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西藏阿里大北线,是环游西藏最经典的线路,阿里地处西藏的西部,是西藏的西藏,素有“世界屋脊的屋脊”、“遥远的地球第三极”之称。境内拥有喜玛拉雅、冈底斯、昆仑、喀喇昆仑等气势磅礴的雄伟神山。狮泉河、马泉河、象泉河和孔雀河等著名的河流,走进阿里,就像走进了一个洪荒混沌未开的世界。辽远、空灵、超凡脱俗,具有别具一格的荒野之美。有人说,到西藏不到阿里等于没到西藏,是西藏的西藏,是高原上的高原,是神秘的神秘,是遥远之后的遥远,是现代人的灵魂避难所,是城市忧郁症的疗养院。在所有人事已非的景色里!</p><p>阿里地区湖泊众多,人烟稀少,有众多美丽绝伦的的雪山,且险峻多姿,气势磅礴;有着数不清的湖泊和走不到尽头的宽阔草原,各种高原珍奇动物和名贵的植物让您博览世界而不知疲倦。被佛教信徒视为“世界中心”的神山岗仁波钦和圣湖玛旁雍措,不管您以何种角色去审视,都会产生一种无形的肃穆和敬畏。还有古格王国遗址、托林寺、斑公湖自然风景区、鸟岛、科加寺、独特的地貌扎达土林、东嘎皮映洞窟壁画、“古象雄文化”以及具有500年历史的“普兰国际市场”等,都宛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让您顾盼流连。</p><p>阿里大北线是旅游探险爱好者向往的一条线路。这条线路一般从拉萨出发,经日喀则、拉孜、萨嘎、玛旁雍错、札达、改则、尼玛、班戈、最后经纳木错到拉萨。这条线路包罗了很多人文和自然风光,是旅游探险的极佳线路!</p><p>拉萨-羊湖-日喀则-珠峰大本营-希夏邦马峰-佩枯措-萨嘎县-仲巴-帕羊-塔尔钦-冈仁波齐-神湖鬼湖-古格王朝-扎达-狮泉河-革吉-改则-洞措乡-尼玛-班戈-纳木错-拉萨。</p><p><br></p> <p>雅江河谷景色,雅鲁藏布江:是中国最长的高原河流,位于西藏自治区境内,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河之一。发源于西藏西南部喜马拉雅山北麓的杰马央宗冰川,上游称为马泉河,由西向东横贯西藏南部,绕过喜马拉雅山脉最东端的南迦巴瓦峰转向南流,经巴昔卡出中国境。水能蕴藏量丰富,在中国仅次于长江。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获得中国世界纪录协会的世界最深大峡谷、世界最长大峡谷两项世界纪录的认证!</p> <p>羊卓雍措</p><p>羊卓雍有的人简称羊湖(并非藏北的羊湖),藏语意为“碧玉湖”,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像珊瑚枝一般,因此它在藏语中又被称为“上面的珊瑚湖”。</p><p>主要位于西藏山南市浪卡子县,中段在浪卡子县与贡嘎县之间,拉萨西南约70公里处,与纳木错、玛旁雍错并称西藏三大圣湖,是喜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内陆湖泊,湖光山色之美,冠绝藏南。羊卓雍措面积675km2,湖面海拔4,441米。从拉萨到羊湖需要翻越5030米的岗巴拉山口。2012年6月有报道称将建观光项目,山南市已责成浪卡子县立即停止该项目。其湖面平静,一片翠蓝,仿佛如山南高原上的蓝宝石!</p> <p>我在羊湖</p> <p>卡若拉冰川</p> <p>卡若拉冰川背靠西藏四大高峰之一的乃钦康桑峰(7191米)南坡,冰川上部为一坡度较缓的冰帽,下部为两个呈悬冰川形式的冰舌。东冰舌长3公里,宽750米,冰舌末端高5233米;西冰舌长4.5公里,宽1.5公里,冰舌末端高5145米。整个冰川面积为9.4平方公里。从羊卓雍错出来后,跨越4330米的斯米拉山口后就来到了卡若拉冰川的冰舌下。冰舌前沿海拔5560米,观看卡若拉冰川的地方海拔约有5400米,在山口北面5600米左右的地带,属宁金抗沙峰冰川向南漂移后形成的悬冰川。</p> <p>满拉水库</p><p>满拉水库位于西藏日喀则地区江孜县龙马乡境内年楚河上游,以灌溉、发电为主,兼有防洪、旅游等综合效益的大型水利建设项目。挡水坝为粘土心墙堆石坝,坝长287米,坝高76.3米,坝顶宽10米,有“西藏第一坝”之称,距县城28公里,距日喀则城113公里。 满拉工程属大(Ⅱ)型工程,是年楚河上的“龙头”工程,坝址区高程4200~4300米,干旱缺氧,冬季严寒,全年实际施工期仅7~8个月,施工条件艰苦。</p> <p>江孜古城</p> <p>江孜古城</p><p>古城江孜坐落在年楚河上游,距日喀则市90公里,是一座历史悠久、名胜集中的历史名城。吐蕃王朝(公元7-9世纪)灭亡后,群雄割据,江孜一带为法王白阔赞盘踞。江孜原来称之为"杰卡尔孜",简称"杰孜",逐渐变音为江孜。元朝(1206-1368年)时江孜修建了白居寺,各方信徒云集,又位于交通要冲,工商业繁荣,遂形成西藏历史上的第三大城镇。</p> <p>青稞麦田~一派丰收景象</p> <p>扎什伦布寺意为“吉祥须弥寺”,全名为“扎什伦布白吉德钦曲唐结勒南巴杰瓦林”,意为“吉祥须弥聚福殊胜诸方州”。位于西藏日喀则的尼色日山下。是该地区最大的寺庙。</p> <p>最美国道318,5千公里标志牌</p> <p><br></p><p>318川藏线通常是指318国道中成都至拉萨这段2142千米的路段。于1958年正式通车。南线从雅安起与国道108分道,向西翻越二郎山。318川藏南线在北纬30度线上,被誉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318国道</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318川藏南线于1958年正式通车。南线从雅安起与国道108分道,向西翻越二郎山,沿途越过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上游,经雅江、理塘、巴塘过竹巴笼金沙江大桥入藏,再经芒康、左贡、邦达、八宿、然乌、波密、林芝、墨竹工卡、达孜抵拉萨。318川藏南线在北纬30度线上,被誉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318国道。平原、高山、峡谷、河流、草原、冰川、森林、野花、海子、雪山、湖泊、温泉、民居等迥然不同的景象,美到极至,触目可及。你将翻越10余座海拔超过4000米的大山,跨过金沙江、怒江、澜沧江这三条大江,在大地和云端不停舞蹈,正所谓奇美与奇险并存。多样的民居式样、服饰衣着、民族风情、语言乃至信仰标志,让你沉浸在一个丰富多彩的民族走廊里。</span></p> <p>珠峰国家公园大门</p> <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我在加乌拉山口观景台,风很大,站不稳,望山下的108拐珠峰路,似巨龙盘山而上,非常壮观!</span></p> <p>加乌拉山口观景台,是目前观赏珠穆朗玛峰最佳的观景台,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雪山观景台之一。加吾拉山口观景台不仅仅能看世界最高山峰的景色,更令人拍手叫绝是珠峰脚下的景色,以及那蔚为壮观的108道拐。</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加乌拉山口是进入珠穆朗玛峰国家自然保护区后,前往珠峰大本营必经的一个垭口,其海拔5210米。在此可以眺望5座8000米级雪峰的垭口(从左向右排列的顺序是:玛卡鲁峰、洛子峰、珠穆朗玛峰、卓奥友峰、希夏邦玛峰)。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最大的观景台不是牛背山,而是加乌拉山口。</span></p> <p>进入珠峰大本营,今天天气异常的好,身后珠峰全景极具震憾!实现了我看一眼珠峰的愿望!</p> <p>西藏最高的寺院~绒布寺</p> <p>珠峰大本营</p><p>是指观看珠峰核心区环境而设立的生活地带,中国境内的有两个,西坡大本营在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定日县扎西宗乡,东坡大本营在定日县曲当乡的嘎玛沟地带,海拔5200米,与珠峰峰顶的直线距离约19公里,国家AAAAA级旅游区。尼泊尔境内也有它的大本营。</p> <p>冈仁波齐~冈仁波齐与梅里雪山、阿尼玛卿山脉、青海玉树的尕朵觉沃并称藏传佛教四大神山。 冈底斯山脉横贯在北部昆仑山脉与南部喜马拉雅山脉之间,如一条巨龙卧在西藏西部阿里广阔的高原上。它高高扬起的头,如一座大金字塔,耸立在阿里普兰的高原上,这就是海拔6656米的主峰冈仁波齐。</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远观冈仁波齐</span></p> <p>狮泉河-仁多乡-措勤县-文布南村-文布北村-尼玛,这一段不一样,这一段全程是土路,烂路,没有路牌,这种轿车就不要去的,必须硬派四驱车去,轿车刮底盘,陷车,就很难救援</p> <p>阿里仁多乡至措勤烂坑路</p> <p>古格王朝</p><p>古格王朝的前身可以上溯到象雄国,王朝的建立大概从9世纪开始,在统一西藏高原的吐蕃王朝瓦解后建立的,到17世纪结束,前后世袭了16个国王。它是吐蕃王室后裔在吐蕃西部阿里地方建立的地方政权,其统治范围最盛时遍及阿里全境。它不仅是吐蕃世系的延续,而且使佛教在吐蕃瓦解后重新找到立足点,并由此逐渐达到全盛。因此古格王朝在西藏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p> <p>古格王朝最高点!</p> <p>在古格王朝遗址,远观土林壮丽景色!</p> <p>皮央和东嘎遗址</p><p>皮央和东嘎遗址位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札达县境内的东嘎村、皮央村。东嘎·皮央遗址由东嘎扎西曲林寺遗址和皮央石窟群组成。由于两村距离很近,遗址规模巨大,故命名为皮央和东嘎遗址。皮央和东嘎遗址分为石窟遗迹、石窟壁画、佛寺与建筑遗迹、佛塔遗迹、出土及采集遗物、墓葬、居住遗址、岩画。</p><p>阿里地区文物抢救工作办公室于1997—1999年间开展了对含壁画洞窟的加固、山体治水以及壁画保护,并在2009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时,对遗址进行了全面的复查和登记。因遗址的价值高、保存现状也较好,以及其研究价值和古格王朝遗址相当,1996年被列为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2]2013年5月被核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寺庙壁画己具今1300多年了</p> <p>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p> <p>西藏札达土林国家地质公园</p><p>西藏札达土林国家地质公园位于西藏自治区西南部阿里地区的札达县境内。2005年8月国土资源部批准为第四批国家地质公园。是一个以奥陶系红色碳酸盐岩组成的石林为特色,以及岩溶峡谷、溶洞、湖泉、瀑布地貌景观的综合型地质公园。包括红石林岩溶地貌景区、坐龙溪峡谷景区和栖凤湖酉水河水体地貌景观!</p><p>远观土林,层林叠观,陡缓相间,跃岩起伏,森若城廓,沿河谷横旦绵延数十公里,与周围的雪山交相辉映,岭翻浪涌,峰跃惊涛,展现札达土林地貌的宏大气魄,构成土林的地层形成己经有200万年至2000万年的历史。</p> <p>札达土林峡谷探密!</p> <p>船游班公湖</p> <p>班公湖(班公措)又称措木昂拉仁波,藏语意为“长脖子天鹅”,位于阿里地区日土县城西北约12公里处,呈东西走向,平均海拔4400米,湖面面积639739.1亩,属东淡西咸,分布在日土境多玛乡乌江村境内,距离日土县城15公里左右,距离阿里地区行署所在地狮泉河镇135公里,属自然湖泊生态风光旅游景区</p> <p>扎日南木错西藏自治区第3大湖。亦称塔热错。位于藏北高原南部,介于北纬30°44′~31°05′,东经85°19′~85°54′,阿里地区措勤县境内。属东西向构造断陷湖。东西长53.5公里,南北宽26公里,平均宽18公里,面积1023平方公里。海拔4613米,平均水深3.6米,最大水深71.55米,周长183公里。湖水透明度2.45米。pH值9.6,矿化度为13.90克/升,属咸水湖。湖泊形态不规则,南北两岸较窄,东西两岸地势开阔。东岸湖积平原宽达20公里,沼泽发育;北岸和西岸发育有10道古湖岸线,最高一级高出湖面百米;东南部湖滨地带发育有三级阶地。湖区地处藏北高寒草原地带,气候寒冷、干旱,为纯牧区。扎日南木错流域面积1.643万平方公里,湖水主要靠冰雪融水补给。入湖河流主要有措勤藏布、达龙藏布。措勤藏布发源于冈底斯山,全长253公里,流域面积9930平方公里。</p><p><br></p><p><br></p> <p>拥抱拖举太阳</p> <p>札曰南木措观景台</p> <p>扎日南木错,西藏自治区第3大湖。亦称塔热错。位于藏北高原南部,介于北纬30°44′~31°05′,东经85°19′~85°54′,阿里地区措勤县境内。属东西向构造断陷湖。东西长53.5公里,南北宽26公里,平均宽18公里,面积1023平方公里。海拔4613米,平均水深3.6米,最大水深71.55米,周长183公里。湖水透明度2.45米。pH值9.6,矿化度为13.90克/升,属咸水湖。湖泊形态不规则,南北两岸较窄,东西两岸地势开阔。东岸湖积平原宽达20公里,沼泽发育;北岸和西岸发育有10道古湖岸线,最高一级高出湖面百米;东南部湖滨地带发育有三级阶地。湖区地处藏北高寒草原地带,气候寒冷、干旱,为纯牧区。扎日南木错流域面积1.643万平方公里,湖水主要靠冰雪融水补给。入湖河流主要有措勤藏布、达龙藏布。措勤藏布发源于冈底斯山,全长253公里,流域面积9930平方公里。</p><p><br></p><p><br></p> <p> 当穹错也称当雄错、当穷错,位于中国西藏那曲地区尼玛县境内,地处尼玛县南部文部北村附近,当惹雍错北部。湖面海拔4475米,面积54.5平方公里。湖泊西部有一座高出湖面约48米、面积0.4平方公里的小岛。第四纪时期与当惹雍错为一个湖泊。湖水主要依靠地表径流补给。图标是当琼寺,当穹雍错湖边上的寺庙!</p> <p>当惹雍错</p> <p>当惹雍措,是西藏面积第四大湖,中国第二深的湖,是西藏最古老的雍仲本教徒崇拜的最大的圣湖。</p> <p>圣象天门</p><p>圣象天门[1]位于西藏那曲地区班戈县青龙乡5村境内 ,圣湖纳木措北部恰多朗卡岛上。</p><p>百度和高德等地图,地图搜出来在纳木措南岸扎西岛,实际上圣象天门在纳木错北岸。</p><p><br></p><p><br></p> <p>念青唐古拉山脉,属于断块山,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横贯西藏中东部,为冈底斯山向东的延续,东南延伸与横断山脉西南部的伯舒拉岭相接,中部略为向北凸出,同时将西藏划分成藏北、藏南、藏东南三大区域。东南靠近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的南迦巴瓦峰念青唐古拉山地区受东西向的怒江断裂带和雅鲁藏布江断裂带的控制,挤压断裂褶皱是形成了海拔平均6000米以上的高大山系,它的山脊线位于当雄—羊八井以西,全长1400千米,平均宽80千米,海拔5000-6000米,主峰念青唐古拉峰海拔7111米,终年白雪皑皑!</p> <p>哲蚌寺是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与甘丹寺、色拉寺合称拉萨三大寺。位于拉萨西郊更丕乌孜山下。整个寺院规模宏大,鳞次栉比的白色建筑群依山铺满山坡,远望好似巨大的米堆,故名哲蚌。哲蚌,藏语意为"米聚",象征繁荣,藏文全称意为“吉祥积米十方尊胜洲”,它是格鲁派中地位最高的寺院。[2]哲蚌寺是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与甘丹寺、色拉寺合称拉萨三大寺。位于拉萨西郊更丕乌孜山下。整个寺院规模宏大,鳞次栉比的白色建筑群依山铺满山坡,远望好似巨大的米堆,故名哲蚌。哲蚌,藏语意为"米聚",象征繁荣,藏文全称意为“吉祥积米十方尊胜洲”,它是格鲁派中地位最高的寺院。</p> <p>罗布林卡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藏拉萨西郊。始建于十八世纪40年代(达赖七世),是历代达赖喇嘛消夏理政的地方,是一座典型的藏式风格园林。经过二百多年的扩建,全园占地36万平方米,园内有植物100余种,不仅有拉萨地区常见花木,而且有取自喜马拉雅山南北麓的奇花异草,还有从内地移植或从国外引进的名贵花卉,堪称高原植物园。建筑以格桑颇章、金色颇章、达登明久颇章为主体,有房374间,是西藏人造园林中规模最大、风景最佳的、古迹最多的园林。罗布林卡意为宝贝园林。</p> <p>布达拉宫的神秘吸引着许多人,当阳光升起时,金光照满布达拉宫,给布达拉宫抹上了一股浓密的庄严感,许多人都被布达拉宫的美景所折服,许许多多的人都来布达拉宫朝拜,寄托美好的心愿与神往。</p><p>布达拉宫是西藏非常著名的建筑,庄严与雄伟,浪漫与神秘,这些都给布达拉宫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布达拉宫也是信仰者朝拜的圣地,神圣不可亵渎,许多人跋山涉水也要来一趟西藏,来朝拜一次布达拉宫,也足以证明布达拉宫的魅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