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界碑篇

留声

<p><b style="color: rgb(1, 1, 1);">中国界碑,是中国国界和行政界线的分界标志之一。界碑常用石、木、水泥等材料制成长方形。 界碑两面镌刻或书写相邻的国名或行政建制名称及界碑编号,根据有关边界文件立于分界线上的特定地方。中国界碑如同矗立在边界线的卫士,守护着国家的边界线。</b></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于2019年2月17日徒步沿边界线踏勘中缅边界,查看新中国第一块界碑。</b></p><p>中缅边界是新中国成立后与邻国划定的第一条边界。1960年划定的中缅边界开辟了新中国与邻国和平友好解决边界问题的先河,巩固深化了中缅两国人民的传统“胞波”情谊。</p><p>被称为“共和国1号碑”的中缅1号界桩位于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王毅一行徒步从石城垭口出发,冒着漫天风雪,踏查位于海拔2900米以上山脊峡谷的中缅边界线,直至抵达海拔3214米的尖高山主峰中缅1号界桩。</p><p>王毅仔细勘查这块新中国第一块界碑保存情况,亲自为界桩上略已斑驳的“中国”两字描红添色,并向当地的界务员了解边界日常维护情况,向基层边界工作者致以问候,表示感谢。</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这是新中国的第一块界碑——中缅1号界碑,被称为“共和国1号碑”。</b></p> <p>“共和国1号碑”</p><p>云南省腾冲市猴桥镇胆扎社区,让他心心念念的“1号界碑”就立在几十公里外的边境线上。</p><p>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当地许多景物都发生了改变,但“1号界碑”依旧挺立,威然不改。</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清朝界碑 在广西北仑河入海处竹山港,我国的海岸线与陆防线交汇处,巍然矗立着祖国的“一号界碑”。古老的界碑高逾1.7米,宽0.7米,正面是“大清国钦州界”的题字,斑驳的苔色透出界碑的百年沧桑,凝聚着一段难以磨灭的历史。 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清政府和法国在天津签订《中法越南条约》。次年(1886年),清政府派员与法国勘界使臣狄隆会勘中越边界。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由当时的钦州知府与外国官员共同签署了“界约”,于此立石约界,故称“大清国一号界碑”。位于广西防城港市东兴市东兴口岸的。</span></p> <p>1、我国界碑上一般由国徽、中国汉字字样、编号和树碑年份4部分组成。</p><p>2、为识别和标记边界线上数以千记的界碑,每个界碑编定了唯一的“身份号码”——碑号。与每一个邻国边界上的界碑都是独立编号的。从第一个开始,界碑编号的号码按自然数顺序排列。</p><p>3、界碑的编号较为复杂,按类型可作以下分类:</p><p>单立界碑:直接立在陆地边界线上,其碑号为自然数;</p><p>双立界碑:竖立在界河两岸上,其碑号为自然数加(1)或(2);</p><p>三立界碑:竖立在界河与内河交叉处或者分流处的三处河岸上,其碑号为自然数加(1)或(2)或(3)。</p><p>以上新疆124号界碑属于第一种类型,也就是单立界碑,碑身只有一面印有国徽,相反一侧为他国领土;而5号、7号、77号和324号界碑属于第二种类型,即双立界碑,这些地方地形比较复杂,出现山坡、山谷、河流、峡谷等立了主碑之后,还需要立一块附碑来标明边界走向。为了确定河流主航道中心线,需要在河的两岸各立一块界碑,他国方也有一块相同的界碑,碑号加(2);三立界碑编者还没有找到,但并不代表它没有。</p><p>此外,中国的界碑还分为基本界碑和辅助界碑。基本界碑是堪界实地作业前已在地图上确定位置和编号的界碑。辅助界碑是堪界实地作业中根据需要在基本界碑之间增加的界碑。辅助界碑碑号为前一个基本界碑碑号加上“自然数”。</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中国界碑编号最特殊的是0号界碑,位于中、俄、蒙边境,三国为了重视这一交界点,所以共同命名为0号界碑。全国也只有这唯一的0号编号界碑。值得一提的是,这块0号界碑的形态也最为特殊,呈现奇怪的三脚架状。底部三个混凝土石墩由蒙古国建造,金属制三脚架为俄罗斯制造,顶部石质界碑由中国制造。很有意思的是,0号界碑下至今保存着一堆“乱石”,没有意外的话,这堆乱石其实是历史上作为边界点的人为标记——敖包,也很好的保存了下来。</span></p> <p><b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二连国门被誉为中国的北大门,815、816号界碑是中国边界站点唯一的一处双号双立界碑。</b></p> <p>中国有多少块界碑?</p><p>中国界碑”是国界线的分界标志之一</p><p>我国陆地边界长达2.28万公里,具体界碑数量(官方未公布,只是以)“数以千计”(来形容)~~</p> <p>耸立于祖国最南端的“中国领海基点方位点锦母角”界碑</p><p>锦母角——中国大陆架最南端的一点,地理位置处于北纬18°09.5’,东经109°34.4’。虽然大家公认天涯海角是中国最南端的海角,但准确的讲锦母角才真正是最南端的海角。</p> <p>中越边境广西大新县硕龙镇德天瀑布往上游几百米处中越53号界碑,为1888年清政府所立,上刻:中国广西界,</p> <p>广西境内中越边境?边贸市场前的835界碑</p> <p>黑瞎子岛从1929年被迫离开祖国,岁月流逝,已过80载。但是国人一直关注着这块土地,尤其2004年中俄两国签署《中俄关于两国国界东段的补充协议》后,黑瞎子岛就再也没有离开过人们的视野。2008年10月14日,黑瞎子岛一半领土顺利完成交接。岛上11块界碑划定中俄边界线。 </p> <p>黑龙江伊春黑龙江边。</p> <p>黑龙江佳木斯街津口247号界碑</p> <p>立于黑龙江绥芬河市中俄边界的357号界碑</p> <p>耸立于内蒙海拉尔中俄边境的41号界碑</p> <p>位于满洲里的中俄41号界碑,有哨兵看管。此图并可看到明显的中俄边界(</p> <p>816号界碑</p><p>中蒙边境的815、816界碑,是根据2002年中蒙边界第二次联检委员专家组第一次会谈会晤决定,由原来的357同号双立界碑原位更换的,并将原来的混凝土碑体更换为现在的花岗岩碑体,这是中蒙边境线上独一无二的同号双立双面界碑。碑体面对我国境内一面镶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中国”字样,下面刻有界碑的编号和年份;面对蒙古国的是蒙古国国徽、国名缩写及界碑编号和年份。界碑旁依闻名遐尔的“欧亚大陆桥”,是连接首都北京、乌兰巴托、莫斯科的陆路交通大动脉,是我国通往蒙古国唯一的铁路干线。</p> <p>耸立于内蒙海拉尔中俄边境的41号界碑</p> <p>广西境内中越边境?边贸市场前的835界碑</p> <p>中朝边境5号界碑到37号界碑的转变</p> <p>耸立于西部边陲中巴边境的7号界碑</p><p>新疆喀什市塔什库尔干县,这里是帕米尔高原。西部边陲第一哨----红其拉普边防哨所。神圣的界碑竖立在这里,周围雪山连绵,山口寒风呼啸,哨所海拔就有5100多米。</p> <p>新疆喀什市塔什库尔干县,这里是帕米尔高原。西部边陲第一哨----红其拉普边防哨所。神圣的界碑竖立在这里,周围雪山连绵,山口寒风呼啸,哨所海拔就有5100多米。</p> <p>138号界碑</p><p>中国最北界碑 打卡留念地 寻“最北”</p><p>在北极村境内分别有136、137、138和139四块界碑,其中136界碑距离北极村比较远,所以去的人不多。138界碑离中国最北点比较近,</p> <p>124号界碑:位于中蒙边界的新疆阿勒泰地区青河县塔克什肯口岸。</p> <p>324号界碑:位于中哈边界的新疆伊犁州霍尔果斯口岸。</p> <p>77号界碑</p> <p>位于新疆乌恰县伊尔克什坦口岸77号界碑是中国最西端的一块界碑,是送走祖国“最后一缕阳光”的地方,被称为祖国大陆的“西极”,它和最北端的黑龙江漠河的北极村,最东端的黑龙江省抚远三角洲(黑瞎子岛),最南端的海南三亚锦母角共同成为中国大陆的西、北、东、南四个“极点”。</p> <p>77号界碑</p> <p>5号界碑:位于中哈边界的新疆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我国鸡形版图的鸡尾最尖处,这里有“鸡鸣四国的”的奇异景象)。</p> <p>7号界碑:位于中巴边界的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县。</p> <p>立于中哈边界新疆哈巴河县白哈巴村5号界碑</p><p>河的对岸就是哈萨克斯坦,如果你跨过图中的铁丝网,就会鸣枪三声以示警告,如果你还执意往前,那可就是性命难保了。</p> <p>83号界碑:位于中塔边界的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p> <p>霍尔果斯口岸有两块界碑,一块是324号界碑,1997年10月落成,当耀眼的阳光铺洒在中国与哈萨克斯坦边界处的中国324号界碑上,</p> <p>71号界碑位于云南省瑞丽,紧邻的是瑞丽姐相乡银井村,是中缅的交界点。</p> <p>云南勐拉中缅边境66号界碑</p> <p>广西境内的1344号界碑,看到的旗帜是越南国旗</p> <p>位于广西防城港市东兴市东兴口岸的1369号界碑,对面就是越南的芒街开发区。</p> <p>广西中越边界844号界碑</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号称“一号界碑”的清朝界碑</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在广西北仑河入海处竹山港,我国的海岸线与陆防线交汇处,巍然矗立着祖国的“一号界碑”。古老的界碑高逾1.7米,宽0.7米,正面是“大清国钦州界”的题字,斑驳的苔色透出界碑的百年沧桑,凝聚着一段难以磨灭的历史。</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清政府和法国在天津签订《中法越南条约》。次年(1886年),清政府派员与法国勘界使臣狄隆会勘中越边界。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由当时的钦州知府与外国官员共同签署了“界约”,于此立石约界,故称“大清国一号界碑”。</span></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为纪念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了七十周年,祝福祖国,为祖国庆生。编辑下载部分中国界碑,中国一寸土地都是祖国的,一寸不能少,一寸不能丢。中国人民要用生命鲜血捍卫祖国。祝福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幸福。</b></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b></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中国共产党党万岁!</b></p><p><b style="color: rgb(1, 1, 1);"> 2020、09、30</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