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我最崇敬的英雄</p><p><br></p><p> 痛惜飞向另一片海洋的“海鹰”</p><p> 在现代,我最崇敬的英雄,是新中国第一代鱼雷快艇艇长,以单艇独雷击沉敌舰,创世界海战史奇迹,又连创海战范例,在崇武以东海战中再立战功,为台海休战至今55年写下圆满句号的,全国人大第三第四届代表,受到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多次接见,被人们誉称爱称为“海鹰”,踏浪征海的大英雄张逸民。</p><p> 2016年3月19日清晨,千岛舟山一青山山坡周围,轻雾缭绕哀乐低迴,在这纯属家庭举办,而非官方、单位组织举办的送别奠仪,好多花圈层层叠叠排放在殡仪大厅两侧和门口,四处赶来的生前战友、部下、群众百多人悲痛地聚集一起。还有东部战区的几位海军将领,执晚辈之礼敬送花圈或身到现场。大家和张家子孙亲属一起俯首默哀,沉痛送别被誉为“海鹰”的海战英雄张逸民,我们感叹:在今后的惊涛骇浪里,在怒海的纷飞弹雨中,恐怕再也不会出现如此英豪。</p><p>是的,张逸民不愧是少有的英雄豪杰,少年时就心怀远大抱负,1946年17岁的青年学生投笔从戎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历经大小战役十多次,九死一生从东北打到海南。1951年转入海军后成为优秀的鱼雷快艇第一代艇长,四十来岁时以赫赫战功、军政全能升至舟山基地政委,成为当时全军最年轻的正军职干部。在海军生涯中,他既是智勇双全的指挥员又是拼搏在前的战斗员。在历次海战中,张逸民冲锋陷阵直接指挥击沉了三艘敌舰另重创一艘,他战功显赫无人出其右,威名远扬镇慑敌胆。</p><p> 我自幼崇敬英雄,1950年抗美援朝参加军事干部学校到海军后,也与一些英雄有过交集,海军中我最崇敬的英雄就是张逸民。我与张逸民面对面的接触,包括那次到舟山为他送别,仅仅只有三次,但是神交已六十五年,结缘已六十二年。我们之间的神交是从1955年开始的。1953年10月,我们福州、厦门护卫艇大队南下福建,两支劲旅面对台海。改变了闽海没有海军舰艇的局面,为扭转海峡斗争形势吹响了冲锋号,亮出了利剑。南下一年多中,我们对海对空浴血苦战死战。1955年1月,传来鱼雷快艇艇长张逸民“单艇独雷”击沉敌“洞庭”舰的胜利捷报。在抵近敌舰200米超近距离射雷,大大提高了命中率,也把自己置于同归于尽的临界点,若再前进一步,爆炸的冲击波就会把自身震得粉身碎骨。我当时就想,这要有多么坚强意志、勇敢精神和高超的战术手段及技能啊!一个高大的英雄形象从此树立在我心中,成为我学习榜样:当艇长就要当像张逸民这样的艇长。</p><p> 我与张逸民结缘是在1958年。1958年8月24日夜,我们高速护卫艇中队奉命配合鱼雷快艇协同作战,在厦门港外的镇海角海面待命, 还没等到出击命令,张逸民已率队机警地绕过敌护航编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击沉敌“台生”号,重创“中海”号两艘坦克登陆舰,威震东海令人敬佩,是闪光的胜利之星。9月1日深夜风浪中,我们奉命在金门海面向敌混合编队冲去,当时在指挥台上操纵的我见到左后方出现一道道泛着银光的白浪,白浪迅速在左侧超越我们向前飞滚。漆黑夜海中虽然只见浪花不见艇影,但我知道这是张逸民率领的鱼雷快艇冲锋在前了。能与他率领的鱼雷艇编队协同战斗增强了我们胜利信心,我当即高兴地讲:“鱼雷快艇出动了!”大家的战斗情绪更加高昂。不久见到右前方海空曳光弹交织,知道他们打上了。我们接着冲上去集中攻击敌“沱江”舰,经过78分钟激战,37炮发射了4399发炮弹。敌“沱江”舰水线上下弹孔累累,死伤40多人,受到重创慢慢下沉。在发起最后灭绝攻击前一刻,接到指挥所紧急命令,立即放弃最后一击,转为搜救鱼雷快艇战斗沉没落水人员,出奇成功地将张逸民和他的战友全部搜救上艇,9月19日夜,我艇又在敌东碇岛前,擒俘敌水陆两用突袭战车。是目前为止我军唯一发生的成功战例。1965年11月13日深夜到14日的“崇武以东海战”中,我工作战斗过的艇又和张逸民率领的鱼雷快艇大队协同战斗,再创击沉、重创敌舰各一艘的范例。战后得到国防部授予“海上猛虎艇”荣誉称号。作为早年的艇长,我深知“海上猛虎艇”与张逸民的战斗协同情长谊深,所得荣誉与张逸民密不可分。</p><p> 在此后数十年,我已脱下军装转业到地方工作,从媒体和战友口中知道一些有关他的情况,曾升居要位为海军建设不断贡献的他,后又跌落深渊身陷囹圄十多年,被弄得家破人亡。他坚强地挺住了,后来境况有所好转。我一直想有探望他的机会,2014年4月下旬,我与原新华社海军分社副社长,资深记者,熟悉海军脉搏的陆其明伉俪约定,5月初前往舟山看望张逸民。那次相聚还有“海空雄鹰团”著名的战斗英雄舒积成同志及张逸民的鱼雷艇战友,作家顾汉昌。在一起交谈最多的是关于张逸民正在撰写的回忆录,86高龄的老人了,还勤笔奋书爬格子,听说他宁愿健康受损、折寿也要把它完成。我深受感动,用随带的相机镜头记录他深情交谈、征求意见、执笔记录、䧟入沉思,埋头写作、同游共欢的多种神态。十年磨一剑,他十一年一点一画一字一句写成七十多万字的回忆录,毅力惊人,哪像耄耋之年的人啊!</p><p> 在一次有他子女家人参加的饭桌上,他突然向我“发难”。他向大家介绍我时,提起五十六年前在海战中结缘的事,称我是他的救命恩人,我一时无语以对。想起金门海战生死情谊不禁热泪盈眶,忙说:“不能这样说不能这样说,我承受不起啊。”此后隔了不到两年,我悲痛地赶往舟山次前去送别,张逸民的二儿子在灵堂前向从北京赶来的张逸民的长孙介绍我是他爷爷的救命恩人后,这位四十来岁的魁梧男儿,竟然“唰”地站起,下跪匍匐在我跟前。受如此叩首大礼,我怎承受得起。他们子孙重情重义使我感动不已,又交织着悲痛心情,我控制不住泪流满面,忙俯身拉他起来。 </p><p>1958年9月1日深夜到9月2日凌晨的激战中,在“沱江”舰已无力招架命运垂危时,我中队连续接到岸指发来的十来份急电,命令我们搜救鱼雷快艇沉没落水人员。指挥艇领着我们不无遗憾地停止了可当即击沉“沱江”舰的最后一击,转为紧急搜救部署。接到搜救命令,我的心顿时从刚为痛打敌舰获胜而欢欣的高处跌落下来。我们和鱼雷快艇的战友都是在海上出生入死的人,心心相连息息相通。海上搜救十分艰难,若错失时机,成功率几乎是零。8月14日下午在海壇岛海面,我们搜救空战落水飞行员未果。8月24、25两日,黑夜、白天在金门以南海面,我们犁耕式来回搜救鱼雷快艇175艇战斗落水人员也无获,他们有的殉职葬身大海,有的巧遇渔船获救,有的成为台军俘虏。这次暗黑之夜,他们落水已有一段时间,没有确切的落水定位点,风吹浪打,潮起潮落,海流涌动会把他们卷滾到哪里?大海捞针十分渺茫,我的心被揪得紧紧的,一定要尽力搜寻。我把操艇交给了宫艇长,马上下指挥台迅速组织人员实施搜索救助。艇减速慢行,望眼欲穿,这时明月从乌云堆中钻出,皎洁的月光倾泻海面。甲板上、炮位上、指挥台上,二十来双眼睛前后左右360度扫视黝黑海面。约15分钟后,突然发现左舷不远处有微弱的灯光在波浪中时现时隐,我们小心翼翼慢慢靠近过去,喊话沟通,果然是快艇落水人员。沈祖华副艇长的558艇负责海面警戒,我艇和陆华岳副艇长的557指挥艇马上放下救生杆、救生绳。我心目中智勇双全的英雄,中等身材、十分精悍的鱼雷艇大队参谋长张逸民和他的战友们被我们两艇一个个施救接上甲板。我556艇拉接上了6人,张逸民是好样的,他领导下的兵也是好样的,上艇后他们依然斗志高昂,还想在我们艇上继续参加战斗。我忙让艇员给他们披上毛毯,棉大衣,安置到艇长室、水兵舱,换衣服、喝姜汤。当他们漂浮在海里发现我们时,曾打枪鸣号想引起我们注意,其实无济于事。枪声被风呼浪啸和轰隆的马达声淹没了,尤其是那时我们的耳膜,被一个多小时的巨响炮声震麻木了,根本听不到枪声。真是悬啊!若是擦肩而过,或从他们头上驶过......后果不堪设想。这次落水人员全部搜救成功,在海战史上也属罕见。张逸民命大福大命不该绝,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实在是多方面有利因素巧合在一起,他们落水后抱团自救待援措施正确得力,当敌舰接近他们时,准备自沉为国尽忠殉职,发现我们护卫艇后,及时发出信号灯光。敌舰逃逸我们紧盯不放,紧逼打击多时,竟然还在同一作战海区,距离并不很远,再加上我们搜索仔细发现及时。张逸民他们漂浮在海里充满惊险意志坚定,我们护卫艇在海面虽然尽职尽力但并没有动人壮举,所以在张逸民家庭送别追思仪式上,我一再讲,对“救命恩人”之说承受不起,我们只是怀着战友生死之情尽全力执行任务,很幸运的是我们成功了,很幸运的是张逸民和战友们获救了,这的确是相拥而泣的皆大欢喜,只有偶然性没有必然性,是天大的幸运。</p><p> 张逸民这个名字几十年来一直牵动看大家的心。他是电影《海鹰》的原型和编剧之一,但他的名字被抹掉了。他凭战功凭德才被擢升到军职岗位,被莫须有拉下。他忠党爱国光明磊落,被罗织罪名身陷囹圄。他热爱海军事业要继续作贡献,被置搁十多年直至终老。几代人心目中的“海鹰”受摧折羽,消失在公众视线,但他一直奋飞在大众心里。那年临终前,他嘱咐家人不要搞追悼会,不要惊动大家。他的亲密战友,远在深圳住院的海空英雄舒积成,接到噩耗后第一时间告诉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著名编导冯乔编发的“海鹰飞走了--故事片《海鹰》主角原型张逸民魂归大海”的新闻即时播出。在这之前,我和战友们一直在收看纪实频道关于张逸民的节目,感谢他们给大众看到《海鹰》原型张逸民的风采和英雄事迹。张逸民魂归大海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得到消息的不管本地外地的都自发前往。著名军旅作家崔京生,在采访写作中与张逸民结下忘年深情厚谊,又有3月23日同一天生日的奇缘。他已订好生日大蛋糕,准备到时赶往舟山一同庆生。在追思仪式上他泣不成声,哭问苍天:“为什麽不能多给我几天时间呀!”远在北京刚动好手术的挚友陆其明十分懊丧不能前来送别,一天中他要接数十个关心张逸民的战友电话。既是老部下、战友,又是参与《张逸民回忆录》写作策划研究的顾汉昌痛彻心扉,在老伴护陪下从杭州赶来。虽然张逸民已离开大众视线四十多年,但时代的记忆仍在,人们对英雄的崇敬仍在。</p><p> 海战英雄张逸民虽然已在四年前就告别人世,“海鹰”飞向另一片海洋,但他永远奋飞在战友心中,奋飞在热爱祖国海洋的军迷、人民的心中!今年,他生前以十一年心血写下的回忆录,在网络平台“今日头条”全文发表,喜怒哀乐皆文章,免费送阅,让读者亲临其境地看到了英雄忠党爱国的情怀,坚毅不拔的果敢,文武双全的才干,热爱妻儿的柔情。网络上漫溢着对英雄的崇敬 、赞叹又痛惜之情。</p><p> 华克毅 2020年国庆、中秋前夕</p><p> </p> <p>疾如箭快如风的鱼雷快艇</p> <p>鱼雷快艇大队长张逸民</p> <p>从左至右为华克毅、张逸民、舒积成</p> <p>从左至右为顾汉昌、张逸民、陆其明、舒积成、华克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