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九寨沟、黄龙,心驰神往已久。但山高路远,高原反应,身体素质,以及其他原因,总让我望而却步。这次,终于成行,与几位亲朋好友同行(2020.9.21---27)。之前,每当在视频中看到她美丽的身影,赏心悦目,总想亲临其境,亲眼目睹,亲身感受。如今,走近她的跟前,不知道该如何形容了,脑海中跳出来的词只有一个:震撼!震撼!震撼!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赞美过她,描摹过她,本人自知笔拙词穷,无论怎样描写,总不能表达被惊艳到的感觉,反倒有拾人牙慧之嫌。只能将我们拍到的美景收集在此,以兹纪念。</p> <p>五花海。</p> <p>珍珠滩瀑布</p> <p>九寨沟的水蓝得、绿得不真实,像是打翻了染料盒子染上的。</p> <p>部分秋叶开始泛黄,林子的颜色有了层次感。</p> <p>如此美景,观之难掩喜悦之情。</p> <p>美丽的景色与疲惫的倦容形成反差,即是所谓的“眼睛在天堂,身体在地狱”。</p> <p>拍呀拍,美景拍不够!</p> <p>等等我,走不动了!</p> <p>随处可见野花。</p> <p>诺日朗瀑布,《西游记》片头唐僧师徒四人在此经过。</p> <p>2017年8月8日,九寨沟地震,将这块大石头震落至此。</p> <p>不起眼的石头上刻的四字:黄龙美景。这是赵朴初的字迹。</p> <p>远处的雪山是岷山。这是清风所拍,她那天去时正是晴天。此时已登上近四千米的五彩池。</p> <p>朝圣“黄龙寺”。</p> <p>黄龙寺背靠五彩池。下雨了,雾气腾腾,看不到五彩,遗憾!</p> <p>奔腾的黄龙!好有气势!</p> <p>梯田样的钙华池。</p> <p>随处可见树挂,高山杜鹃。</p> <p>盆景池。</p> <p>洗身洞。</p> <p>松州古城。题字的是赵朴初。</p> <p>松潘古城看演出。</p> <p>途经叠溪海子,地震形成的堰塞湖。古代边防重镇,交通要道,曾经繁华。1933年地震,地面几乎垂直下陷500——-600米,周围21个羌寨覆灭,伤亡万人。美丽的景色使人忘了曾经的灾难。</p> <p> 都江堰,二千多年前的水利工程,造就成都平原沃野千里,旱涝从人,天府之国。至今仍在使用,仍在造福于四川人民。真是惊叹古人顺应自然的智慧,与努力改变生存环境的决心与毅力。农耕社会,水利工程是命脉,李冰父子的功德彪炳千古。</p> <p>纪念李冰父子的二王庙。</p> <p>鱼嘴,把岷江分为内江与外江。</p> <p>飞沙堰留影。</p> <p>宝瓶口、离堆。</p> <p>安澜索桥留影。这是疫情期间旅游的标志。</p> <p>灌县(都江堰)喝盖碗茶。</p> <p>灌县看变脸,吃小吃。</p> <p>张松银杏,即《西游记》中的人参果树。</p> <p>成都宽巷子、窄巷子、井巷子三条并排的巷子是网红打卡地。原是清兵兵营,清兵平定准格尔之后班师回朝,便住在此地,慢慢演变成现在的成都旅游名片。</p> <p>不知道为什么此地称为少城。</p> <p>五进四合院,连通宽窄两巷子。</p> <p>墙上标语:*****!依稀可见。</p> <p>清代官宅。</p> <p>变脸、淘耳朵在招顾客。</p> <p>三联韬奋书店。一个品味较高的书店,出售的书比较小众,涉及理论、思考等方面。此外还有二个书店,三个书店我一共看到二位顾客,一位在静静地读书,另一位在购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