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中国最美大西北甘肃,青海,四川横跨三省:第七站青海翡翠湖第八站茶卡盐湖天空一號第九站青海湖。第三篇

护卫舰

<p>  “穿越中国最美大西北“旅途,满载而归。爱我中华,爱祖国大好河山,为实现自己的梦想,雄心壮志,历时十四天,总行程几万里,途经甘肃,青海,四川跨越三省,再深度游甘南藏区,从跨过昆仑山脉,祁连山脉,黄河,黑河,一路向西行,进入张掖七彩丹霞,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鸣沙山,大沙漠,月牙泉,敦煌,莫高窟,飞天壁画,青海大柴旦翠绿湖,盐湖茶卡天空一號,青海湖,卡塔寺,甲乙寺,黄河石林,五泉山,蒙古族夏河草原,阿坝若尔盖草原草地,梅花鹿基地,拉卜椤寺,郎木寺,扎尕那,临夏东公馆,大旮巷,三条线路,自由行,合拼观游览21站风景名胜,回味无穷,乐思不蜀。</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编辑制作…护卫舰</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摄影采集…护卫舰</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0.9.29</p><p><br></p> <p>西北行第7站,青海大柴旦翡翠湖网红打卡,形态迥异、深浅不一的盐池宛如一块块晶莹剔透的“翡翠”,是盐湖采矿区,淡青、翠绿或深蓝交替、与湖里盐花辉印调色成碧绿焕彩的翡翠田园,所以称为翡翠湖经多年开采形成采坑,变成了如今美丽的翡翠湖,站在湖边,宛若镜面般的湖面倒影着蓝天白云和皑皑雪峰,宛如仙境。 </p> <p>大柴旦,蒙古语称伊克柴达木,意为大盐湖,是柴达木盆地的“北大门”,位于青海省西北部,柴达木盆地北缘,为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直辖县级行政区。 大柴旦翡翠湖这里海拔 3148米左右,不管是冬季还是夏季,这里是自驾旅游的好去处。</p> <p>青海海西大柴旦翡翠湖,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境内,形态迥异、深浅不一的盐池宛如一块块晶莹剔透的“翡翠”。约6平方公里的“翡翠湖”名为大柴旦湖,是原大柴旦化工厂盐湖采矿队采矿区,经多年开采形成采坑,变成了如今美丽的“翡翠湖”。</p> <p>“翡翠湖”系盐类沉积和盐湖卤水并存的盐湖,矿产资源丰富。由于所含矿物质浓度不同,湖水呈现出深绿、墨绿、翠绿……宛若镶嵌在大地上的一块块翡翠,因此有了“翡翠湖”的美称。</p> <p>用无人机俯瞰这片水域,从空中俯瞰清澈湛蓝的采坑形态迥异、深浅不一。湖泊大小不一,蓝色、绿色、黄色在蓝天白云映衬下,格外耀眼,她碧如翡翠,晶莹剔透,蓝光乍泄、碧波浩荡,这座地处海拔三千余米的高原盐湖犹如颗颗宝石坠入人间,摄人心魄!</p> <p>西北行第8站,青海茶卡盐湖天之镜网红打卡,茶卡天空一號,夹在祁连山支脉完颜通布山和昆仑山支脉旺尕秀山之间,原被海水所覆盖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逐渐隆起为青藏高原。在青藏高原的形成过程中,部分海水积留在低洼地带,形成了许多盐湖和池塘,茶卡盐湖就是其中之一。</p> <p>茶卡盐湖,别称茶卡或达布逊淖尔,是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茶卡镇的天然结晶盐湖,是柴达木盆地四大盐湖之一。“茶卡”是藏语,意即盐池,也就是青海的盐;“达布逊淖尔”是蒙古语,也是盐湖之意。</p><p>茶卡盐湖气候温凉,干旱少雨,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4℃,年平均降水量210.4毫米。湖面海拔3100米,长15.8千米,宽9.2千米,呈椭圆形,总面积105平方千米。</p><p>茶卡盐湖与塔尔寺、青海湖、孟达天池齐名,是“青海四大景”之一,被旅行者们称为中国“天空之镜”,被国家旅游地理杂志评为“人一生必去的55个地方”之一。</p> <p>茶卡盐湖夹在祁连山支脉完颜通布山和昆仑山支脉旺尕秀山之间,两山常年积雪,雪山倒影在湖面,形成水天相交、盐湖与雪峰交相辉映的青藏高原独特自然风光由于板块运动,原被海水所覆盖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逐渐隆起为青藏高原。在青藏高原的形成过程中,部分海水积留在低洼地带,形成了许多盐湖和池塘,茶卡盐湖就是其中之一。</p> <p>西北行第9站,游览著名"青海湖"国家5A景区,中国内陆最大淡咸水湖,中国五大湖首位,位于青藏高源东北部,祁连山脉,断层陷落形成。它是世界海拔最高的湖泊,湖泊海拔3200米奇迹,光照充足,日照强烈,湖的四周被四座巍巍高山所环抱:北面是大通山,东面是日月山,南面是青海南山,西面是橡皮山。这四座大山海拔都在海拔3600~5000米之间。西北之行重要景点圆梦。</p> <p>青海湖,藏语名为“措温布”(意为“青色的海”)。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省境内,中国最大的内陆湖。由祁连山脉的大通山、日月山与青海南山之间的断层陷落形成。2012年7月30日,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最新的遥感监测结果显示,青海湖面积持续8年增大。</p> <p>青海湖的构造断陷湖,湖盆边缘多以断裂与周围山相接。距今20~200万年前成湖初期,形成初期原是一个大淡水湖泊,与黄河水系相通,那时气候温和多雨,湖水通过东南部的倒淌河泄入黄河,是一个外流湖。至13万年前,由于新构造运动,周围山地强烈隆起,从上新世末,湖东部的日月山、野牛山迅速上升隆起,使原来注入黄河的倒淌河被堵塞,迫使它由东向西流入青海湖,出现了尕海、耳海,后又分离出海晏湖、沙岛湖等子湖。</p> <p>由于外泄通道堵塞,青海湖遂演变成了闭塞湖。加上气候变干,青海湖也由淡水湖逐渐变成咸水湖。北魏时青海湖的周长号称千里,唐代为400公里,清乾隆时减为350公里。在布哈河三角洲前缘约20公里处有古湖堤遗址;距湖东岸25公里处的察汉城(建于汉代),原在湖滨。东西两边已分别退缩25公里和20公里,水位下降约100米。青海湖呈椭圆形,周长300余公里。</p><p>1908年,俄国人柯兹洛夫推测当时湖面水位3205米,湖面积为4800平方公里;上世纪50年代的测绘资料显示,青海湖湖水面积为4568多平方公里;70年代出版的地形图量得湖水位3195米左右。湖面积为4473平方公里;1988年,水位3193.59米,湖面积为4282平方公里,2000年,通过遥感卫星数据分析,青海湖的面积是4256.04多平方公里。2013年8月,青海湖湖区面积为4337.48平方千米。[5]湖水容积739亿立方米,最长约104公里,最宽约62公里,最大水深31.4米,湖水平均矿化度12.32克/升,含盐量1.25%。</p> <p>青海湖长105公里,宽63公里,湖面海拔3196米,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北部,西宁市的西北部,位于东经99°36′~100°16′之间,北纬36°32′~37°15′之间。湖的四周被四座巍巍高山所环抱:北面是大通山,东面是日月山,南面是青海南山,西面是橡皮山。这四座大山海拔都在海拔3600~5000米之间。青海湖面积达4456平方公里,环湖周长360多公里,比著名的太湖大一倍还要多。湖面东西长,南北窄,略呈椭圆形。青海湖水平均深约21米多,最大水深为32.8米,蓄水量达1050亿立方米,湖面海拔为3260米。离西宁约200公里。湖区有大小河流近30条。湖东岸有两个子湖,一名尕海,面积48平方公里,系咸水;一名耳海,面积8平方公里,为淡水。</p> <p>气候特征</p><p>青海湖具有高原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日照强烈;冬寒夏凉,暖季短暂,冷季漫长,春季多大风和沙暴;雨量偏少,雨热同季,干湿季分明。[9]</p><p>光照</p><p>湖区全年日照时数大部分都在3000小时以上,较青海以东同纬度地区高出700小时左右;年日照百分率达68~69%。年辐射总量在171.461~106.693千卡/平方厘米·年,较同纬度的华北平原、黄土高原高10~40千卡/平方厘米·年。</p> <p>湖水水系</p><p>青海湖水补给来源是河水,其次是湖底的泉水和降水。湖周大小河流有70余条,呈明显的不对称分布。湖北岸、西北岸和西南岸河流多,流域面积大,支流多;湖东南岸和南岸河流少,流域面积少。布哈河是流入湖中最大一条河,发源于祁连山支脉的阿木尼尼库山,长约300公里,干流长92公里,支流有几十条,较大支流有10多条,下游河面宽约50~100米,深达1~3米,PH8~8.2。流域面积16570平方公里,约占湖区各河流流域面各1/2。年径流量11.2亿立方米,占入湖径流6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