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同课异构,取长以补短

X.r

<p>  2020年9月27日,寿光市田柳初中举行了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同课异构展示活动,田柳初中张晓晗、杨婷婷两位老师就《回忆我的母亲》进行了课堂展示,我校侯建刚、刘钰、王楠楠三位老师参与了此次听评课活动。</p> <p>  张晓晗老师进行了《回忆我的母亲》第一课时的展示,主要从“精读课文,整体理解文章内容”与“品读课文,赏析文章的语言特色”两个方面带领学生学习。</p> <p>  张晓晗老师教态轻松,教风亲切自然,教学语言包含情感。课堂环节由浅入深,对文本的挖掘比较细致,比如表格设计分为八个时段,从八个不同的时期寻找母亲的事迹,总结母亲所表现出来的品质。</p> <p>  杨婷婷老师在进行课堂展示时,主要从“抓线索——母亲'勤劳一生'贯穿全篇”“会深意——母亲言传身教是财富”“赏语言——平实如话饱含深情”三个方面带领学生学习。</p> <p>  杨婷婷老师课堂语言铿锵有力,牢牢地把握课堂,主导课堂,同时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大量展示的机会,课堂气氛比较活跃。教案设计具体且清晰,由易到难,层层深入。</p> <p>  老师们在评课时也给两位出课老师提出了建议,比如对于“典型事件”的把握要更明确;在进行《藤野先生》《回忆我的母亲》授课时,可有意识地适时链接到写作;课堂上大胆地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等等。</p> <p>  胡主任在进行评课时,也给所有老师提出了建议:</p><p>1.要让学生多读课文,深入到文本中去,才能体会到作者的情感。朗读时,不要齐读,齐读课文时,学生的注意力并不在文本,而在于其他人朗读的节奏。</p><p>2.要注意把握教学的逻辑性,跳读要建立在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p><p>3.八年级的学生完全可以自学字词,要求学生在读课文的过程中解决字词,老师以检查为主,并生动地讲解重点字词,如《回忆我的母亲》中的“妯娌”一词。</p><p>4.小组讨论的问题必须是学生自己无法解决的。</p><p>5.老师要教给学生的不是结论性的东西,如果学生没有获得得出结论的方法和能力,更不会有运用方法得出结论的能力。</p><p>6.老师要用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来设计,不能忽视让学生去感受,要努力让学生对文本本身产生深层的兴趣。</p> <p>  最后,胡主任借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启发各位老师,要成为有创造力的老师,成为不能被替代的老师。</p>

老师

学生

课堂

课文

母亲

展示

字词

张晓晗

文本

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