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9月27日,赣州市人民医院ECMO团队十几小时奋战,重症医学科以及心内一科CCU共同出演的一场“生死大转运”,携ECMO及IABP机从宁都县人民医院成功将一名危重症病人转运到了赣州市人民医院CCU。 </p> <p> 160多公里外,宁都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一名40余岁的患者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塞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生命危在旦夕,亟需ECMO支持治疗。一个十万火急的求助电话打到赣州市人民医院,在罗骏院长的指示下,ECMO团队飞速集结,30分钟内组建6人团队(重症医学科ECMO团队:匡智明主治医师,朱建龙主治医师,余友超护师;心内科专家医护团队:肖世辉副主任医师,陈丰副主任医师,黄恭强护士),2个多小时风驰电掣,一场高难度、高风险的体外心脏支持开始了……</p> <p> 患者意识不清,呼吸机辅助呼吸,支持力度已达极限效果仍不明显,已行IABP支持治疗,心功能依旧差,血压波动大,循环不稳,需大量升压药维持。当机立断,为患者进行ECMO治疗。10分钟预充完成,25分钟置管成功。从开始操作到上机整个过程不到40分钟!</p> <p> 随后检查气道,充分吸痰,了解生命体征,检测每一条管路,准备紧张而有条不紊,为了最大程度保证患者安全,ECMO主机被放置在患者两腿之间,离心泵及人工肺则需要人工托举,专人守护IABP机。安排妥当,即刻转运。</p> <p> 从宁都县人民医院到赣州市人民医院,160多公里,仅仅两个多小时的车程,对ECMO团队来说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呼吸机、ECMO、除颤仪、各种输液泵、微量泵……医护人员不仅要时刻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机器运转情况,还要合理安排管道和各种机器的摆放。任何一个管道的移位和脱落,都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救护车上担架有固定装置,却没有固定IABP的地方。为了确保稳定,医护人员牢牢抓紧IABP机,用脚抵住推车滑轮,不让它有一丝晃动。司机也格外小心,车辆尽力匀速前进。</p> <p> 转运过程中通过微信与科室的人员进行实时沟通。对接呼吸机每一个参数的设置,每一个药物的泵速,氧气压力的检查,备用氧气瓶配备,电梯通道的准备等等,每个细节都经过确认。</p> <p> 最终患者安全到达。</p> <p> 理论上,ECMO转运期间的装备与在医院救护时所用的装备相同;然而,院外环境面临的挑战需要更加精心的计划和具体的调整。转运团队一旦接到使命,必须具备依靠自身的能力去处理各种困难,处理途中各种并发症,从而最终保证患者的安全。所以,团队必须有丰富的经验支撑,需要预测在转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处理预案,尽量减少操作时间,配合默契娴熟。此次危重患者带ECMO及IABP转运工作的成功开展,为赣南地区需要心肺支持的危重症患者提供了新的希望。</p> <p>赣州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5889351/588935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