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61)

孝感天地

<p class="ql-block">丈夫偷米吃的寓言故事:从前有一个人,来到妻子的娘家,看见她家正在舂米,就到屋里,偷了一把米塞在嘴里。妻子看丈夫来了,想和他一起说说话,丈夫嘴里塞满了米,一句也不能应和。因为羞于在妻子面前暴露,他不愿把米吐出来,所以不能说话。妻子怪丈夫怎么不说话,就用手去摸,以为是口肿,就对她父亲说:“我丈夫刚来,突然嘴就肿了,说不出话来!”她父亲马上找来医生给他医治,医生说:“这个病很严重,要动手术,用刀切开口子,才能治愈。”于是用刀割开他的嘴巴,米就从刀口处撒出来了,事情的真相也就暴露了。</p> <p class="ql-block">孔子改错的小故事:一天。孔子带领着子路、子贡、颜渊等几个门生外出讲学。师生们来到海州,天空忽然电闪雷鸣,狂风暴雨大作。当地的一个老渔翁把他们领进一个山洞避雨。这山洞面对着大海,是老渔翁平常歇脚的地方。孔子觉得洞里有点闷热,便走到洞口,观看雨中的海景,看着看着,不觉诗兴大发,吟成一联:风吹海水千层浪;雨打沙滩万点坑。老渔翁听了忙道:“先生,你说得不对呀!难道海浪整头整脑只有千层,沙坑不多不少正好万点?先生你数过吗?”孔子觉得老渔翁的话有几分道理,便问道:“既然不妥,怎样才合适呢?”老渔翁不慌不忙地说,“咱生在水边,长在海上,时常唱些渔歌。歌也罢,诗也罢,虽说不必真鱼真虾,字字实在,可也得合情合理,句句传神。依我看,你那两句应当改成这样:‘风吹海水层层浪,雨打沙滩点点坑。’ 浪层层,坑点点,数也数不清,这才合乎情理。”子路在一旁火了,冲着老渔翁说:“哎哎,圣人作诗,你怎能乱改!”孔子喝道:“子路!休得无礼!”老渔翁拍着子路的肩膀说:“圣人有圣人的见识,但也不见得样样都比别人高明。比方说,这鱼怎么打法,你们会吗?”一句话,把子路问了个哑口无言。老渔翁瞧着子路的窘态,也不答话,飞身奔下山去,跳上渔船,撒开渔网,打起鱼来。孔子看着老渔翁熟练的打鱼动作,想着他谈海水、改诗句、议“圣人”、责子路的情形,猛然间发觉自己犯了个大错误,于是把门生招拢在一起,严肃地说:为师以前对你们讲过‘生而知之’,这句话错啦!大家要记住: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说罢,顺口吟出小诗一首: “登山望沧海,茅塞豁然开;圣贤若有错,即改莫徘徊!”</p> <p class="ql-block">孟子欲休妻的故事:据《大戴礼记》记载:战国时期的一天,孟子的妻子独自一人待在屋里,孟子从外面突然闯进来,瞧见她姿势不雅,顿时无名火起,立即跑到母亲面前告状。他说:“老婆对我无礼,我今天非把她赶出家门不可!”孟母问:“究竟是出了什么事,惹得你要休妻呀?”孟子答道:“刚才她蹲在屋里,那姿态真难看,这是对我无礼,妻子不尊重丈夫,我必须休了她!”孟母听这话有点蹊跷,继续追问道:“你说说,你是怎么发现她蹲在屋里的?”孟子满有理由地回答:“是我亲眼所见,我刚才推门看到的。”“别说了,我听明白了。”孟母问明了情况,大声斥责儿子说:“这分明是你无礼,不是你妻子无礼!”孟子有些茫然,他不服气。孟母接着解释说:“不是有这样几句俗话嘛:’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将入户,视必下’”不管进谁的门,或者大声地咳嗽一声,好叫人家知道有人来了。不能乘人不备,来个突然闯入。这是常人都懂得的礼貌规矩。可你倒好,到你妻子的燕私之处,进门前不敲门,不声不响地往里闯,见了你妻子蹲着,你得赶紧先退出去会儿,你却还在看,这叫你妻子怎么办?这不正是你无礼吗?怎么能说是你妻子无礼呢?”孟子没有想到,母亲恰恰从同一事情得出相反的结论。批评虽很尖锐,但是句句有根有据。孟子认识到自己错了,于是孟子赶紧认错。</p> <p class="ql-block">“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意思为:人没有不犯错误的,只要能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是最好的了,出自《左传·宣公二年》。《左传》这句话源自一个历史故事。春秋时,晋灵公无道,滥杀无辜,臣下士季对他进谏。灵公当即表示:“我知道了,一定要改”士季很高兴地对他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遗憾的是,晋灵公言而无信,残暴依旧,最终被臣下刺杀。</p> <p class="ql-block">本文的寓言是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育意义的主题,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故事中那个愚人,因为不愿把米吐出来,非得用刀割开他的嘴,才暴露出他的过错。世间上有的人也是如此,他们做了很多坏事,违犯了党纪国法,却隐藏自己的过错,不肯向组织老实交代,总想蒙混过关,殊不知“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东窗事发,以致后来难免受到了处分,甚至被判刑坐监狱,多么可悲啊。有错就改,免得挨刀,免予处分。</p> <p class="ql-block">孔子的典故,让人们明白一个道理,圣人也有错的时候,何况我们这些普通人!但是,圣人与普通人不一样,区别在于朝闻夕改,迅速改过自新,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源于贵在知错能改。孟子的典故,告诉人们,百善孝先,虚心接受父母的教育,大胆承认错误,有错积极改正。从孟子生活中表现出来休妻的错误想法吸取教训,扩展到教化普通人。想去拜访人应提前预约,打电话告知大约什么时间达到,是否方便,与要拜访的人约定好时间方可行动。如今有人直接登门突访,搞得主人很被动,不接待显得不礼貌,若接待又耽误了自己的计划行程。与人方便,自己才方便。未入室,先扬声,给自己,也给别人留点私密的空间,这是每个人都该懂的处世艺术。</p> <p class="ql-block">人无完人,没有人没缺点,也没有人不会没有错误,有时甚至还一错再错。既然错误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可怕的并不是错误本身,而是怕错了却不肯悔改。因此,如果你在工作上不是故意出错,要立即向上司汇报自己的工作失误,这样当然有可能会被大骂一顿,可是上司的心中却会认为你是个诚实的人,将来也许对你更加器重,你所得到的可能比你失去的还多。</p> <p class="ql-block">有什么过错就承认,人家反而会觉得你人格高尚,而且一个光明磊落的人。事实上,一个有勇气承认自己错误的人,他也可以获得某种程度的满足感,这不仅可以消除罪恶感和自我保护的气氛,而且有助于解决这项错误造成的问题。卡耐基告诉我们:即使傻瓜也会为自己的错误辩护,但能承认自己错误的人,就会获得他人的尊重,而且令人有一种高贵诚信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每个人都会犯错误,偶尔犯错是很普通的事情,关键是犯错后要用正确的态度对待它。只有愚人才会执过不改,任何改正,都是进步,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犯错误不算什么罪大难饶的事,只有放下了面子,不再固守所谓的自尊,人才能坦然地面对自己,面对别人。</p> <p class="ql-block">讲错话、做错事,很少有人自知之明,每个人都知道的道理很多,却很少人能够做到,而是通过身边人指出方知错,这种情况普遍存在问题。俗话说得对“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事人看问题反而糊涂,旁观的人由于客观,却看得清楚。当别人指出点醒,常常唯有亲朋好友苦口婆心地劝导。迷者迷得太深了,难以自拔,而劝者怎么劝都不听,简直“听骗不听劝”,反过来还责怪劝者“多管闲事”。有错不改过是个人小事情,连累亲朋好友是大事情。古代一人犯罪,要株连九族,作为古代的一种刑法,起到震慑罪犯的作用,也可以使亲属之间进行监督、阻止犯罪。虽然现代与古代的法律不一样,现代的中国是文明国家。但是,知错不改的人,可能也会搞得大家都无法安度此生,将害人害己搬上历史舞台演播人生悲剧是多么可怕,痛改前非又是多么重要啊!</p> <p class="ql-block">正在执迷不悟,不知悔改的人,哪里知道“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的用心良苦,总是以为别人吹毛求疵、鸡蛋挑骨头,总是觉得自己都是对,别人总是错误地劝导。最大的问题就是人不自知,知错了也不愿意去改过,因为改过的过程是将坏习气改过来成为好习气,难以适应最新的习气,相当令人痛苦,这种所谓痛苦虽然暂时短痛而已,短痛总比长痛好,但是,多数犯错的人很害怕痛苦而自暴自弃,致使失去痛改前非的最好机会。改过自新,说很容易,做起来难,只要下定决心,就能够把难做的事变成容易的事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犹豫不决,优柔寡断,迟迟没有接受劝告,那就难上加难了。改过自新,需要勇气和果断,快刀斩乱麻,改过自新便是快乐人生、幸福安康。相比之下,孰轻孰重,我们都已经是大人了,而不是小孩子,就算是小孩子也很容易明白此理。有错不改,总会有许多理由当作借口掩盖事实,不肯承担过错责任,把过错责任推给别人,推得一干二净,这样的人怎么会有进步呢?怎能得到别人的尊敬呢?有错不承认也不愿改过自新,注定了人生的失败,可能会成为世世代代的笑柄。一代错了,连错几代。父母是孩子的老师,也是孩子的学习榜样,如果父母讲错话、做错事,孩子也跟着错下去。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p> <p class="ql-block">知错不改的人,劝导一年二年都没有效果,甚至一辈子都不知悔改,那就是大错特错了,将会有一天大灾大难降临,“祸福无门,唯人自招。”从典故中分析得出结论,凡是知错不改,人生结局就像晋灵公被臣下刺杀的悲剧;项羽不承认自己的错误,刚愎自用,最终落得个乌江自刎的下场;吴王夫差有错不肯改,结果自缢身亡(上吊而死);齐桓公为何死后凄凉无人收尸?只因不听管仲肺腑遗言,不肯悔改,一意孤行,重用奸臣,远离忠臣。我们身上的错误缺点也是这样,如果不及时改正,也会由小变大“小错不改,酿成大错”。有错不改多么危险!所以我们改错越及时越好。</p> <p class="ql-block">知错就改的人,朝闻夕改,听到错即刻改过自新,无二过,从此以后,不再犯同样的错,就能够像孔子、孟子那样成圣成贤“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莎士比亚说:“最好的好人,都是犯过错误地过来人,一个人往往因为有一点小小的缺点,将来会变得更好。”莎士比亚又讲:“一个人知道了自己的短处,能改过自新,就是有福的。”</p> <p>创作美篇,最终目的主要劝人举一反三“改过自新”。欢迎分享,功德无量!</p> <p class="ql-block">回馈社会:说诚实言,别人有特长,我没有任何专长,读书写作是我最大兴趣。我对社会没有特别的贡献,只想用写作方法帮助社会大众,也许这是我最大愿望吧!让中国老祖宗慈悲加持:“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致使字字生金、句句话成为天然美容品、篇篇文章暖人心。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初心和使命,如果夜晚失眠时读我其中一篇文章,就让你睡安稳觉;如果心理痛苦时,读我其中一篇文章,就能解除你心中的烦恼;当孩子不愿意接受父母教育时,读我其中一篇文章,教育方法尽在其中。本来都是非常普通的文章,不如美友写得好,只好向美友学习求进步,让文章蕴藏深奥的哲理启迪心灵。</p> <p class="ql-block">特别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感谢原创作者。如有侵权,联系删除。原创作品具有独特性,贯穿古今通达未来。本人创作与众不同的思维,把读者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选择投稿“读书笔记分享会”,主要是让读者开卷有益,懂得读书写笔记,养成读书做笔记习惯。文章中的观点,仅代表我个人。本人文化水平有限,没有能力解答读者所提出的问题,更没有超强能力跟学者专家辩论,敬请美友理解。</p> <p>作者:黄勇哲</p> <p>2020年10月1日(国庆节、中秋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