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长征是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期间,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一次战略转移。</p><p>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后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p><p> </p> <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长征 - 主要战役</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血战湘江</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突破乌江</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四渡赤水</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巧渡金沙江</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强渡大渡河</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飞夺泸定桥</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包座战役</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激战腊子口</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直罗镇之战</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东征战役</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西征战役</span></p> <p>长征 - 主要会议</p><p>通道会议</p><p>黎平会议 </p><p>猴场会议 </p><p>遵义会议</p><p>扎西会议 </p><p>会理会议 </p><p>两河口会议 </p><p>芦花会议 </p><p>沙窝会议 </p><p>毛尔盖会议 </p><p>巴西会议 </p><p>俄界会议 </p><p>榜罗镇会议 </p><p>吴起镇会议</p> <p> 湘江一战,是红军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惨败。血的事实,宣告了“左”倾教条主义军事路线的彻底破产,使广大红军指战员对王明路线的怀疑、不满以及积极要求改变领导的情绪,达到了顶点。</p> <p>1935年1月1日,中共中央在瓮安猴场作出决定,建立川黔边新苏区根据地。朱德电示红军各部,渡过乌江。1月3日9时,红军在江界河发起猛烈攻势,击溃江防黔军第3旅林秀生部第5、第6团,强渡乌江成功。</p> <p>1935年1月7日,中央红军攻克遵义,进行休整。在这段时间,中共中央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旨在研判今后的军事、政治方针。遵义会议是长征乃至中共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会议否定了博古、李德的提议,批判了“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和严重危害。会议决定张闻天代替博古总负责政治和党务,军事上则由周恩来为主、毛泽东为辅进行总指挥。不久又成立了“三人团”(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总负责军事。</p> <p>1935年1月28日-2月9日,中央红军主力部队在贵州土城与国民革命军郭勋祺等部队激战,双方损失惨重,一渡赤水。1935年2月28日,再占遵义城。1935年3月21日,由二郎滩、九溪口、太平渡东渡赤水,史称“四渡赤水”。</p> <p>1935年4月25日,进入云南,分三路西进。1935年5月9日,在云南皎平渡渡过金沙江。</p> <p>1935年5月25日,中央红军先遣队自四川石棉县安顺场强行渡过大渡河。1935年5月29日,占领四川泸定县泸定桥。</p> <p>1935年6月12日-7月7日,中央红军部队翻越四川夹金山、梦笔山、亚克夏雪山、昌德山、打古山。</p> <p>1935年8月21日,红军开始过草地。行军队列分左右两路,平行前进。右路军由毛泽东、周恩来、徐向前等率领,自四川毛儿盖出发,进入草地。经过7天的艰苦努力,右路军到达草地尽头的班佑地区。左翼为林彪的红1军团,先行,继后是中央领导机关、红军大学等。右翼为徐向前、陈昌浩率领的红三十军和红四军。彭德怀率红三军团垫后,走左翼行军路线。粮食的不足,使红军在过草地时付出了太多的生命代价。</p> <p>懋功会师是指1935年6月18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率领一方面红军主力到达懋功,与前来接应的红四方面军会师。</p> <p>炸弹坑</p> <p>1935年9月13日,党中央率陕甘支队(由红1方面军第1、3军和军委纵队改编)由俄界出发,沿白龙江东岸。爬高山,穿密林,歼灭了一些敌人堵击部队,于17日到达岷山脚下的腊子口。经过激战,占领腊子口。</p> <p>1935年9月17日,激战腊子口,进入甘南哈达铺。</p> <p>1935年10月7日,翻越六盘山。毛泽东同志写下《清平乐·六盘山》:“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p><p><br></p> <p>1936年10月9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和第四方面军在会宁会师。但这并非红军长征的终结,同年的10月22日,在会宁东北直线距离约70公里的将台堡(pu),第一方面军另外一部与第二方面军胜利会师,这是红军长征历史上8次大型会师的最后一次,也标志着红军长征胜利结束。</p> <p>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工农红军的坚强意志。</p> <p>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在超乎想象的危机之下,用理想和信念、用铁一般的意志和力量、用无数的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一部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长征中所表现出的不屈不挠,不畏艰险,永不言败的精神成为了人类宝贵的财富。用英国学者迪克·威尔逊的话来说,“长征已经在各大洲成为一种象征,人类只要有决心和毅力就能达到自己的目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