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上次去印山村就找这座马祖道场,结果没找到,骑车走那边的路线绕山路太难了,这道场在山中央,这次又开车前去,也是各种乡村小道路不好走,这次从金溪西北方向进,经过还有一个古村,只剩下座祠堂牌坊了,没细看。<br>这次是到了道场,然后往道场的左边山上去看,找到了古代的采石洞。水潭就是金潭银潭。<br>这座道场右边就是水库,左边就是古采石场,这样的采石场其它山还有好几处。可以说这座山所产的印山石与古代牌坊有莫大联系,雕刻成的古石牌坊造就了丰厚的文化气息。<br>结果因为功课没做齐,不知道这座道观就是洞天福地进去还有石洞古迹。东岩禅寺就在最山顶上,亏了。<br><br><br> <br>其余剩下图片都是为了找到这座神仙岩,古石刻,所找的攻略图片。村口 祠堂牌坊最上已经被偷盗了,所以这是仅存的之前的照片了。 近日,记者在金溪县琉璃乡印山村采访时看到,在该村古老石场旁的英巨山脚下,村民正使用大型吊车,在安装神仙岩旅游景区的石门坊,门房镌有当地书法家书写的一副楹联:洞天门对春山远,福地窗观松月静。<br> 据村民介绍,印山村古有英巨山,为享誉江南的采石场,山上有一岩,俗称“神仙岩”,为石山凹壁,状如拱桥洞形,上书“别一洞天”4个大字。岩洞壁上的几个碗口大小的洞穴,乡人称“种子岩”。游人若在盛夏酷暑时进入洞内,即有一股凉气扑面而来,顿觉暑气全消。神仙岩有通道可至英巨山顶。登上山顶,视野顿宽,俯视山涧,林木葱茏,远望平畴,田园如画。山顶上还存有一座建于明末的石雕牌坊。额坊上有龙凤、人物、花卉浮雕图案,雕工精细,构思巧妙。正中匾额的南面有“水月天宫”四字,北面刻有“福庇群生”四字。这里除了采石外,村民还巧妙地将这些洞穴打造成佛教、道教旅游景区,吸引了城乡百姓前来参观游览。但很多景点毁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br> 近年来,为了恢复这一景点,印山村及附近村庄的百姓纷纷投资投劳,筹集资金60余万元,修路建桥,已修复“神仙岩”及周边数个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