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The end</p> <p>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p><p>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p><p> —题记</p> <p>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离愁别绪涌上心头。七天时间,一挥而过,终于到了说再见的时刻。“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但此次离别不似柳永的“执手相看泪眼,竞无语凝噎”。我们五人尽兴而来,满载而归,七天时间,让我邂逅南通的名校、名师。此行不虚,收获多多。</p> <p> 一、浓郁的校园文化气息</p><p> 无论是与我们结对的平潮实验初中,亦或是我们后来参观的育才中学、金郊初中、平潮初中,走进校园,处处有细节,时时有发现。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一个健康的心理环境和一个勤奋的学习环境,融思想道德教育于校园文化建设之中,才能有效地发挥校园环境的育人作用。</p> <p> 二、先进的教育理念</p><p> 全国教育看江苏,江苏教育看南通。此行让我看到这句话不仅仅只是一句简单的口号。通过与几所初中优秀的管理者与教师的交流中,我深受启发也颇为震撼,但“拿来主义”不是最终的归宿,如何将所学结合我校实情,内化于心,外践于行,这才是该思考的。</p> <p> 三、独具特色的教育教学</p><p> 取他山之石,细琢自家之玉。此行走过的每个学校师资力量都非常雄厚。有幸听了几位名师的课堂,每个老师上课的方式都别具一格,站在讲台上是一种“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姿态,他们对教学中的相关知识点,已经达到在课堂教学中能够举一反三,信手拈来的地步,但他们还在精心备课,精心进行教学。他们的课堂教学完全践行了南通的十二字方针“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踊跃展示”。教师也是一名教书匠。作为一名教书匠,就要有匠人精神。今后,正如李校所言,我需要问的不是学生听懂没有,而是反思自己讲清楚了没有。</p> <p> 四、自信文明的优质学生</p><p> 这次培训不仅老师让我印象深刻,学生也让我不得不点赞。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强,课堂上敢于表达、展现自我,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敢于质疑。这都源于学生有强烈的自信。自信心对于学生来说是安身立命之本。在社会上,没有自信心就没有真正的竞争力。这样有自信的孩子,已经成功了一半!</p><p><br></p> <p>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作为教师,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不断学习,才能为学生提供更新、更全面的知识。“生命是一条河,需要流动,需要吸纳”。感谢此次宝贵的学习机会,让我从大师身上汲取理论知识,从名师身上学习了教学技能,在学习中不断成长。教师只有不断钻研,教育教学活动才会有底气,此次的学习,让我找到了明确的努力目标。</p> <p> “从大巴山腹地来到素有江海门户之称的南通,见识了不一样的山河,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几天来在孙校长的精心策划下,在平潮实验初中的领导和老师们的热情接待下,感受到了通州老师们的教育情怀,看到了扎实有效的课堂,收获太多太多了。返回之际,再次感谢孙校长及平潮实验初中的朋友们,也欢迎大家有机会到镇巴。”(田疆)</p> <p> “在这个金秋十月,丹桂飘香的季节,有幸来到平潮实验初中进行教学研讨,遇到了和蔼可亲的孙校和老师们。孙校是一位资深的校长,在孙校的引领下,我们感受了教师的崇高与尊严。再次感谢孙校及老师们,祝你们永远幸福快乐。”(陈斌)</p> <p> “时间一晃即逝。短短7天的通州学习之旅就结束了。蓦然回首,身后留下一串或深或浅的成长足迹,7天的学习中,于我,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空间思维的增长。专家们富有启迪的话语、令人耳目一新的见解、精彩的课堂,全新的理念,无不使我震撼,无不使我佩服;老师们严谨的教风,开阔的视野、丰厚的文化底蕴、深厚的理论素养,以及言谈举止中流露出的人格魅力,无不令我折服。7天的学习之旅在我的人生中既短暂又漫长,短暂是我还没来得及消化他们讲解的内容,还没来得及多请教知识渊博专家学者,还没来得及和这个美好的地方说再见;漫长是我把它看成人生一段难忘的经历,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学无止境,没有到此为止。</p><p> 当然最为感谢是孙校的辛苦付出,悉心安排;感恩平潮实验初中的每位专家老师给予的学科专业指导;感恩学校后勤领导和老师的精心照顾;感恩这次学习之旅遇到的每一位同仁和朋友。祝福你们,希望你们工作顺利,身体健康。”(薛建)</p> <p> “眨眼间,七天的南通之行宣告结束!走进美丽、富饶、辽阔的南通,见识到了平潮实验初中儒雅随和的孙校长、团结干练的校委班子、热情好客的南通同事,聆听了学识渊博、各具特色的名师课堂,目睹了勤奋好学、活力四射的平潮实验初中学子,参观了成绩一流的育才中学、理念先进的金郊初中、进步神速的平潮初中,游览了南通引以为傲的博物苑、一步一景的水绘园等!每到一处,都能感受到南通的教育工作者,志向远大,爱国又敬业,南通的学子,乖巧又聪明。难怪大家都说:全国教育看江苏,江苏教育看南通。通过几天的短暂交流与学习,我找到了我们今后的奋斗目标,那就是:拥有先进的教育理念,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拿出全部的看家本领,放下身段,教育出三观正、能力强的接班人。</p><p> 要离开南通了,我是万般的不舍。在这离别之际,我特别要感谢孙校放下手头的工作,百忙之中挤出时间对我们出行的陪同和对我们生活起居的照顾!感谢张昊老师牺牲休息时间带我们四处转转!感谢每一个关心和帮助过我们的领导和同事!谢谢!谢谢各位!真诚地邀请大家有空来我们赤北初中参观学习!再见了,迷人的南通,再见了,可爱又可敬的南通人!”(符柳萍)</p> <p>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无论怎样,此行圆满结束。千言万语,欲语还休!要感谢的太多,感谢学校给予这次珍贵的培训机会,感谢孙校的精心安排与招待,感谢遇到的每一位老师!在此真心祝福你们!从别后,忆相逢。唯所思,天涯共明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