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ade in England</p><p>来自英国皇家名瓷韦奇伍德(Wedgwood)的绿色狮纽碧玉瓷希腊神话酒杯。浮雕精美,保存完好,值得收藏。</p><p>有一只狮子耳朵有残,杯口直径约 8.5 cm</p><p>杯身高约 9.5 cm</p><p>韦奇伍德(Wedgwood),又译作维支伍德,世界上最精致的,品位的代名词。品牌创使于十八世纪,产品受到全球成功人士及社会名流的推崇,曾为女沙皇的专门制作餐具,著名的“罗马波特兰”花瓶现藏于已经成为的国宝。</p><p>1793年英国使团出使中国,韦奇伍德瓷器也是献给皇帝的礼物之一。 韦奇伍德骨瓷器皿以动物骨粉为主要原料,耐力惊人,四只咖啡杯就可以托起一辆十五吨重的运土车。</p><p>乔赛亚·韦奇伍德1730年出生在英国的一个陶工世家。从9岁开始,他就跟着兄长在父亲遗留下来的家庭作坊里制陶。1759年,乔赛亚在斯塔福德郡创办了自己的第一家陶瓷工厂,并以自己的姓氏“韦奇伍德”作为产品的牌子。</p><p>1762年,乔赛亚在利物浦结识了商人托马斯·本特利,利用对方提供的资金,乔赛亚开始研究新的制陶瓷技术。不久,他实验成功了米白色瓷器。1765年,这种瓷器得到了夏洛蒂王后的选用,韦奇伍德从此获准称为“王后御用陶瓷”。韦奇伍德陶瓷质地坚久耐用,式样是当时流行的新古典主义风格,面世不久便在英国流行开来。</p><p>1774年,韦奇伍德工厂为俄国女皇卡特琳娜制作了一组952件套米白色餐具,这些瓷器每件都绘有英国风景图,总共画了1244幅工笔画,从而使整套餐具成为货真价实的艺术品。此时,韦奇伍德陶瓷制品已经有了相当声誉,欧洲许多工厂都效仿韦奇伍德,改产米白色陶瓷,甚至法国和德国的一些大工厂也受到影响。</p><p>18世纪60年代末,韦奇伍德采用当时最新的工艺制造技术,生产出了一种黑色不上釉、质地精细的炻器。这种炻器非常坚硬,与钢铁碰击时能产生火花。虽然材质表面没有光泽,但可以通过抛光等方式仿制古董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制品。韦奇伍德这方面的产品有黑炻器图章、瓷板、胸像、珠宝饰物和花瓶等,由于制作精美,其中很多作品都是18世纪中期古董收藏家的挚爱。</p><p>韦奇伍德在1775年推出了碧玉细炻器。这是一种白色、无光、未上釉的炻器,像素瓷,与黑炻器一样可以作为装饰品。韦奇伍德聘用当时著名的雕刻家,并将他所做的各种雕像和浮雕花样翻制到碧玉陶器上。这些白色装饰物贴附在陶器的胎体上,与胎体的颜色形成强烈对比,立体浮雕效果令人惊叹,每件作品都洋溢着浪漫与尊贵。</p><p>1812年,韦奇伍德首次推出精致的骨瓷餐具。骨瓷加入了一定比例的动物骨粉,色泽纯白,有一种半透明效果。这种瓷器美丽温润、质轻,且极为耐用。1902年美国老罗斯福总统在白宫举行盛宴,1935年玛丽皇后号豪华邮轮首航,1953年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加冕,在这些著名的世纪大典上,韦奇伍德骨瓷餐具皆参与其中。1988年9月,韦奇伍德在一次产品展示中,让4只骨瓷咖啡杯平稳撑起了一辆重达15吨的载重卡车,足见其骨瓷器皿的坚固。</p><p>韦奇伍德陶瓷品质高贵,质地细腻,风格简练,极富艺术性。优美雅致具有古典主义特征的设计,一直是韦奇伍德陶器产品的风格。直到今日,许许多多精美的韦奇伍德产品依旧完美诠释着这一品牌的传统内涵。乔赛亚·韦奇伍德被誉为“英国陶瓷之父”。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对他的评价是:“对陶瓷制造的卓越研究,对原料的深入探讨,对劳动力的合理安排,以及对商业组织的远见卓识,使他成为工业革命的伟大领袖之一。”乔赛亚去世后,其子孙继承祖辈的事业,始终使韦奇伍德位于世界陶瓷领导品牌地位。而韦奇伍德这个品牌,也成为了世界上最具英国传统的陶瓷艺术的象征。</p> <p>Made in France</p><p>来自法国国瓷serves塞弗尔的天蓝手绘描金葡萄藤高脚盘/钵一对儿。盘子是拿破仑三世时期的作品(1856年前后),天蓝色的颜色历经百年依旧艳丽如初。金色描绘的葡萄藤也是高雅尊贵的象征。盘子保存完好。值得拥有。</p> <p>Made in Germany</p><p>德国梅森Meissen 百年手绘钴蓝描金开窗花卉小盘。盘子绘制细腻,描金繁复。一等品,值得收藏。描金及盘面有磨损现象。盘子直径约17.5 cm早在13世纪,欧洲贵族就对中国瓷器视若珍宝。据记载,当时萨克森公国选帝侯奥古斯特大帝曾用一队骑兵和波斯商人换过48件中国瓷花瓶。</p><p>但奥古斯特大帝并不满足把当艺术品收藏。他找来一名叫贝特格的化学家,让其仿制中国瓷器。经过无数次试验,贝特格终于解开了中国瓷器的秘密。 1708年一个寒冷的冬天,他成功烧制出一种白而透明的瓷。1710年“Meissen梅森”国立瓷器制造厂成立。之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整个欧洲瓷器制造业都受“Meissen梅森”瓷器风格的影响。</p><p>欧洲第一名瓷——德国“Meissen梅森”是全欧洲最早成立的陶瓷厂,也是全世界最佳的瓷器制造商,被称作瓷器界的劳斯莱斯。</p><p>Meissen举世闻名的“蓝剑交锋”标志源于当年萨克森公国国徽。是欧洲瓷器史上最著名的瓷器标记,经历了200多年的历史变迁,成为陶瓷收藏家眼里经典中的经典。</p><p>今天,每件Meissen的剑标瓷器都是用手工绘制的,我们称其为著名的Meissen釉底蓝色剑画。蓝剑同时也是质量保证的象征</p><p>“Meissen梅森”瓷器从诞生以来,每一种产品的石膏模具都保存着,共17.5万个。随时都可以再生产出同二三百年前一模一样的产品。3000种图案也一个不少地保存着。“Meissen梅森”瓷器不仅是商品,同时也是德国宝贵的文化遗产。</p><p>“Meissen梅森”瓷器展现了近300年来的欧洲艺术史,每件成品都是经过80多道工序用手工精心制作的。所用色彩都是按秘方配置的,该厂的颜料实验室对外严格保密,而且为其产品独家使用。“Meissen梅森”瓷器的每一位彩绘、造型师都必须经过数十年的艺术与技术培养。</p><p>从萨克森公国时代至今,“Meissen梅森”瓷器始终是欧洲王室、明星和政治家追逐的对象,其价格一直贵如黄金。</p><p>著名的奥匈帝国皇后茜茜公主,当年就收藏了几千件“Meissen梅森”瓷器。这些瓷器身价已涨了数十倍,总价值在几千万欧元。</p> <p>Made in Germany</p><p>德国梅森Meissen 百年手绘钴蓝描金开窗花卉小盘。盘子绘制细腻,描金繁复。一等品,值得收藏。描金及盘面有磨损现象,追求完美品相者慎拍。</p><p>盘子直径约</p><p>17.5 cm</p><p>早在13世纪,欧洲贵族就对中国瓷器视若珍宝。据记载,当时萨克森公国选帝侯奥古斯特大帝曾用一队骑兵和波斯商人换过48件中国瓷花瓶。</p><p>但奥古斯特大帝并不满足把</p><p>当艺术品收藏。他找来一名叫贝特格的化学家,让其仿制中国瓷器。经过无数次试验,贝特格终于解开了中国瓷器的秘密。 1708年一个寒冷的冬天,他成功烧制出一种白而透明的瓷。1710年“Meissen梅森”国立瓷器制造厂成立。之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整个欧洲瓷器制造业都受“Meissen梅森”瓷器风格的影响。</p><p>欧洲第一名瓷——德国“Meissen梅森”是全欧洲最早成立的陶瓷厂,也是全世界最佳的瓷器制造商,被称作瓷器界的劳斯莱斯。</p><p>Meissen举世闻名的“蓝剑交锋”标志源于当年萨克森公国国徽。是欧洲瓷器史上最著名的瓷器标记,经历了200多年的历史变迁,成为陶瓷收藏家眼里经典中的经典。</p><p>今天,每件Meissen的剑标瓷器都是用手工绘制的,我们称其为著名的Meissen釉底蓝色剑画。蓝剑同时也是质量保证的象征</p><p>“Meissen梅森”瓷器从诞生以来,每一种产品的石膏模具都保存着,共17.5万个。随时都可以再生产出同二三百年前一模一样的产品。3000种图案也一个不少地保存着。“Meissen梅森”瓷器不仅是商品,同时也是德国宝贵的文化遗产。</p><p>“Meissen梅森”瓷器展现了近300年来的欧洲艺术史,每件成品都是经过80多道工序用手工精心制作的。所用色彩都是按秘方配置的,该厂的颜料实验室对外严格保密,而且为其产品独家使用。“Meissen梅森”瓷器的每一位彩绘、造型师都必须经过数十年的艺术与技术培养。</p><p>从萨克森公国时代至今,“Meissen梅森”瓷器始终是欧洲王室、明星和政治家追逐的对象,其价格一直贵如黄金。</p><p>著名的奥匈帝国皇后茜茜公主,当年就收藏了几千件“Meissen梅森”瓷器。这些瓷器身价已涨了数十倍,总价值在几千万欧元。</p> <p>蓬巴杜粉和这个亚光的老巴黎</p> <p>应该是一个高级工匠师</p> <p>塞弗尔陶瓷,十八世纪法国洛可可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釉面以玫瑰红釉、帝王蓝釉、黄水仙釉为主,因其优雅的装饰、奢侈的黄金涂层和精致的釉面而闻名欧洲大陆。因受国王路易十五和他的情妇蓬巴杜夫人的庇护,塞弗尔瓷窑成为法国皇家瓷窑。</p><p>微</p> <p>in Germany</p><p>来自德国德累斯顿的传统手工蕾丝瓷玩偶摆件。穿粉裙的舞者随着音乐翩然起舞。造型灵动,绘制精制。蕾丝裙摆感觉可以随风而动。保存完好,值得拥有!</p><p>这种蕾丝瓷偶保存极为不易,尤其蕾丝边缘,难免有不易察觉的破损,但不影响观赏于把玩,介意者慎拍!</p><p>高度约 11 cm</p><p>宽度约 10 cm</p><p> </p><p> </p><p>Dresden瓷器是以Dresden城市名字命名的。德累斯顿(德语:Dresden)是德国萨克森州的首府,德国东部重要的文化、政治和经济中心。它位于德国的东南方,易北河谷地,南面离捷克边界仅30公里,距捷克首都布拉格150公里,北面距离德国首都柏林200千米,离西北方萨克森州另一个大城市莱比锡100公里。与德国 Meissen 同源齐名。</p><p>德累斯顿瓷复兴了洛可可主义,著名的“德累斯顿花边(dresden lace) ”便来自德累斯顿装饰家的奇思异想。 这一风格除了应用在餐具外,更流行的要数同一时期德累斯顿生产的花边瓷偶了。那时制造了大量精致的人物与“人物组合”小雕像。该工艺堪称一绝,是由德累斯顿装饰家们发明的,方法是将真蕾丝浸入液体中再用手工贴于人物上。德国德累斯顿彩绘人物塑像, 人物裙子的层次感和褶皱感特别强, 与真实的软织物十分相似,令人感叹工艺的精细。每个蕾丝瓷偶的服饰及装饰瓷花绝无雷同,更可见其稀有珍贵, 是极稀有的高层次精致艺品。</p><p>蕾絲瓷偶的產生(摘自网友文章 )</p><p>作工極端繁複的蕾絲瓷偶世間罕見,現在大概只能在歐美的大型博物館才見的到喔!且隨著原廠老藝匠全數退役.此等巧奪天工的工藝已盡數失傳並成絕享.您可仔細觀看照片中人物的神姿動態,不但表情生動,充滿豐富生命力、色彩自然,最令人驚訝的是蕾絲瓷瓷偶的蕾絲裙無論是裙擺弧度或絲質鏤空綴飾,都製作的栩栩如生、唯妙唯肖,乍看之下,一如真絲般真實,再加上全手工捏花,絕世珍藏、巧奪天工,這別具生命力的絕世工藝贏得了歐洲各國皇室貴族及收藏家的心,時至今日,餘熱不退</p><p>蕾絲瓷瓷偶在製作過程中除了必須注意到臉部的表情,身材的比例外,還必須留意一些細節的表現,像是手指的彎度,臉部表情,蕾絲布料質感,細緻、柔軟的蕾絲布料要用瓷土來表現,當然必須考慮到作工的精細度,製作蕾絲花邊要用真正的西班牙蕾絲和薄纱為原料,一針一線地按照藝術家的設計圖縫製好,在藝術家使用黏土將模型完成後,再由雕塑大師將獨門的專利陶瓷塗料一點一點噴塗於蕾絲上面,使身體每個部位可以單獨取下,在攝氏900度中烘乾。再經過攝氏1300度的高溫燒成瓷化後,蓬蓬裙就產生網狀的層次感,這些“蕾絲”幾乎和真正的蕾絲一模一樣.精緻細膩,但卻又是陶瓷細緻的質感,其難以生產之處在於將棉質布料覆蓋在瓷土上,經鍛燒後才能成為鏤空蕾絲蓬裙瓷瓷偶,但必需精確控制讓瓷偶和蕾絲同時萎縮22.6﹪才是成功的作品喔!因此失敗率極高,蕾絲間的間隔尺寸及燒製火候務必拿捏相當精確,否則燒製完必定碎裂無疑!蕾絲經高溫鍛燒後會產生皺褶感(層次感),所以會覺得似布料柔軟之感,所以這是屬於高層次的精緻藝品.且每個蕾絲瓷偶的服飾及裝飾瓷花絕無雷同,更可見其稀有珍貴</p> <p>【意大利马赛克工艺胸针】</p><p> </p><p>马赛克是镶嵌艺术的音译名,英文:mosaic</p><p>意思是“值得静思,需要耐心的艺术工作”,源于掌管科学及诗歌艺术的女神之名“Musa”。</p><p>据说马赛克技术应用于壁画起源于西亚美索不达米亚,距今已有五千年的历史。</p><p> </p><p>不论是在欧洲还是美国日本的古董店都会发现马赛克胸针的身影</p><p> </p><p>它带着浓郁的佛罗伦萨艺术风情色彩被喜爱</p><p> </p><p>主要花色题材是:雏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