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肇兴“八寨一山”徒步记述 <p><b style="color: rgb(25, 25, 25);"> 千年侗寨,醉美肇兴。肇兴“八寨一山”,八寨指肇兴、堂安、厦格、厦格上寨、上地坪、登江、纪堂、纪伦,一山指萨岁山。</b></p><p><b style="color: rgb(25, 25, 25);">肇兴侗寨,全国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素有“侗乡第一寨”美誉,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2007年被《时尚旅游》和美国《国家地理》共同评选为“全球最具诱惑力的33个旅游目的地”之一。</b></p><p><b style="color: rgb(25, 25, 25);">肇兴侗寨四面环山,两条小溪汇合成一条小溪穿寨而过,房屋多为干栏式吊脚楼,鳞次栉比,错落有致,木质结构,覆盖小青瓦,古朴槿惠。全寨陆姓,分仁、义、礼、智、信五团,分据五个自然片区。</b></p> <p> 肇兴“八寨一山”徒步的念头源始于黎平县文体局推广的旅行线路,但推送的主要是以肇兴侗寨为原点向每个寨子辐射的往返线路,且大多是行走在村寨相连的公路上,失去了户外的许多乐趣和意义。因此,【e家玩户外】团队便思考:如果沿着侗民旧时趁墟(赶集)走亲访友所走的古道,将“八寨一山”串连起来,前人、古道、鼓楼、侗寨,历史、人文、景观、体验,都全活了,那应该是一件很有意思的情事。经(大马哥、陆老师、小灰狼)反复的设计、踩线、调整、复盘、再调整,一条属于【e家玩户外】肇兴“八寨一山”独家徒步线路策划完成,便有了今次黔东南肇兴“八寨一山”徒步活动的推广。</p> <p>人,总得有一种精神:不尝试,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强大。来自湛江、珠海、澳门三地共38人(分2期),抱着跃跃欲试的精神,参加了本次黔东南肇兴“八寨一山”的徒步体验。我们遇河搭桥、逢山劈路、披风戴雨,携手并肩穿丛林、过草地、跨河流、攀高山,克服道路泥泞、河水湍急和蛇虫侵扰,以坚持、坚持、再坚持的毅力,以鼓励、鼓励、再鼓励的团队精神,顺利完成了这次值得称赞的黔东南肇兴“八寨一山”徒步壮举。</p> <p>1.领队大马哥:户外资深玩家、中国登山协会持证体育指导员、山鹰户外认证一星领队。</p><p>2.领队陆老师:活动线路策划、户外资深领队。</p><p>3.领队振辉:活动线路策划、户外资深领队。</p> <p>活动集合啦,出发……</p> <p>第一天徒步行程:肇兴~纪伦~纪堂~登江~来马(约25km)</p><p>上午:肇兴侗寨~纪伦侗寨~纪堂侗寨。</p><p>7:30,早餐(米饭、猪什汤、炒瘦肉、葱花炒蛋)</p><p>8:30,队伍集合,合照,领队讲解徒步要求,出发……</p> <p>出发时,天阴,有微雨。穿过肇兴长长的青石板街道,走出寨子,沿着环寨公路前行,可以俯瞰肇兴侗寨的全景,约么徒步两公里即到了纪伦侗寨。纪伦侗寨地处麒麟山麓,始建于清嘉庆年间,均为陆姓。寨子较小,依山而建,坐北朝南,仅有鼓楼一座,戏台一座。</p> <p>9:30,穿过纪伦侗寨,便开始徒步在古道上,青石板的小路,梯田里的田梗,山林里的土路交替前行,一众小伙伴们时不时停下来拍照,都想留住美好的一天瞬间。间中来一句:好美啊!</p> <p>约10:40,当我们爬到一座高高的山头上,一座座古朴的建筑掩映在群山环绕的山脚下。哦,纪堂侗寨到了……11:30,队员们到达了第一天徒步的第一个营地——纪堂侗寨。纪堂侗寨地处坡岭,聚落成三角形,分上寨、下寨和登江三个自然村寨。纪堂侗寨历史悠久,侗族歌舞源远流长,戏曲文化灿烂,扬名百里侗乡。纪堂侗寨每年大年初四都会举行“祭萨”活动,内容有踩歌堂、赛芦笙、抬官人、裸奔等。</p> <p>12:00,纪堂侗寨休整,先来杯户外现磨的咖啡解解乏先,然而午餐即是地地道道的农家饭,菜品丰富,味道超正。纪堂有三座鼓楼,两座戏台,寨子边的小梯田也相当小众,小巧的美。</p> <p>13:30,细雨纷飞,起程,赶往晚上宿营地——来马侗寨。这段路程全是山里土路(古道),由于小雨一直下,路,变得相当泥泞,而且由于村寨间都通公路,古道走的人也少了,杂草丛生,而且带刺的藤蔓非常多,前面领队一直用镰刀开路,队伍走得相当艰苦。途径前些年带亲子捉鱼烤鱼活动的营地,倍感亲切。队伍走走停停,下午5:20,终于到达了来马侗寨,比预定时间晩了差不多一个小时,但总体尚算顺利。因为下雨和累,连欣赏来马侗寨的瀑布也放弃了。</p> <p>宿营第一晚——来马侗寨。来马寨子不大,民居多在两山峡谷平地依山而建,有一座鼓楼,二、三十户人家的样子。由于交通不便,资源匮乏,晚上吃的只有土鸡、土鸭、南瓜,没有青菜,也没有更多的配料。领队和队员们一起动手,鸭子是白切,鸡拿来炖汤,南瓜则用来炆,所有的东西胜在土生土养,味道相当不错。住在民房,有床(虽两人挤一张床),倒也应付得不错。</p> <p>徒步第二天行程:来马~宰柳~平洛~萨岁山~马尾滩电站~上地坪(约18km),</p><p>今天将是极其艰险和充满挑战的行程。</p><p>早上六点起床,煮了鸡汤面条,油茶和炒蛋,大家吃得饱饱的,收拾行装,继续行程。雨,依旧的下,我们没有退缩,从来马村的峡谷开始,走了一段乱石,过溪谷,开始上山,沿着盘山古道上攻至海拔580米到了宰柳侗寨,俯瞰了寨子的全貌,继续前进,下撤到双龙峡谷,踩着独木桥过河,再沿着峡谷一直往下走,中途可见峭壁上有一石洞,成因和用途无从考究。踏着峡谷湿地约么走了3公里的样子,来到夏蓉铁路的一个通风口处,便是通往平洛侗寨的村道,路,终于有了路的样子,平洛侗寨到了……</p> <p>在平洛侗寨风雨桥短暂休息,领队一声令下,全体队员换上了溯溪鞋,开启魔鬼行程。刚出平洛,下到溪谷,涧水蜿蜒,古道在稻田和湿地、沼泽中延伸,由于城乡交通有较大改善,古道几近荒废,加上最近雨水连连,溪水湍急,前进中涉过溪流,淌过沼泽草地,走在金黄色的田野,甚至淌着河水的各种前进方式交替进行。而且,雨水一直相伴在路上,蚊虫叮咬,偶尔一两条长虫从草丛窜出,煞是令人窒息。这时,我想起了红军长征,也想到了红军精神,越是艰险,越要向前……</p> <p>队员们相互帮助,相互激励,以顽强的精神,拔草觅路,遇水搬石搭桥,甚至淌水前行,约十一点半,,到达了侗族的第一圣山——萨岁山,萨岁山并不高,更多的是历史和文化的传承,是侗族人顶礼膜拜的祖灵圣山,有侗族“麦加圣地”之称,我们怀着崇拜和圣洁的心态观望了这个不显山不露水的圣山,继续赶路,克服了千难万险,万险千难,中午十二点半,终于到达了营地——马尾滩电站。马尾滩电站地处谷地,平时就是一个阿伯看守,无任何物资可供给,只有一个小电饭锅和一口小铁锅,为解决二十人的午餐,领队也是使出浑身解数,一碗猪肉鸡蛋汤面,大家也是吃得挺满足的,一也许是太饿了,也许是,荒野中,人的欲求也自然降低吧。</p> <p>下午三点,跨过马尾滩水电站的溪流后开始上攻,上山的是一条羊肠小道,一条山羊走的小路,左边是峭壁,右边是悬崖,人走过,滚石不时落下悬崖,惊险,刺激,领队不停提醒大家,脚步千万要轻,落脚要实,避免滚石下落误伤后面的队友。战战惊惊的走了一个半小时终于登顶到了马尾水库,路,开始好走了一些,但由于一直下雨,路很滑,队员们走起来还是小心谨慎的,一个钟后,两歇云收,薄雾升起,远山也逐渐露出真容,不久便见一条乡村公里蜿蜒盘旋通往山谷,一座村寨静谧的座落在山脚下,这就是上地坪侗寨。</p> <p>上地坪侗寨,座落在四面青山古树苍翠的大山弄里,一条清澈的小河从寨子的中间流过,三座花桥横架小河,桥下溪水潺潺,桥上老人们休闲憇息,寨子仅有一座鼓楼,是个世外桃源的古补寨子。</p><p>今晚借宿的是看守马尾滩电站的另外一个大叔家里,大叔人非常好,老实、热情好客,早早帮我们预订的鸡鸭宰杀好,还将地里种的冬瓜、南瓜摘给我们煮食。</p><p>大部队到达后便按分工,各自行动,有的去打大叔家的板栗,尝尝鲜,有的去洗个热水澡,洗洗衣服,毕竟淋了一天的雨,有的赶紧烧炭烤火,烤干被水泡湿的鞋袜,有的则帮忙洗菜、生火做饭,晚饭伙食相当丰富,豉油鸡、卤水鸭、鸡杂炆冬瓜、南瓜汤,酒?当然要喝点……</p><p>大叔家是典型的侗族木房,一楼除了厨房、一个小厅,其他的房子是用来圈牛(猪),堆放杂物,二楼有三间房和一个大厅,三楼是阁楼,四处通风,条件有限,晚上宿营只能将就,女生一律住可二楼,房间安排不下的,一律在大厅打地铺;男生则找了另外老乡家借宿,我和振辉只好在一楼的两张沙发上绻宿,旁边牛房里不时飘过来阵阵的异“香”,夜里,雨一直下着,滴滴答答,整夜难眠……</p> <p>早上起来,雨越下越大,原计划从上地坪徒步到厦格侗寨的行程充满未知。基于安全原则,经领队反复讨论,广泛征求队员的意见,决定包车直接到堂安,然后从堂安侗寨徒步过厦格,下到肇兴侗寨,结束三天的徒步。经联系,运气不错,刚好有一趟八点半从上地坪到黎平县城的班车,队员们匆匆吃完早餐,收拾好行装,顺利搭上唯一的一班车,摇摇晃晃的十点到堂安。堂安侗寨三面环山,一面是空旷的梯田,视野广阔。峰峦叠嶂,阡陌纵横,梯田层叠。山腰间的民居依山就势,悬空吊脚。堂安侗寨的鼓楼、戏楼、吊脚楼民居、石板路、古墓葬群、古瓢井以及水碾、石碓、纺车等古朴典雅的实物,每个角落,都蕴藏着深厚的侗族文化内涵的实物,堂安侗寨是人类返璞归真的范例。</p><p><br></p> <p>领队带大家参观完了侗族生态博物馆、古瓢井、萨坛、鼓楼、戏台后,开始沿着景区新修建的观景步道下山(考虑到雨天草湿路滑,放弃走古道),约么四十分钟到达厦格侗寨,厦格侗寨是从堂安徒步回肇兴的必经之路,寨子很安静,古树参天,厦格还另外修了一条观梯田的步道,厦格的梯田小巧、玲珑,像藏在深闺里的少女,安静和自然。由于是下雨天,队员们已无心欣赏寨子的一切,穿过厦格侗寨后便到达观景亭,稍作停留后,继续往山脚的肇兴侗寨袭行,于中午一点终于回到了肇兴侗寨。从堂安过厦格到肇兴这段徒步线,是“八寨一山”徒步最有名,风景最美的一段。沿途青山环绕,梯田层叠,远处的村寨若隐若现在梯田间点缀,在烟雨缭绕的梯田中行走,呼吸着稻香阵阵的清新空气,仿佛置身于如梦幻境……</p> <p>徒步结束当晚,庆功晚宴正式开始,喝一碗热汤,吃一筷可口的餸菜,啜一口香甜的米酒,大家有种涅槃的感觉,幸福,总是那么的简单。一轮敬酒,几番的“高山流水”将宴会推向新高点……</p><p>酒足饭饱,酒吧消遣继续不停,我们多才多艺的陆老师献上了多首自弹自唱的歌,现场嗨到沸点。</p><p>众乐,我也乐也……</p> <p>黔东南肇兴“八寨一山”徒步最后一天以休闲观光结束,上午前往被誉为“阳光下最后一个枪手部落”——岜沙苗寨,体验“镰刀剃头”、“祭拜古树”等远古的生活习俗,享受“鸣枪送客”的最高礼仪。下午前往黄岗侗寨,黄岗侗寨如隐藏在深山深处的人间烟火,炊烟袅袅升起,四周群山云雾缠绕,恰似世外桃园。黄岗侗寨是侗族大歌的发源地,侗族大歌不仅仅是一种音乐艺术形式,对于侗族人民文化及其精神的传承和凝聚都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是侗族文化的直接体现。每年六月初六的“喊天节”即是黄岗侗寨最为传统的节日,也是唯一一个仍在举办“喊天节”的侗寨,当天,寨子举行吹芦笙、斗牛、抬官人等项目表演,十分精彩,吸引不少中外游客前来体验。</p><p>参观完后送从江高铁站,踏上归家的路上,后话容后有机会再一一述叙……</p> <p>最后以一组合照作为本次黔东南肇兴“八寨一山”徒步活动的结篇。在我心里,不仅是为了记住这两期徒步队员的名字和模样,更多的感谢这帮共同在户外环境摸爬打滚的兄弟姐妹们。</p><p>感恩相遇!友情长存!后会有期!</p> <p>后记:</p><p>关于“八寨一山”徒步,这是一条非常棒的户外徒步路线,既能探寻侗乡人生活、劳作、出行的艰辛和不易,又可以通过走村串寨,在现代气息的缝隙中感受侗族的风俗、人文和传承。这是一次身体和灵魂的双提升。</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