己的满腔孤愤,注入笔端。</p><p> 蒲松龄 与《聊斋》 </p><p>久试不第心意冷,豆架棚下思人生。</p><p>设茶换取怪异事,集腋汇裘聊斋成。</p><p>刺贪刺虐如锥笔,说鬼说妖警世人。</p><p>尚若为官勤公务,怪异小说少一本。</p> <p> 蒲松龄在他的《聊斋志异》中,写人生、写社会,写鬼怪,同时也在写他自己。他的科举之路刚开始非常顺畅,县、府、道考试连夺三个第一,高中秀才。但接下来就很不顺利了屡试不中。学问有通过,如椽巨笔就是考不中举人。他怀才不遇,科场失意,满腹牢骚无处发泄。正因为如此,他才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民情,才使他与下层百姓有更多的接触,更多的交流,更多的联系。为创作他设茶棚,征集怪诞故事,为创作集累了大量素材,创作出《聊斋志异》不朽之作。</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聊斋城内的“狐仙园”建筑错落有致,小巧美观,包括共笑亭、留仙桥、柳拉碑、奇幻门、聚仙峰、卧狐、独眼狐等景观。“石隐园”内建有远心亭、同春堂、迟月亭、九回廊、文梓树、蔓松桥、霞饴轩及各种石景等,并有假山、怪石及花草。“聊斋宫”内有《罗刹海市》、《席方平》、《画皮》、《娇娜》、《尸变》等聊斋故事艺术雕塑作品,并采用灯光、音响、电影技术表现手法,再现了蒲松龄笔下神鬼狐妖的艺术形象。</p><p><br></p> <p>  “狐仙园”是聊斋城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游人必去踏足之地。狐仙肯定没有,但园林很有艺术性,从小园的色彩设计上采取灰色为主,给人以苍桑腐旧之感,也更能体现是野狐藏身之所。再配以曲径院墙修竹枯藤,给人以凄凉败落之地,不是人待的地方,正是妖魔鬼怪的家园。若是月上树梢,秋风落叶,天上再传乌鸦的哀鸣之声,不知在那个角落传来猫咪类似怨女叫声,还不吓死人了。</p> <p> 在聊斋城内走走停停,看看拍拍,虽没发现狐迹,但发现了聊斋城的美。聊斋城面积不大,但内容很多,有江南园林的意境,而且城内用院落和假山藤蔓等分割了许多小园,修竹过墙,假山洞藏,落叶随风,曲径通幽,还真营造出妖精藏身之所,有游客说,晚上一人有不敢走的感觉。</p> <p> 艳遇狐狸精</p><p><br></p><p> 莫遣贬词狐狸精,其实狐仙最懂情。</p><p> 公子夜读四书苦,磨墨打扇存爱心。</p> <p>  《聊斋志异》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朝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小说构建了一座姹紫嫣红的爱情百花园。它们或为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或为抨击科举制度的腐朽,或者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描写爱情主题的作品,在全书中数量最多,它们表现了强烈的反封建礼教的精神。其中一些作品,通过花妖狐魅和人的恋爱,表现了作者理想主义的爱情观。</p> <p>  聚仙峰雕塑了众多的小狐狸,它们是狐仙的家小。她们在此修练了不知多少年,尚未成仙。所以只能天天在山洞外执勤护巢,不时唱着:</p><p> 仙姑叫我来巡山,不敢贪玩满山转。</p><p> 若遇公子来叩门,仙姑吩咐把路引。</p><p> 聚仙峰下有一深洞,曲弯径深,黑腥潮湿,这也许就是狐仙的老窠。你想进入而演义人妖爱情故事吗?</p> <p>  在聊斋城我们穿上古装,打起油纸伞,来一约穿越时空秀,兴致勃勃地在聊斋城里信步,感觉自己就是蒲松龄笔下的率真可爱的婴宁姑娘!这真是一次令人陶醉而难忘的体验。</p> <p> 聊城中的柳泉,又名"满井",是蒲翁设茶采风之地。现立有沈雁冰题写的"柳泉"石碑。青石砌就的泉口,泉水四溢,令游人流连忘返。蒲松龄除《聊斋志异》外,还创作了上千首俚曲作品,俚曲茶座正是演唱观赏俚曲的上佳去处。游客若有兴趣驻足品茶,听上几段俚曲,自是一种难得的享受。</p><p><br></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 聊斋城里有很多小景点,移步換景,景景相连,石隐园是古香古色的仿明清建筑,有江南水乡的园林特点。是看景还是寻仙?</span></p> <p>  在魔镜前我俩也成妖了。</p> <p> 梓橦山位于淄博市淄川区,在做旅游功课时,查得梓橦山有鬼谷子活动遗迹,决定去找一找。梓橦山距古城淄川7公里,为城区近郊第一高山,梓潼山谷深林密,峭壁危岩,沟壑相间,僻静幽邃,传说为鬼谷子练兵讲学之地,是鬼谷子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更是鲁中一座历史文化名山,占地1500余亩。</p> <p>  1994年,梓橦山鬼谷风景区兴建,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迟浩田为梓橦山风景区大门题写"鬼谷仙境"。迟浩田上将山东省招远人,看来请他来题景区门头是合适的,而迟浩田的书法苍劲力道,或许他还认真研读过《鬼谷子》这本奇书,说不定还是鬼谷子不知名的弟子。</p> <p><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 “鬼谷子”叫什么名字,说法不一,有的地方叫王栩,有的地方叫王禅,在梓橦山,民间流传鬼谷子就是"王禅老祖"。他在梓橦山作窟三丈,潜心修炼,著成了《鬼谷子》这本集智慧、谋略之奇书,并在此讲学传播他的思想。全国多地有鬼谷子活动过的遗迹,说明鬼谷子活动广泛。</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 鬼谷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纵横家的鼻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誉为千古奇人。他奇在什么地方?在史书上几乎不见踪迹,更无生平简介,连姓名都不清楚。鬼谷子就像是春秋时期的神一样,人们对他知之甚少。唯有《鬼谷子》一书,广泛论述纵横捭阖之谋略,涉及天文地理含盖面广泛。他门下的弟子苏秦、张仪是战国时期耀眼的政治家谋略家。孙膑庞统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 </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  孙膑、庞涓、苏秦、张仪四人因得到鬼谷子真传而名扬天下。孙膑是齐国的军师,在中国历史上曾留下田忌赛马、请师出屋等金点子故事,并策划了齐魏桂陵、马陵等著名战役。庞涓</span>战国初期魏国名将与孙膑同拜于鬼谷子门下,因嫉妒孙膑的才能,恐贤于己,因而设计把他的膝盖骨刮去。苏秦提出“合纵”六国以抗秦的战略思想,并最终组建合纵联盟,任“从约长”,兼佩六国相印。张仪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游说六国入秦。得到秦惠王赏识,封为相国,奉命出使游说各国,以“横”破“纵”,促使各国亲善秦国,受封为武信君。</p><p><br></p> <p>  经查全国有很多处“鬼谷洞” ,这说明鬼谷先生不止在一处停留并著书讲学。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学派众多。主要有: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以墨子为代表的法家学说、以鬼谷子为代表的纵横捭阖学说。最终墨子弟子商鞅“徙木立信”变法图强使秦国由弱到强。张仪“合纵连横”使秦统一六国,立下丰功伟业。孔夫子周游列国无一国君“复礼”,只能自嘲“如丧家之犬”。任何一种政治学说只能与历史潮流相合才有生命力,违背历史主流只能被历史抛弃。</p><p><br></p><p><br></p> <p>  曾获1997年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的长64米,宽1.2米,共计8300字的《鬼谷子》三卷二十三篇用160片瓷板刻贴于一面墙上,是鬼谷园一处重要文化景点。《鬼谷子》一书是鬼谷先生一生研究纵横捭阖的文化精髓。鬼谷子亦神亦人,不管是史书还是其他书籍里的信息,对鬼谷子的一切都没有完整的记载,真实的鬼谷子是怎么样的人,我们可能永远不知道。瓷板刻贴于铜牌后的长墙上。</p> <p>   鬼 谷 子</p><p><br></p><p>亦人亦仙鬼谷子,著书传授谋略策。</p><p>远交近伐驰战国,合纵连横四高才。</p><p>孙膑庞统善武略,苏秦张仪谋联拆。</p><p>自古中华英才出,顺时而为放异彩。</p> <p>  在梓橦山景区游历中,我们发现有许多村民骑三轮车、摩托车、电瓶车载着各式盛水桶前往密林中。经问得知,他们是取泉水家用,有的说已取水三十多年,我们好奇前往。山果一泉,好事砌池。水量略小,仅勺掏取,无取自流。泉出石隙,水清透澈。曲首借勺,瓢饮品尝,甘冽可口,润心滋肺。后盛瓶带走,拙诗一首表记。</p><p> 梓 橦 泉</p><p><br></p><p> 梓橦山间一泉眼,村民清晨担回饮。</p><p> 曲首借勺饮一瓢,甘甜润心精神清。</p> <p>  原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西南,是淄博市唯一一家国家级森林公园。原山历史上曾是重要的宗教活动场所,也是春秋战国兵家争战之地。宋代玉皇宫、明代红门和泰山行宫、清代吕祖庙等文物古迹掩映于密林之中,中华五千年的历史画卷一一岩画,展现于悬崖峭壁,喀斯特地貌形成的石海为北国奇观,历史上文人墨客留下了丰厚的文化积淀。</p> <p> 在原山之嶺有一座高大的新建塔式建筑,走近方看清正立面的题字-——望海楼,听着名字好气魄。转而疑念陡生:这里远离大海,怎称望海楼?带着疑惑不断攀登,看解说给出了答案或许也是原设计者的思想:一观林海——碧波如烟;再观群山——虎踞龙蟠;三观石海——森森坡然。</p><p><br></p> <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1, 1, 1);">&nbsp; 步入森林公园,碧树参天,百鸟争鸣,花草茂盛,空气清新,是难得的一处天然氧吧。</span>当步行到《原山森林游乐园》入口处时,我们没有继续沿公路前行,而是顺着“森林乐园”边一条石阶小道登山,因为这条石阶小道比走公路近很多,而且我们可以一边玩一边抄近道何乐而不为呢?</h1><p><br></p> <p>  在通往“望海楼”的山道两旁有许多石刻像,他们是古代圣贤和近代大德之人。游客在圣贤注视下走向山顶,我们边走边念起他们的名字内心充满崇敬,似是以朝圣之心拾级而上。大凡能在此站立经受世人瞻仰的,多是出自山东的古圣先贤,千百年来被人们所提起和颂歌,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影响了一个时代乃至世代。居功至伟流芳后世,真乃圣人也。</p> <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  碧霞元君行宫位于原山国家森林公园内占地1560平方米,道教宫观。行宫始建于1602年(明万历三十年),历经几度劫难,清代、民国曾多次重修。现存建筑和布局均系明、清风格。碧霞元君行宫为三进院落,有石坊、山门、正殿、配殿、官厅、钟鼓楼等48间。1984年政府拨款重修,翌年4月竣工始恢复原貌,为原山公园名胜之一。</h1><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道教是中国本土教,现乏后人,已逐冷落,主要原因是与现实脱节,不能解决民众的精神安慰。</h1><p><br></p> <p>  原山齐长城是钢筋水泥复建品,不是真品。齐长城我国最古老的长城,据查公元前350年,齐“筑防以为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余里以备楚”。从春秋后期至战国中期长城修建完毕,史称齐长城。秦长城是公元前214年秦始皇遣大将 蒙恬 北逐匈奴,筑长城万余里,以防匈奴南进,史称秦长城。</p><p> 另:蒙恬史称“笔祖”。“蒙猎,狼尾拖血于地,顿悟制笔”。改金书为笔书(毛笔),是中国书写史上最重要的变革。秦统一后,令李斯、赵高进行文字改革,二人创“隶书”,意,奴隶也能认识的字,竹简成为重要的“纸”而走进文化史。</p><p><br></p> <p>  原山假齐长城,位于原山国家森林公园海拔420米处,上面建有烽火台、城门关、藏兵洞。蜿蜒曲折的城墙雄距小巅,如龙横卧,虽是复建品,似乎“再现”了春秋风采,在景区内呈东西向。据查,齐长城遗址在原山境内蜿蜒出没近5公里,依山取势,因险设塞,就地取材,多由青石、粘土堆砌而成,历经2500余年的风雨侵蚀,人为破坏主体长城早已无存。现在的原山齐长城是为旅游开发而在遗址上的复建品,没有历史感,也没有苍桑古韵。虽登上“齐长城”但不是我想看到的。</p> <p> 这次山东行我有一个愿望就是探访中国最古老的齐长城。原山上所看到在遗址上的重建的齐长城,心中有无限的失落感,从梓橦山到原山我失望了。真正意义上古老的齐长城你在那里?网上的介绍与实际有很大的差距。真实的没有看到,假的还是要细细看一下,从爬满藤蔓假齐长城,我知道它重建于很多年前。不论如何在新长城的脚下有古老齐长城的灵魂,历史的灵魂。</p> <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nbsp; 穿过齐长城关隘门,是“石海栈道”牌坊,迈过此牌坊就进入了“原山国家森林公园”内一处特有远古地貌——“原山石海”。所谓“南有石林,北有石海”即指于此。这些山石重重叠叠,错落有致,远远望去,宛如浩瀚大海里的波涛咆哮着滚滚而来。石海的每一块石头都有上亿万年的历史,它们经过时光的雕刻,演变成一幅平静而又生动的浮雕画卷,壮观而又自然。</h1><p><br></p> <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石海由成千上万块巨石组成,每一块巨石都有生动活泼的形象,有的像骆驼远行,有的似老牛躬耕,有的若大龟遨游,是一种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大约在两亿五千万年前,这里是一片浩瀚的海洋,海底沉积的许多厚重石灰岩,经过地球长期的造山运动和地壳变化,露出了地面。约在200万年以前,由于石灰岩的溶解和风雨侵蚀作用,形成了石海。</span></h1><p><br></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石海在我国北方是非常罕见的自然景观,它忠实地记载着地球演变的历史,把我们带进2亿5千年前的海底世界,成千上万块巨石宛若海浪滚滚,如似海鸥鸣叫,如现海底的精灵,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琳琅满目,使游客于自然怡情之中顿觉妙处横生,原山石海有"南国石林,北国石海"之美誉,历史上文人骚客留下了丰厚的文化积淀。</span></p><p><br></p> <p> 原山石海</p><p><br></p><p>苍海桑田越成山,岩石裸露白茫茫。</p><p>齐鲁长城群山逶,春秋风云古战场。</p> <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  离石海栈道不远就是“天门”石坊,石坊下面就是“天梯”,直达山谷深渊,站天门向下看,山风劲吹,令人寒立。我们没有下天梯到山谷,而是前往齐鲁古战场遗址群雕和点将台。</h1><p><br></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在原山国家森林公园内有重现齐鲁古战场的大型塑像,它反映的是发生于公元前684年齐鲁之战。此次战役是齐、鲁间的重要战役,以鲁国取胜而告终。在中学时有一篇古文《曹刿论战》,记述了这次战斗。古文是左丘明所著《左传》中的一篇。老师要求我们背诵,至今我仍能背诵一部分。在原山看到这组反映“十年春,齐师伐我……”的齐鲁之战塑像,我突然想起中学课文《曹刿论战》并背诵了一部分,特有历史感——古老的战争史和中学时代的“小历史”。山上树丛中有《曹刿论战》全文石碑。</p><p><br></p> <p>  《曹刿论战》一文中,记述着一名足智多谋且懂战略战术的鲁国乡人——曹刿。胜利后鲁庄公询问曹刿取胜的原委。曹刿回答说:“一是有民众的广泛支持,二是凭恃将士勇气。第一次击鼓冲锋时,士气最为旺盛;第二次击鼓冲锋,士气就衰退了;等到第三次击鼓冲锋,士气便完全消失了。齐军三鼓罢,士气已完全丧尽。而我军士气却正旺,此时反击,一鼓作气,自然能打败齐军”。接着曹刿又说明未立即发起追击的原因:齐国实力强大,不可等闲视之,要慎防佯败设伏。后看到他们车辙紊乱旌旗歪斜,这才大胆地建议实施战场追击。看来真有“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的可能。</p> <p> 曹刿论齐鲁之战</p><p><br></p><p> 淄博原山古战场,齐鲁争锋春秋忙。</p><p> 以弱胜强鲁桓公,曹刿献策载左传。</p><p> 立信安邦能治国,一鼓作气齐兵亡。</p><p> 今日游览探遗迹,《曹刿论战》咏山岗。</p> <p>  齐山风景区位于淄博市淄川区太河镇政府南5公里。是全国唯一一家以齐文化为主题的观光、休闲、度假、旅游风景区。占地面积36平方公里,最高海拔868米;人文资源丰富,历史遗迹众多,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景区内步游山道全长7.5公里,沿途有众多景点,最具代表的景点是“齐山四绝”:高山悬瀑——观音瀑;绝壁云顶——唐三寨;十里画廊——古栈道;帝王龙脉——齐门洞。景区游览前半程看水,后半程看山。</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要登齐山首先要过一座吊桥,从山的这边直达另一座山,挢下是潋滟碧水湖水。从晃悠悠的人工吊桥进入, 齐山的美景便映入眼帘。</p><p><br></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过吊桥便来到一个完整的小村落,成衣铺,铁匠铺,药铺,酒庄等,虽说小村落是为旅游开发而新建,但所有建筑是取自齐山的片石打造,再配以石板路石牌坊还是有一定的旅游价值,特别是卡通石屋等更是小朋友们的最爱了。</p><p><br></p> <p>  在民俗村看到了儿时看到现在已不多见的场景——酿酒作坊。距作坊很远就闻到浓浓的酒糟之香,开始心中纳闷何来酒糟之香?待转过几弯拐过几房才看到酿酒作坊。特浓的酒糟之香弥漫了整个石屋好新奇,这是儿时看过的场景。看他们拌料下锅,一丝不苟。与主人聊天得知,现在几乎没有民间酿酒作坊了,很苦难销成本高。这可是纯粮食酒,本想买点带在路上自饮,考虑上山沉且不便而作罢,想想很后悔。</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风景秀丽的村落,住在这里像世外桃源,开始进入爬山模式,走走停停,全程要2一3个小时。小土地庙的对联很好吧。上联:齐天齐地齐山,下联:山峻山秀山齐,横批:水木禅心。人应向水木一样一切顺从自然,顺风应水,日出而阳,月出而阴。水木无心人有意,禅修时常在心底。</p><p><br></p> <p>  进景区过亭,映入眼帘的就是这里“映佛池”。绕过池水往上就进入了樱花长廊(我们去的季节樱花早开过了)。在进山攀峰之路上有许多小景并配以文字,虽不具什么文化含量,细想想也还有趣。如在一很小的池水上方刻有“沉鱼”二字,这是说游客你好美呀,不是你看不到鱼,而是鱼羞于自己没你俊美而自沉水底了,待你走后它就出来了,哈哈有趣想吧。</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半山处有观音阁寺庙一座,对面有一小瀑名曰观音瀑。山体渗水而出,顺岩壁而下落入一溪潭,潭内几乎被水草占满,水质清澈。好事者携红锦鱼放生于潭内,红鱼游于水草间,时入水底,时出水面,不知鱼儿是否喜爱这山这水这池?</p><p><br></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盘山小路崎岖蜿蜒,怪树盘绕,时不时冒出一片小花,景色迷人。走累了停下脚步眺望一下群山,虽不能一览众山小,但也能看山峦起伏,一派蔚然,日照断崖,悬壁涂金,特能感受大自然的美,疲劳消了,视野宽了,蓝天白云,人在齐山,心在云端。</p><p><br></p> <p>  齐山上的“百齐图”,就是说“齐”字的一百种写法。以前见过“百福图”什么的,说实话也就是为旅游服务夺人眼球而已。在登齐山的山路上,有许多齐国成语故事牌立于路旁,有词条有解释,你可以一路一路看,也还成趣,并能消除疲劳,也增加齐山的文化含量。</p> <p>  齐山:一角一景一阶一成语,一山一瀑一潭一断崖。</p> <p>  齐山的自然景色美得有内涵。我们去时正遇山东省“齐文化研究协会”在齐山召学术年会。齐山是全国唯一一家以齐文化为主题的自然观光风景区,这里山青水秀,这里奇石林立,植被苍翠,而齐文化底蕴彰显深厚,优美的自然风光与浓厚的人文景观珠联璧合,相互辉映,整个齐山就是一幅幽美生动的写意山水画。古齐国或许因有齐山而冠国名,第一次去我就爱上了这座山。</p> <p> 登齐山累了,在吊篮里坐下来休息一下,喝口水,补充点能量,看看远方的群山。秋高气爽,满目湛蓝,空气清澈,一览众小,群山起舞,沟壑水潺,秋风微至,尚未层染。</p> <p> 看齐山云顶花海,美轮美奂,赏心悦目,似乎疲劳顿失。天高云淡,风和日丽,北方的天不似南方的天,北方秋日的天清而高,白绸般云舒畅而少。南方的天云重而沉,灰浓难化,似有压抑之感。齐山之顶则不似这样,我爱北方秋日的天,更爱齐山之顶的天及天下的苍山劲松,山水林一体的自然美。</p> <p>  “醉入花丛”是溶入齐山云顶花海最好用词。爱美之心人人有之,爱花之美溶入花海拍照留影,应是女同志的最爱。</p><p><br></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站在齐山顶的断崖上眺望远方,群山起舞,逶迤天际。但我们可没有毛主席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激情与豪迈。我们只不过带着愿景来到齐山,已感受到了“好一派北国风光”。我是为寻找古老的齐长城而来齐山,但遍寻整天山顶未发现一处断垣残存,只是发现了古齐国士兵用于舂捣食物的石臼。经询问工作人员得知,以前仅山顶一处有十余米古齐长城的残垣,因开发修路等而荡然无存,可惜了,我似乎有哭的感觉……。</p><p><br></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从齐山山项到齐门的下山栈道,是齐山著名的“十里画廊”观赏区,风景比上山要好,主要是道险具曲,多数地段是在山崖上凿出人行道,有的路段要曲身才能通过,有的地段要侧身才能通过。一边是高不可攀的悬崖,一边是令人头晕的万丈深渊,虽没有“猿叫三声泪沾裳”的凄厉,但也怕山上落石,因多处地段有提醒游人快速通过警示牌。</p><p><br></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齐门洞,当地人俗称窟窿洞,山洞位于海拔650米的山体上,山顶是枝叶繁茂的红叶岭。齐门洞长38米、高16米、宽4米,呈东西方向穿山而过,有江北第一洞之称。立于洞中,山风呼啸而过,一早一晚,在洞中可望日月之光,欣赏齐山最为著名的景色"齐门夕照"。相传当年齐桓公小白与公子纠争夺王位时就是从这个洞中穿山而过,抄近路抢先回宫,登上王位成就霸业,因而齐门也叫帝王之门。</p><p><br></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一路下山,一路风景,景随路转。走走看看,下山没有上山那么累,也不赶时间。我们是在淄川区包车去齐山的,的哥师傅在山下停车场等我们,所以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属自由行吧。</p><p><br></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在“十里画廊”栈道上行走,眼睛只顾看山景,在一处拐角的崖壁上突然有“回头望月”四个红色大字,停顿瞬间猛然醒悟。回头果然看到高处的侧崖上有一个洞,透过光线宛若一轮眉月悬挂于天空,真巧趣也,若没有提醒还真错过了齐山这一特色之景。从“回头望月”到稍停顿悟到弯月高悬,这一过程是美妙的,巧趣的,令人回味的。</p><p><br></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不得不低头”,是十里画廊的一段栈道,不低头弯腰是过不去,这或许是凿路时故意留下的一小段。是在警示:人的一生不论是工作还是日常生活,总有难过的坎,只有“以曲求伸”才能走过。人都有挺胸的志向,但不是永远都是抬头挺胸,俗话说“人到弯腰树,不得不低头”,很有哲理吧。</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齐山再见了,带着愿景来怀着遗憾归,没有探寻到古老的齐长城。回到出租车上,我同的哥师傅说道遗憾,师傅说有一山肯定有,他虽没去过但听游客说过——劈山。</p><p><br></p> <p>  </p><p> 齐山风景区</p><p><br></p><p> 盘山曲道水潺潺,燕子细瀑似珠串。</p><p> 一步三景山峦秀,林深蔚蓝栈道转。</p><p> 山顶花海多彩色,古齐卫士臼米喘。</p><p> 齐山四绝耐看眼,帝王龙脉齐门穿。</p> <p>  与的哥师傅谈好车资后从齐山直奔劈山,已是下午时间紧。劈山当地老百姓称作“大寨”,故名思义,劈山之顶有山寨,还不止一座,从遗迹看应为两座。一座位于独山寨上,寨中有一个水窖;一座位于独山寨以北,劈山的主山峰上,山寨的北门现遗留一扇石门。劈山有大小五、六座山峰组成,呈一字排列,因其悬崖陡峭,像刀劈斧砍一般,故名劈山。劈山的东北边是涌泉村,西南边是梦泉村,两村庄都是古村落很有旅游价值。</p> <p>  劈山,位于青州城南约6公里,东临磨脐山,北面云门山。云驼诸峰与其山势相连。由劈峰、神龟峰、人中峰、佛鼻峰四峰组成,主峰劈峰远望似刀砍斧劈,一分为二,故称“劈山”。劈山海拔800米,这里是泰沂两山脉的接壤处,劈山诸峰南北一字排开,东西部为悬崖峭壁,俊秀挺拔,岩体垂直如刀劈状,中间有独山寨,大小寨南北相望,烽火台,关隘口等,寨里设有兵营驻扎处。 其中独山寨、大寨、小寨都建有齐长城和兵营,并且为一整体。齐长城遗址是目前中国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齐长城遗址。</p> <p> 我们从梦泉村下车直奔劈山顶峰齐长城而去,我们必须在天黑前完成登山下山的任务,留给我们的时间约4小时,一刻也不能浪费,气喘吁吁和两腿酸痛的我们奋勇攀登,目标直达主峰和齐长城。我们先登劈山主峰后下山绕道再攀独山峰,两峰不连接,中间有“一线天”如斧劈一般将两峰分开。独山峰是孤立的故名“独山峰”,劈山主峰以西有几座山峰相连,齐长城就在主峰及几座山峰的峭壁上。</p> <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齐长城我终于看到你了,昔日的黄尘古堡,荒废的城墙烽台;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陡峭的山崖城郭,茂密的森林植被,二千多年的岁月,淹没了战场厮杀。遥想有多少戍边的将士葬身于高山峻岭,死者长已矣,日月依旧东方升。</span></h1><p><br></p> <p> 齐长城古老的长城 / 七雄之一的齐国 / 是国力和霸业的象征 / 春秋霸王的齐国 /齐长城古老的长城 / 长城之父的长城 / 雄心立在泰沂山岭 从平阴到黄海逶迤千里 / 齐长城我崇拜你的伟大 迢迢千里只为寻找你 / 我足迹几山未见苍颜 /我为叩拜来到劈山 / 我终于见到了你齐长城 / 二千五百年的岁月 / 摧残了你健硕的身躯 / 你衰老了 魅力依旧 / 你见过多少江山更替 /你见的最多的还是日月东升 / 我知道你想说往事如烟 / 更 怕被世人忘记 / 不会的我心中永远有你</p><p><br></p><p><br></p><p><br></p><p><br></p><p><br></p> <p> 齐 长 城</p><p><br></p><p>山东行探齐长城,苦攀几山未得见。</p><p>后经的哥巧手指,一睹劈山长城颜。</p><p>墙立峭壁沿山走,烽楼危危山之巅。</p><p>齐国筑城千余里,珍贵便是成残垣。</p><p><br></p> <p> 独山寨也叫大寨,相对孤独的山体,登独山寨要攀较长且很陡的钢制曲折悬挮。它的南面紧挨着主峰石和尚山,有“一线天”相隔,独山寨是一座非常陡峭而且独立的山体。在一字型的劈山山体中显得特立独行。寨项面积不大有蓄水池,还有地窖式兵营遗存,它与南边的山峰挨着很近,形成一个“一线天”景观称“风门”,在崖壁上有石刻“风门”二字。</p> <p>  春秋战国时,淄川是齐鲁及齐楚交界之地,是兵家必争之地。这里山势险峻,如同刀劈了一般,因而得名劈山。劈山属于泰沂山脉余脉,海拔700多米,它也是齐长城防御体系中的一处重要山峰。从劈山山顶向西北至莲花山主峰,可以看到由石墙和石砌房子组成的齐兵营遗址,原先的早已坍塌。为开发旅游加以整修和复建,所用建材均是取自齐山片石垒砌。比淄博市博山的原山钢筋水泥复建的齐长城更有看点。</p> <p> 在古齐长城上走走看看,抚摸一下近2500年前齐国人搬动过垒砌过,并为守护大齐国做过贡献的石头。石头是无谓的,但它们知道遥远的故事,苍桑的往事,它们亲眼见过腥风血雨的惨烈,呐喊斯杀的攻守声,它们见证了守卫将士“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永不言败,用我必胜的军人气质。</p> <p> 在劈山至梦泉村的半山坡,我们见到一石碑石房半隐于树林之中,走近细看天呀!竞是孟姜女哭倒长城处。赶忙采野花献祭。后查资料显示,孟姜女哭倒的是齐长城而不是秦长城。孟姜女哭长城是中国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他们是:牛郎织女,孟姜女,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它们是构建中国民间文化重要组成部分。</p><p> 献祭孟姜女</p><p> 千里迢迢送寒衣,惊闻夫亡长城下。</p><p> 哭天抢地声泪俱,天悯地颤长城塌。</p><p> 情动春秋孟姜女,凄美爱情感华夏。</p><p> 今日偶见立碑处,敬献野花心不假。</p> <p>  梦泉村位于淄川区淄河镇海拔500余米。相传战国时期,孙膑与庞涓在此交战,孙膑带领的齐军被包围,人困马乏。一个白须老人入得孙膑梦中,指地可挖清泉,晨按梦中老人所指之地开挖,得甘泉涌现。将士们饮后顿感精神抖擞,力量倍增,便一鼓作气打败了庞涓带领的魏军。孙膑率众将士向苍天焚香拜谢,并挥剑写下“梦泉”二字。</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梦泉村是一个区域面积不大的典型的大山里的古村落,建村于明代,现存明民居3600平方米、清民居3150平方米,民国民居5000平方米,民国后至80年代所建民居600平方米,古街总长约2000米。有各个时期所建的碧霞祠、玉皇庙、孙膑书院等建筑3处,面积共300平方米。梦泉村与涌泉村(没时间去)相隔于劈山,圴属于石屋石墙石路民风纯朴的古村落,是旅游网红打卡地。</p><p><br></p> <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梦泉村还是一个远近闻名的长寿村,首批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后,原本不到100人的村子名气、人气渐旺。这里青山绿水,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村落,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景区分为避暑山庄休闲区、齐长城遗址古兵营千年石门旅游区、福寿文化区、寻古探幽区、农家乐民俗风情区、原生态自由采摘区六大区域。</h1><p><br></p> <p> 走进村梦泉一个深山峡谷里的世外桃源,在中国还有多少这样的古村落,村落虽经开发打造,但不失古村落的风韵。</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一山一水孕育着百年古村,一砖一瓦低语着岁月故事。山村不大,三面环山,置身其中随处可见青石垒成的院落。石阶小巷两旁丛生的树木在秋风中摇曳生姿,高高的柿子树上硕果累累,春华落尽,硕果满枝。在村里随便走走看看,抚摸一下院墙清凉的石头,爽润我燥热的手,把额头贴上去大脑立马清醒,不大的农家石院承载着过去走向幸福小康。</p><p><br></p> <p> 梦泉村的村容村貌很好,一看就知新农村建设卓有成效。我们旅游看古村落时,常听人说变味了没意思,没有原始感。但细想一下是旅游人自私,不能为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而让别人越破烂不堪越好,这是不可取的。快乐的旅游不是建立在别人的苦难生活之上,旅游开发是要让旅游点的人们走上共同富裕之路,处理好开发与保护,做到开发有度韵味有存,这才是开发之正道。梦泉村在改造村容村貌的同时,保留了古村落的魂,为梦泉村点赞。</p> <p> 淄博之行了却我探访中国最早长城——齐长城的愿望,满足了我的好奇心,攀登几山前所失望。劈山找到有苍桑感、有时间沉淀的基本原汁原味的“中国长城之父”——齐长城(为旅客安全和行走观光,有的地段加以整理)。我慢慢地走,细细地看,不辞辛劳登上了劈山几座山头,抚摸齐长城,夕阳西下时不待我,快下山吧,劈山再见,齐长城再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