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一则《山东半岛纯玩五日游》的广告吸引我报名参加了这趟旅游。首先,是“纯玩”,不进任何听课购物店,广告称去掉了12个购物店。其次,宁波本地组团,虽然我没有熟人,但组织本次旅行的群主格外热情。再次,因为便宜,全程五日四晚699元。很显然这是一次“苦”旅,也是一次“穷”游,可以检验一下我的体能。一般旅行团不收70岁以上的老人,能有机会参团我很高兴。美丽的山东半岛,悠远的齐鲁文化,神奇的蓬莱仙境,昔日穷困的胶州大地,淳朴的山东大娘,这些只存在我书本的认知之中,现在有机会踏上这片令人神往的土地,我的心情有些许的激动。</p> <p>日照万平口公园雕塑</p> <p>九月九日,七点,一辆满载50余人的大巴从宁波出发,沿沈海高速一路向北,近800公里的路程,下午五点多到达山东日照。来到万平口海洋公园,这是距日照市区最近的一个景点,40分钟游览、拍照。蓝天,碧海,金色的沙滩,落日的晚霞,真美。晚餐,住店,已是晚上九点多了。</p> <p>公园雕塑</p> <p>九月十日,六点出发前往青岛。青岛,因树木繁多,四季常青而得名,有岛城、 琴岛、胶澳等别称。青岛是中国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和海滨度假旅游城市,其地位与阿拉宁波相似,人口九百多万,比宁波多近百万。它不是山东的省会,但是山东的经济中心,经济总量居山东第一。青岛也是历史文化名城,是2008年奥运会帆船比赛举办城市,在沿海开放城市中因其优美的人居环境而被誉为“东方瑞士”。在经济和现代化建设方面,我以为青岛与宁波互相伯仲,甚至更胜一筹,而建制却晚在清光绪年间(1891)。近现代,青岛最先被德国占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取代德国占领青岛。五四运动爆发,“还我山东!还我青岛!”的口号响彻神州大地。我们很多人对青岛的认知大概源于此。 其实,在远古新石器时代,黄海之中一个绿树葱茏的海岛上就生息繁衍着我们的祖先,他们被中原人称为“东夷”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五巡天下,三登琅琊,这琅琊就在今天的青岛辖区内。徐福东渡朝鲜、日本,开启中国最早的涉洋远航,也是从这里启锚。</p> <p>海上看青岛</p> <p> 日照至青岛,行程150公里,穿越我国自行设计、施工、建造的胶州湾海底隧道。隧道全长约8公里,最深段在海平面下80多米。历时5年半,耗资40多亿(导游说101亿)。工程之艰巨复杂,堪称世界之最,2016年上榜吉尼斯世界纪录,荣获“全球最棒桥梁”荣誉称号。</p> <p>胶州湾隧道</p> <p>来到青岛打卡第一站——八大峡码头。十条马路纵横交错 ,形成一个方圆数里,公园与庭院相结合的风景区,这些马路以我国十大峡谷命名,为与青岛著名“八大关”形成东西并峙之意,故取名“八大峡公园”。</p> <p>从海上看青岛,来到码头,我们花50元人民币坐小游艇,眺大海,一碧万顷。游艇冲浪,巨轮远航,一艘潜艇静静地锚在蓝色的海湾里。看环海三面城市风光,绿树成行,高楼林立。</p> <p>上岸,坐大巴,从西陵峡路出发,经中国海洋大学、中山公园等,打卡第二站——海滨公园。一路观赏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美景,感受青岛山、海、城完美交织融合的独特城市风貌,美不胜收。</p> <p>来到喷泉广场,乍看只是普通的石面广场,一个半圆形的露天舞台和观众看台,而实际隐伏着81处地下喷泉。正南的海面上,建有我国第一座海上百米喷泉,可按不同的形状和高度喷射。惜乎,我们无法欣赏彩色灯光下百米喷泉的绚丽与磅礴。</p> <p>北面,一座高大、雄伟、通体火红的巨型雕塑,静静地矗立在海边的广场上,诉说着青岛百年的兴衰和民族的荣辱。这是青岛五四广场的标志性雕塑,名为《五月的风》,重达700吨,高近30米,直径27米,由钢板焊接而成。 </p> <p>南面,浮山湾,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分会场,帆船比赛的场地。</p> <p>奥运帆船比赛场地</p> <p>下午,前往崂山风景区。崂山风景区是全国著名的5A级景区。崂山,海拔1100多米,是我国万里海岸线上的最高峰,有“海上名山第一”之称。古语云:“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崂山之名,最早出自《诗经》“山川悠远,唯其劳矣。”为何叫崂山?说法不一,按《诗经》郑笺注,劳劳,言其广阔。老百姓说,其山险雄陡峭,行走辛劳也。据明末清初学者顾炎武考证,秦始皇到崂山时,劳民伤财,故曰“劳山”。崂,是“劳”的通假字。</p> <p>我之知其名,是读《聊斋志异》中的《崂山道士》。一个叫王老七的后生,前往崂山寻仙访道。道长一见这公子哥儿便知他不能吃苦,让他天天上山打柴,不教他任何仙术。过了两三个月他便不想干了,临行,求道长传一小技。道长教他破壁之术,叮嘱他回去之后,一定要以纯洁的心地葆其道术。年轻人回到家,向老婆炫耀自己的道术,结果碰得头破血流。这故事精彩的不只是道长的训导,更有仙人的道术。墙上贴一张剪纸,便是满屋生辉的月亮。桌上一壶酒,多少人喝,总是满盈不亏。筷子一指,仙女们便飘然而下,为之翩翩起舞歌《霓裳》。客人挪一挪椅子,便袅袅升腾至月中,互酌对饮,须眉毕现。不一会,客人飘飘而下,各自离去,客舍寂然,只墙上一纸如月。</p> <p>崂山又称鳌山,是道教胜地。元代道教全真龙门派的创始人邱处机来到崂山,见崂山背负平川,面对大海,遂作诗曰:“崂山本即是鳌山,大海中心不可攀。上帝欲令修道果,故移仙迹近人间。”成吉思汗敕封丘处机为国师神仙后,令其掌管天下道事,众道为拍先生的马屁,便称崂山为鳌山了。崂山既是道教名山,曾有名道张三丰、王重阳于此修道炼仙,同时崂山的佛教也源远流长。</p> <p>太清宫是崂山最著名的道观。这里有世界第一大的老子塑像,有无数棵千年古柏、古樟,一棵一千二百年的龙头老榆树,依然苍劲挺拔,郁郁葱葱。古朴的道观,参天的古木,幽深的行道,满目青翠,真令人如入仙境。有文学家写诗道:“何处寻仙人,幽境隐全真。翠岭逾白鹤,奇峰生紫云。明霞澄天地,潮音悦绿琴。海上有青岛,心中无红尘。”</p> <p>崂山</p> <p>我们的大巴来到景区停车场,换乘景区专车,每人60元交通费,往返也就七八公里的路程。按旅行团的安排,我们走南线,只能在海边上逛逛,至多沙滩上戏戏海浪而已,固然也不错。而拥有大量名胜景点的太清宫是需另购门票的,我是托了70岁以上老人免门票的福,才能踏进太清宫,一睹这人间仙境。还有一条登山线路,赏青山绿水,攀奇石翠峰,眺大海碧波,乘缆车坐索道,观佛道奇境,可惜不在安排之列。于是,有人发“飙”自行上山了,赶回时延误了规定的时间 ,而惹得导游生气了。</p> <p>老子雕塑</p> <p>孔子问道于老子</p> <p>1200年的古榆树</p> <p>下午五点钟了,我们赶往威海。车厢的氛围不再轻松愉悦,没有了歌声。导游先是说了些生气的话,然后开始他“山东特产”的推销,从山东阿胶到山西脆枣,一切都被他吹得天花乱坠,仿佛除了他的推销,世上不再有货真价实、价廉物美。虽然,也不时地拆开一些 红枣和糖块来分给大家品尝,虽然一声声“叔叔、阿姨”的称呼越来越甜,但压抑的氛围却越来越沉了。</p><p>晚,十点,晚餐,住宿,无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