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前夕,我当上了“大使”

繆新亚

<p>9月24日下午,在“红色印记——中共中央早期机关在静安(1921—1933)”暨新时代文明实践巡展的在静安寺街道“落地”两周的红色巡展的启动仪式上,我从区领导手里接过红彤彤的证书,激动、骄傲、责任的多种感觉油然而生而起,只为证书上的2个最关键字——大使。</p><p>大使,是一个神圣而光鲜的头衔,传统意义上的大使,他是由国家元首任命并作为国家元首的代表履行职责。他代表整个国家的利益,全面负责两国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代表着国家利益和国家形象。</p> <p>现在社会上大使的名头满天飞;什么爱心形象大使、城市形象大使、艾滋病形象大使、环保形象大使、旅游形象大使、世博会形象大使、奥运形象大使……——实在太多,不一而足。</p><p>也许,借用“大使”的名头为某一个城市,某一个地区推介某种正面形象,宣传某种有意义的活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这样的“大使”对某个地方的意义,同样份量很重。</p> <p>“红色文化推介大使”,的头衔落到了我的身上,让我到底有了受宠若惊的感觉,光鲜背后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p><p>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静安上海红色底蕴深厚之处,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的核心区域,是马克思主义传播地、革命领袖足迹地、中共中央早期机关聚集地、首部党章诞生地、群众运动策源地。</p><p>自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33 年初中共中央迁往苏区,期间除三次短暂迁离外,中共中央领导机关均驻扎上海。这一时期已考证的在沪中共中央机关多达30余处,其中静安有20余处,包括中央领导机关、工作机关以及直管的工青妇运、宣传教育等工作组织。</p><p><br></p> <p>“红色文化推介大使”,顾名思义就是对静安的红色文化进行推广和宣传。</p><p>过完国庆就要“走马上任”,“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道理,我懂。于是紧锣密鼓,作起了“任”前准备。</p><p>首先要大量占有资料:“红色文化推介大使”说到底就是红色文化宣讲员,需要对中共中央早期机关在静安(1921—1933)和区内红色文化资源了然于胸,需要对要有严谨科学的态度,用通俗易懂的话语去讲解,才能让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好了解红色文化、红色历史、感悟红色精神。</p> <p>占有材料是推广宣传工作的第一步,是担当“大使”职责的起点。网络时代,资料不是问题,问题是要从海量的信息中选取有用的资料,并把有用资料“内储“在大脑里。</p><p><br></p><p><br></p> <p>其次,是对大量的资料进行梳理、取舍,编写成讲稿,好在粗通办公自动化的一般软件,又当过教师,经过一番搜索、下载、复制、粘贴、思考、撰写、编辑,初步整出一篇讲稿,恐怕不是太难的事情,但要让宣讲的内容能够让听众入脑入心,感染大家,进而产生精神力量,需要我不断完善,打磨 ,提升,改进——我会尽力的!</p><p><br></p> <p>最后,对相关红色景点进行现场瞻仰和考察也必不可少。</p><p>长期居住静安,对静安的红色遗址(景点)还有所了解,但对“中共中央早期机关在静安”这个专题还是第一次触及,何况现在的静安“变”大了。瞻仰必须,考察必要,任务也有点艰巨</p><p>。</p> <p>目前,已经查明中共中央早期机关在静安有25处。目前有9处尚存,其中7处已经建馆或布置相关展览。</p><p>从延安路上的中共二代大会址出发,先后瞻仰了三曾里的中共三大后中央局,位于辅德里的中共一大后中央局机关办公地、人民出版社、平民女校,位于甲秀里的中共中央组织部,位于经远里的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以及位于原北成都路的劳动组合书记部。</p><p>另外还有两处在中央秘书处和中共中央特科遗址暂时去不了,颇为遗憾。</p> <p>国庆以后,“大使”之责自然启动,我当身体力行,尽力为之!</p> <p>“红色文化推介大使”的推广与宣传虽然只在一个街道的范围之内,红色文化的示范者和传播者的职责无可推脱,讲好红色故事,让红色文化推而广之,宣而传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