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 style="font-size: 20px;">一、更新观念,顺应发展,凝聚共识,创新提升。</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span style="font-size: 20px;">习主席在2014年的APEC会议上曾经提出“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的观点,同样适用于教育。新课改提出了三维教学目标,要求我们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融为一体。知识是指学生要学习的学科知识(教材中的间接知识)、意会知识(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等)、信息知识(通过多种信息渠道而获得的知识),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对完成某种任务所必须的活动方式,一般可分为四种:基本技能、智力技能、动作技能、自我认知技能;过程是以学生认知为基础的知、情、意、行的培养和开发路径,方法则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用并学会的手段;情感是指人的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态度体验,态度则包含着学习态度、对学习的责任以及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宽容的人生态度等;价值观是指对问题的价值取向的认识,这里指学生对教学过程中问题的价值取向或看法。这个目标集中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集中体现了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客观规律。</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三维目标并不是三个独立的目标,不能割裂开来,三维目标是密切相关、互相促进、有机统一的融合体,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实现素质建构的三个侧面。其中知识与技能是三维教学目标中的主线,是基础,是核心,它是外显的,是比较容易量化的。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人文的,强调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更广博的文化和精神的熏陶引导,属于上层建筑,它是难以评估测量的,因此它和人们的现实利益或者现实需要出现了一定的剪刀差。实际上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始终存在的,只不过我们过去没有关注而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是有一个态度和情感倾向的,可能是积极乐观的,也可能是消极倦怠的,所以这个概念并不抽象。这种新的教学模式要改变我们过去传统的一桶水倒一杯水的观念,但决不意味着对学科知识与技能教学的弱化,而是体现了对学科知识与技能的深度理解、多维认知的融合贯通。 这对我们都是机遇和挑战,这是一个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新时代,旧船票难登新客船,我们再也不能平庸的重复昨天的故事,唯有顺应发展,与时代同行。新课改任重而道远,希望你们能够勤反思,重实践,做好我们的事情,讲好我们的故事,争取涌现一批能够在省内、国内叫得响的名师,年级部和学校会努力为大家创造机会,打造平台。</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二、坚守初心,恪守信仰,励志进取,不负担当!</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教育是一场修行和坚守,躬耕半亩方田,静候桃李满园。有人说我们是灵魂的工程师,有人说我们是燃烧的蜡烛,有时赞美,有时质疑,其实我们在别人眼里是什么并不重要,我们两袖清风、淡泊名利、披星戴月、风雨无阻的累与春华秋实、桃李成蹊的乐只有我们心里最懂。在这里,我要向老教师说声,谢谢你们的坚守;对年轻教师说声谢谢你们的加入!在教育这条路上,我们因热爱而选择,因坚守而精彩,一代代人从青丝到白发,不离不弃,济宁一中从建校到现在也涌现了一批批的优秀代表。蔡元培先生曾讲过“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著名的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说“孩子是自己血脉的延续,但学生才是自己思想的传承”,白岩松也曾经谈过中国的所有职业中带“德”字的只有教师和医生,教师负责人们的精神健康,医生负责人们的肉体健康。我们的职业平凡而伟大,我们的任务光荣而艰巨,需要我们不断加强专业和道德的自我修养,在教育的过程中,以学生为镜,时时反省自己,提升自己,从爱出发,向美而行,做一个有高度,有厚度,且有温度的好教师!</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三、珍惜平台,感恩团队,包容并蓄,合作共赢!</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span style="font-size: 20px;">有些人时常抱怨单位待遇差,同事难相处,有的学生怎么教也学不好等等,满腹的委屈和牢骚,感觉济宁一中配不上他的才华和大志,我觉得这是一种悲哀。往高处说单位是我们和社会及他人之间进行交流的桥梁,是我们体现和提升我们人生价值的舞台,在人才管理上,济宁一中是开放的、包容的,鼓励大家百花齐放、尽显神通。往低处说单位是我们家庭的后台,我们要靠单位养家糊口,是我们体面、有尊严生活的坚实后盾,这方面济宁一中是温暖的。学校是我们共同的大家庭,是我们立足于社会的平台,如果我们失去了平台,可能会失去一切,人最大的悲哀就是错把平台当本事。这个平台应该说在济宁来讲还是非常高的,这是一代代一中人,包括在坐的各位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和劳动换取的,来之不易。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有义务尊重她,维护她,发展壮大她,而不应该亵渎她,贬低她,破坏她。关于团队合作,我想说“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与人相处要懂得放大别人的优点,欣赏别人的长处,多一分尊重与宽容,少一分傲慢与苛责。在新老教师的交流上,老教师有经验,有道是“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所以对年轻人请你们一定要扶上马,送一程。年轻人有激情,但经验仍需向前辈们虚心请教,应尊重老教师,尽快成长。古人言“人抬人抬出伟人,僧抬僧抬出高僧”,希望我们精诚合作,求同存异,包容并蓄,合作共赢!</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各位同仁,这是一个继往开来、日新月异的伟大时代,新课改,新高考对我们都是挑战,教育模式的变革又给我们增加了新的竞争对手。济宁一中作为一所百年老校如何能一如既往的勇立潮头,需要我们在座的每一位深思,我们不求荣耀,但王者必争!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心有所信,方能远行。让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神圣的责任感,高远的境界,凝心聚力,同舟共济,共创济宁一中更加辉煌美好的明天!</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国庆中秋将至,祝大家:</b></p><p><b style="font-size: 20px;"> 节日快乐!</b></p><p><b style="font-size: 20px;"> 身体健康!</b></p><p><b style="font-size: 20px;"> 阖家幸福!</b></p><p><b style="font-size: 20px;"> 万事顺意!</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