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地缸发酵~清香型

酒圣学院 郭院长

<p>酵母菌通过细胞内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外界发酵液中的元素,如 Na Ca Cl O H C P 等元素.</p><p>因为酒精发酵是无氧发酵,所以不能从空气中吸收任何元素.</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发酵的目的要求</b></p><p>淀粉质原料经过蒸煮,使淀粉呈溶解状态,又经过曲霉糖化酶的作用,部分生成可发酵性 糖,这还不是酒精生产的终了,在.糖化醪中接入酵母菌;在酵母的作用下,将糖分转变为酒精和CO2,获得了酒精产品,这才是酒精发酵的目的。</p> <p>中国白酒的发酵容器选择主要有两种:陶缸和窖池。陶缸发酵现在主要是地缸发酵,清香型白酒就选用此法。</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发酵</b></p><p>所谓发酵,科学来说是指人们借助微生物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的生命活动来制备微生物菌体本身、或者直接代谢产物或次代谢产物的过程。放在白酒酿造里呢,就是在无氧条件下,微生物分解葡萄糖等有机物,产生酒精、二氧化碳等不彻底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地缸发酵</b></p><p>清香型白酒的主要产地是晋、冀、蒙,是温度和湿度相对较低的地区。那么为了达到预期的发酵效果,勤劳的人民发明了一些方法。先,提高粮食的投入比。清香型白酒一般为纯粮发酵,很少加入辅料,其淀粉率可达到30%之上,而其他香型的淀粉率一般在15%—19%。其次,提高粮食的粉碎程度。清香型白酒要将粮食粉碎到4-8瓣,浓香型则粉碎到4-6瓣,酱香型则粉碎成2瓣,或者干脆整粒投粮。</p><p><br></p><p><br></p><p>在发酵的过程中,微生物的活动会释放出一部分热量,所以为了防止温度升的过快,超过微生物适宜的条件,抑制微生物活性。那么,在入缸时原料的温度会设定在较低的程度,<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一般为10℃—15℃,夏季则能低就低。在入缸之后,上面会覆盖一层厚厚的麦糠。</b></p> <p>这时地缸就会发挥它的重作用。陶缸会对其内的酒醅起到保温作用,使得其不会过快被地温所影响。在入缸的7、8天之后,酒醅的温度就会达到高值,冬季一般为26℃左右,夏季则可能达到40℃左右。还要强调地缸的另一作用,陶缸以黏土制成,又埋于地下,那么土壤中的微量氧可以通过陶缸进入酒醅。这样可以帮助一些兼性细菌快速繁殖,为后期的发酵做准备。&nbsp;</p> <p>随着发酵的进行,温度会越来越高。但是过高的温度会抑制微生物活性。这时地缸就有了它的第三重效果。酒醅达到温时一定会高于当时的地温,这时土地便起到了良好的导温效果。冬季多余的热量导入土壤,稳定了酒醅的温度,维系着微生物的正常活动。夏季由于气温较高,地温相对也高,这时可以向缸周地下灌入冷冻水,达到稳定酒醅温度的效果。</p><p><br></p><p>随着原料中淀粉和糖分的消耗,微生物活动会趋于减缓,产生的热量也随之减少。这时土壤又变起到保温的作用,防止温度下降太快。这样能是发酵进行的更加彻底。</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清香型白酒的典型工艺是“清蒸二次清”。</b>即原料清蒸后,加大曲入缸发酵,主发酵期过后,取出蒸馏。蒸馏后的糟醅,再加曲加料入缸二次发酵。发酵结束后,再次蒸馏。经过这两次,原料中的优质淀粉已被充分的利用。而其他香型选用窖池发酵,接触窖底和窖壁的部分发酵的效果较好,而其他的部分的效果较差,这样就需要不断将发酵好的部分挖出,再续入新料,以此降低成本。</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此外,清香型白酒“闻香雅”、“入口净”、“落喉爽”的卓越品质也与地缸发酵有关。</b>地缸能够有效的阻挡土壤中细菌的入侵,了酒醅中的菌类数量的稳定。加盖麦糠同样也是在限制空气中的细菌入侵。当然,黏土制成的陶缸必然会透过一些微小的物质,那么在清香型白酒酿造中,发酵前会使用花椒水清洗地缸并且会每年更换陶缸,这是都是在千方百计的限制菌落数量。而浓香和酱香型的白酒则是想方设法的引入菌落数量,来得到更加浓香及醇厚的效果。这也就有了“百年老窖”而无“百年老缸”。</p> <p class="ql-block">全国品酒师 酿酒师 酿造工 酒体设计师职业技能培训,正在报名中……</p><p class="ql-block">报名热线:18911597038郭老师</p><p class="ql-block">扫二维码可参与报名留言!</p>

发酵

陶缸

白酒

地缸

微生物

清香

温度

酒精

淀粉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