韬达研究 || 什么是社区司法矫正?

陕西韬达律师事务所

原创 TAODA LAWYER 陕西韬达律师事务所 <b>张煜堃简介</b><br><br> 张煜堃,中共党员,毕业于西北政法大学,法律硕士,二零一九年至今就职于陕西韬达律师事务所,实习律师。<br> 专业领域:知识产权(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诉讼、民商事(经济)合同纠纷、建设工程、刑事辩护。 <b>摘要</b><br><br> 社区矫正作为现代刑事司法审判中常用的一种非监禁式刑罚执行方式,由于其具有灵活性、可操作性的优点而被广泛的适用。相较于传统的监禁式刑罚执行方式,社区矫正可以减少监禁场所的压力,可以便于被执行人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有利于被执行人改过自新。<div><br> 但是社区司法矫正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比如各地的执法程度不一致,矫正程序存在瑕疵等。笔者通过探讨社区矫正存在的优点与不足,对如何在刑罚执行中更好的运用社区司法矫正,作出如下分析。</div><div><br><b>关键词:社区矫正,优点,不足,完善。</b><br><br> 在我国,刑罚执行以监禁刑为主,非监禁刑为辅。“社区矫正”作为一种非监禁刑,往往不为公众所知悉,而实际上,社区矫正在刑罚执行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很多的刑事司法活动中,社区矫正都被广泛的应用。</div><div><br> 2011年的刑法修正案(八)中明确规定:对于判处管制,或者宣告缓刑、假释的犯罪分子,依法实行社区矫正。这就明确了社区矫正的使用条件和范围,在刑法修正案(八)出台之前,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的犯罪分子是由公安机关执行的,即社区矫正的监督机关、执行机关为公安机关。但是由于公安机关的工作量巨大,人员不够等原因,在社区矫正工作上,公安机关明显精力不足。</div><div><br></div><div> 而2003年《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中规定:社区司法矫正由司法机关牵头进行。这就造成两者的执法主体互相矛盾,为了规避这种“双主体”现象,刑法修正案(八)将“公安机关执行”改为“国务院有关部门执行”;随后,2012年《刑事诉讼法》也对社区矫正的主体问题进行了修改,将“公安机关进行考察、监督”改为“由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2016年的《征求意见稿》中表示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负责全国的社区矫正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负责其行政区域内的社区矫正工作。</div><div><br> 时至今日,全国各区域基本上都实现了社区矫正的覆盖,负责社区矫正的司法行政人员数量也在不断增加,随着社区矫正工作的不断开展,其自身的优势也逐渐明显,但也出现了许多问题。<br>优势性<br><br> 社区矫正的适用主体是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的犯罪分子。这就决定了被执行人所犯罪行相对较轻,没有二次犯罪的可能,不具有很强的社会危害性,实行社区矫正对于其所居住的社区,对周围民众都没有危险性。</div><div><br> 实行非监禁式的刑罚执行方法,相对监禁式的刑罚执行方法,具有很多的优点。</div><div><br><b>一、有利于被执行人改过自新,防止二次犯罪。</b></div><div><b><br></b> 社区矫正要求被执行人必须遵守社区矫正的相关规定,在未经执行机关批准的前提下,不允许随意离开其所居住的市、县,或者是迁居,同时,被执行人还需要定期到社区矫正机关(司法局)进行报道,并且对于司法局的传唤,要随传随到,要配合司法局的相关工作。</div><div><br> 在对被告人实行社区矫正之前,法院或者检察院会向被告人监管地的司法局邮寄监管函,各区域司法局的下设司法所会针对被告人的情况进行社区调查评估,被告人需要配合司法工作人员的调查核实,在确定被告人符合社区矫正基本条件后,司法局会出具一份社区调查评估意见书,确定对被告人实行社区矫正。</div><div><br> 被执行人经过长时间社区矫正的教育和监管,可以端正自身的心理态度,消除犯罪意图,改过自新,同时,根据被执行人在社区矫正中的一些表现,司法行政机关可以给予相应的奖惩,更加激发被执行人的悔过意图,有利于被执行人注意言行举止。</div><div><br><b>二、有利于被执行人回归社会</b></div><div><br> 实行社区矫正有一个巨大的优势就在于,被执行人并未与社会脱节。传统的监禁刑,被告人由于长时间服刑,不与外界人员接触,可能会出现刑期满无法适应社会,不能与人正常沟通的情况。毫无疑问,这种情况是不利于被告改过自新,重回社会的。</div><div><br> 因此,社区矫正的优势就非常明显,被执行人依然在社会上活动交流,除了需要进行社区服务外,与他人无异,社区矫正的司法行政人员也可以及时给予被执行人心理、就业等方面的指导和教育,便于被执行人更好的改过自新。</div><div><br><b>三、有利于社区服务工作的发展</b></div><div><br> 根据《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的相关规定,每位被矫正人员每月应当参加教育学习活动的时间不少于八小时;有劳动能力者每月参加不少于八小时的社区服务。一方面,实行社区矫正,可以加大社区服务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也可以改变社会大众对于被执行人的传统印象,同时,也有利于加强被执行人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div> <b>存在的问题</b><br><br> 社区矫正发展至今,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br> 目前,全国司法所有40,440个,专兼职工作人员12.6万人,每所平均3人(该数据统计截至2018年9月底)。很明显,这与我国大量存在的需要适用社区司法矫正的被执行人的数量并不相匹配,专业的司法行政人员数太少,难以做到有效的监管和教育。<div><br> 同时,由于各区域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对于同一案件或者相同处罚的被执行人,所受到的矫正方式和矫正程度却不相同,各个区域的社区矫正标准并没有达到统一。</div><div><br> 另外,社区矫正过分强调程序,对于被执行人的报道次数,服务时限都有着严格的程序规定,过分强调程序和规定,会导致被执行人机械化的完成社区服务,不利于社区矫正真正发挥作用,也不利于被执行人真正的改过自我。<br>同时,社区矫正中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被执行人的监管教育,虽然很多被执行人按期报道,积极完成社区服务工作,但是他们是否真心悔改不得而知,如何在社区司法矫正人员不足、经费缺失、工作量大的情况下更好的推进社区矫正工作,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div><div><br><b>完善意见</b><br><br> 针对社区司法矫正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完善。</div><div><br><b>一、加大司法行政人员投入,将更多社会力量纳入社区矫正人员体系。</b></div><div><b><br></b> 在对被执行人实行社区司法矫正的过程中,其家庭成员往往是容易被忽视的重要力量。在对被执行人进行教育监督时,应该充分利用家庭成员的教化作用,利用亲属间的信赖关系对被执行人进行引导和规劝。婚姻亲属关系作为社会关系中最为重要的纽带,对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目前的社区矫正工作,并没有将被执行人的家属列为社会参与人员的范畴。</div><div><br> 如果能把社区服刑人员的亲属纳入到社区司法矫正的体系内,一方面,通过家庭成员的这种亲情关怀,就可以更好地增强被执行人员的信心、决心和自控能力,减少违法犯罪的发生;另一方面,也可以弥补司法行政人员的数量缺失。</div><div><br> 单单依靠专职司法服务人员或者类似于社会服务志愿者这样的兼职人员,是远远不能满足社区司法矫正需要的,在现有条件下,如何更好地做到人力物力配置,如何更好的推进社区矫正工作的进行,应该值得我们深思。</div><div><br></div><div><b>二、加强立法活动,保障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b></div><div><b><br></b> 目前社区矫正工作的法律法规并不健全,相关政策也不完善,现在主要依靠的仅仅是《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和《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矫正工作衔接配合管理的意见》这两个文件,但是这两个文件并没有经过专门的立法程序,属于法规或者规章的范畴。因此应该加强社区矫正工作的立法活动,确保强有力的司法保障体系。</div><div><br> 另外,如同前文分析,社区司法矫正的程序化过于严重,一味强调刻板的社区矫正任务,往往会适得其反,难以实现社区矫正的真正意义。因此,应在不违反社区矫正的基本规定下,各个司法局结合本区域内的具体情况,落实社区矫正的有关规定,不墨守成规,也不矫枉过正。另外,公检法等应该与社区矫正机关密切联系,协调配合,确保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div><div><br><b>律师总结</b><br><br> 我国社区矫正发展至今,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成果,这种非监禁式的刑罚执行方式,有利于被执行人改过自新,重归社会,但是同时,它也存在着一定的瑕疵与不足,相信随着法律法规制度的不断完善,社区矫正制度也会更好的发挥作用。</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