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太在意书法里的那点事,文/杨植野

观物观我

<p>  <b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庚子金秋十月,港城碧空如洗,凉爽舒适。在这美好的季节里,祝连云区书法家们双节快乐!</b></p><p><b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您还记得吗?我的上一篇文字,关于临帖应注意把握的几个问题,虽说不是很透彻,若能给您带来一点点收获,我的目的也就达到了。接下来,我们再聊聊临帖与创作之间的转换关系。 </b></p><p><b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我想,通过临帖展过后,您肯定还会有很多思考和想法,有此都很正常。</b></p><p><b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或许可以这样说,任何人无法将每一天都过得行云流水,但任何情况下,有了书法,书法人的生活就绝不会只有痛苦。无疑,书法予书法人最高智慧的同时,也赋书法人最纯真的性情。文人说得好,当你坦荡得一如清水时,就会看见最美的东西。用书法追寻美,就是让美常在生活之中,如果说生活是花朵,那么泥土就是书法。 </b></p><p><b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坦率的讲,我也有过彷徨和纠结的时候,仿佛寻不到能概括为人为艺之道且通达心意之语。后来才慢慢有了诸多体会,如何与古人对话,如同冥冥之中的一次相遇,对我而言,有时蒙头而寝,豁然天亮。但从对传统学习研究的方法来看,我还是重在概括、抽取书法本体的内在规律,并在自己的创作中加以运用、变化、发展。关键是在博涉多方、碑帖兼取、质文并重的基础上,锤炼出自己的艺术语言,写出自己的性灵、自己的精神来。</b></p><p><b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我记得,李刚田老师在一次教学中这样说过:“我临帖的时候,我是在体验古人的东西,研究古人的笔法,那时候,是古人为主我为宾。到我自己写字的时候,我是按我自己的想法写字,就没有必要顾忌这一笔一画合不合古人。” 这就是说,一个书家除能对万象有体察外,还需要自己的言说方式。古人的笔法是古人的,自己的笔墨线条才是自己的,这之间的诀窍在于实现“临摹到创作的转换”。他常常让学生做的练习就是这种转换,即按自己理解的古人笔法转化为自己的笔墨语言,这样,才会有个人笔墨之言说。 </b></p><p><b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其实,我一直都把学习经典作为追求的目标,把经典作为书写对象是基于对书法创作本体的需要。说到底,书写经典不外乎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探古溯源,以临习古代经典碑帖为主,兼顾非经典性的民间书法;第二部分是书文双辉,其书法本体与文辞内容互为辉映,相得益彰;第三部分是借古成今,以经典内容和取法对象进行创作,体现出对传统书法的借鉴和延伸,并关注非经典性也具有成为经典性的可能。</b></p><p><b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在我看来,一幅好的书法面貌,呈现出逐渐深入的趋势,这是一种不断进行扬弃、取舍之后的展现。而这等书家,他所追求的不仅是外在的呈现或疾风劲草的激情,而是偏爱书法中情韵的表达,以及抒写与雕琢他心中的古意。所以我的书法创作,一直是以隶书为主导,实实在在追求一种高古风度。我早年隶书作品,以汉代刻石的成分居多,有人说《石门颂》的痕迹是显而易见的。所以我习隶书,一直保持字间洋溢着古厚、苍朴的气息,让人瞬间就能联想到汉隶的凝重古意。如果只学帖学,则容易掉进媚柔的书法浅坑里,唯有因碑学而立骨,方可以让书法力透纸背,成为书法龙脉的体验者,尤其写隶书大字时,体会更为深刻。我写大字多以汉碑的浩莽为主要方向,使书法在形态上显得有气势,起笔唯快不破,落笔唯力不得,多骨而微肉,每作一波必三折而过,每作一竖必隐锋而成,尽力横如布阵排云,牵如万岁枯藤。当然,意在笔先的意识尤为重要,其落笔之前,先预设字的大小、长短、偃仰,然后再做书法,就可以写得形断意联,浑然一体。我觉得,在书法创作最高最深的层面上,最宝贵的不是技巧技法,而是创作者的学问、修养、思想境界、人格修为的积淀。也就是说,书法创作到最后藉以评判的依据就是学问,不无道理。对于这一点,每一个书法人都应该有着很清醒的认识。有时候,我写不好也觉得惭愧,没有过分,没有不恰到好处,就没有后面的发展。只有觉得哪里感觉不对,你才会去调整,调整到一个比较坚固、合适的方向去。之后你还会觉得不足,还会用其他的方法来调整,才会进一步地去突破。</b></p><p><b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说到修养,不仅是品质和知识,它应是全面的,包括阅历、眼力、个性等等。品质关系到能否用心于艺,能否甘于寂寞,能否不为名利所诱惑。事实上,作为一个书法创作者,我一直是这样要求自己的。</b></p><p><b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古往今来,一个优秀的书家,都是在秉承着某种东西,比如坚韧、热情和智慧等等,一以贯之,并且久而久之这些东西逐渐的沉淀、升华成为一种内在的品格和气质。所以学习书法必取法古人,是为了汲取前人的书写经验,获得书学修养和取得书法创作的基本能力,只有广泛地临碑临帖,研究古代书学论著,这都是“寻源”。多读、多看、多临,无疑比凭个人的才识去摸索要少走许多弯路。但是对于书法创作来说,习“古”并不能保证“今”的创变。不知和不敢创变,或创变不知有传统经验的继承,都是认识上的片面。从宏观看,创作时把碑上的字形拿过来,用不同的手法去表现,也就是用古人的字形,但不一定用他的手法,创作中手法决定风格,手法变了风格也就变了,而手法是非常多的,不同的碑其手法不一样。譬如,张迁、鲜于璜碑相类是一种,礼器是一种,而曹全又是一种,你如果能把这些碑的手法都掌握,创作时把它们用于同一幅作品中,那你就是从临帖到创作的成功转换。训练时我们就要像这样有目的的去一个个的解决问题,那么三年、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都没人能追得上你,因为你一直走在前边,把问题都解决了,而这些问题有的人恐怕一辈子也想不到,所以他只能做个爱好者。因此,临摹与创作是相互转化、相互促进的过程,即,在创作实践中,有不断对传统的掌控和把握;在临摹过程中,有主体意识的浸透和潺入,具体做法是学习的各个阶段对应地展开临摹与创作。王铎所谓“一日临帖,一日应请所”,深刻地印证了这个道理。</b></p><p><b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总而论之,历史上有成就的书家大都先临摹自己所喜欢的碑帖,将其融会贯通达到成熟,并在此基础上比较深刻地理解传统与创新,继而将所学之碑帖甄别取舍,用自我的眼光来开掘传统、创造自己的个性风格。</b></p><p><b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品味书法道路上的滋味,往往从孤独中可以寻得。独乐,是不为孤闷所困,也有心灵的充实。独醒,是不为众乐迷惑,也有生命的自由。所以,临帖不仅是学书者进入书法艺术殿堂的最基本保证,也是每个书家和书法爱好者永久的功课。也只有深识通临百家,方能居高临下之理,取法既广,师法又深,而后建瓴高屋通览众贤,从中汲取己需,由博返约,化古为我,方能推陈出新。以上闲杂琐语,与同道一起共勉。谢谢!</b></p><p><b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庚子仲秋 写于耕耘草堂</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