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过庭——师•典•诗(19期)

石竹居士

<p>  大家好!今天是《一师一典两诗》第十九期,本期重点讲唐朝书法家孙过庭以及褚遂良的典故。之后,我写了两首诗,一首是《國慶》;另一首是唐代张九龄的《望月怀远》。还是那句老话,仅供大家参考,期望能在练字方面给您一丝帮助与启发。</p> <p>  孙过庭,唐代书法家、书法理论家,生于公元646年,卒于公元691年,今天的浙江人,也有说是今天的河南开封人。他曾任右卫胄参军、率府录事参军等职。孙过庭辞官后潜心研究书法,但因贫病交困,暴卒于洛阳植业里之客舍。 </p><p> 他擅长楷、行、草诸体,尤以草书著名。取法王羲之、王献之,笔势坚劲,水平直逼二王。传世书迹有《书谱》、《千字文》、《景福殿赋》三种,都是草书墨迹,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要数《书谱》。《书谱》文思缜密,言简意深,在古代书法理论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中许多论点,如学书三阶段、创作中的五乖五合等,至今仍有意义。</p><p> 细观《书谱》墨迹,全篇开始一段用笔沉稳,就象交响曲的引子,意和气平;中间写得兴起,点画相连,笔势放纵;到了后段,笔下生风,波谲云诡,逸兴遄飞,直至高潮。通篇达到了“意在笔先、智巧兼优、心手双畅”的境界。看《书谱》运笔,流畅婉转,点画间映带俯仰,气脉贯通。笔端或轻如蝉翼,或重若崩云,意趣盎然。《书谱》笔法虽源起王羲之,但比王羲之更富于变化。藏锋、露锋、中锋、侧锋,无拘无束,自然挥洒。其结构虽以平正为基调,但疏密聚散得宜,宽窄伸缩有致,在参差错落的章法中,更见浑然天成之妙。孙承泽做出了最为公允的评价:“唐初诸人无不摹仿右军,然皆有蹊径可寻。孙过庭之《书谱》,天真潇洒,掉臂独行,无意求合,而无不宛合,此唐代第一妙腕”。</p><p> 孙过庭书论之精华集中在《书谱》之中,历代研究书法者,无不奉为圭臬。在《书谱》3700字中涉及到书法发展、学书师承、重视功力、广泛吸收、创作条件、学书正途、书写技巧以及如何攀登书法高峰等课题,至今仍有现实意义。首先,他回顾了汉晋四位大书法家(张芝、钟繇、王羲之、王献之)的成就及的书风,指出了他们的总体特点是“古质而今妍”。二王父子的功绩,就在于他们走在了这条道路的最前列,是当时人们审美观在书法上的集中体现,所以才成为书法大师。要学书法,就必须取法乎上,钟、张、二王的生花妙笔,正是人们师法的最佳范本。《书谱》强调,一个学书者,必须掌握篆之“婉能”,隶之“精密”、草之“流畅”、章之“简便”,汇诸长于腕下,自然能成大家。《书谱》指出,书法创作中的核心问题是运笔(因此有人也称《书谱》为《运笔论》)。他告诫学者要在“执、使、转、用”的技巧上下功夫。他还总结了书法艺术的创作规律,认为学习书法有三个阶段,即平正——险绝——平正。他说:“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任何一位成功的书法家都要遵循这个规律才行。《书谱》是他本人书法实践的总结和升华,其言之凿凿、鞭辟入理的论点论据,成为了大家一致公认的最普世最实用最经典的书法理论专著,指导着人们的书法实践。</p> <p>典故【遂良还笏hù】</p><p> 在高宗李治册封武则天为皇后之前,大臣们有很多是坚决反对的,褚遂良就是其中之一,并打算带头劝谏。有人说长孙无忌应该先去进谏,褚遂良说:“长孙太尉是国舅,如果事情进展不顺,就会让皇上背上一个向舅舅发怒的名声,这不好!”还有人说应该李勣[jì]劝谏,褚遂良说:“李司空是国家重臣,一旦事情难办,就会让皇上背上一个治罪大臣的坏名声,这样也不好。受太宗宠遇,才成就了今天的我。今天正是我报答太宗知遇之恩之时,如果我不去,何以面对先帝的在天之灵啊!”于是褚遂良入宫进谏,极力反对废黜[chù]王皇后。即便立后,也要立贵族之女,不可立曾服侍过太宗的武则天。他把手中的笏板放在殿阶上,叩头流血,说到:“若陛下执意立武为后,臣便立还此笏,即刻告老还乡。”高宗觉得褚遂良在要挟他,大怒,遂命人将他拉出去,武则天则在帘幕之后高呼:“为何不把这恶臣杀掉!”长孙无忌见状,急忙劝道:“遂良受顾命,虽有罪但不可加刑。”于是褚遂良被远贬外地。后人以“还笏”这一典故表达了坚持原则而不惜丢官的意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