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冬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也是病毒性肺炎高发时期。为了有效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播,9月27日下午,溪子口小学召开了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知识的讲座。</p> <p> 唐淑秀老师就什么是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此次疫情的病例特点和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进行了一次深入的分析。</p> 什么是冠状病毒 <p>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其实是一种急性感染性肺炎,其病原体是一种先前未在人类中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2020年2月7日,国家卫健委决定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暂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冠状病毒属于单股正链RNA病毒,既往已知感染人的冠状病毒有6种,即HCoV-229E、HCoV-OC43、SARSr-CoV、HCoV-NL63、HCoV-HKU1和MERSr-CoV。目前研究显示与蝙蝠 SARS 样冠状病毒(bat-SL-CoVZC45)同源性达 85%以上,老年人及有基础疾病者感染后病情较重。</p> 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 <p> 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和腹泻等症状,重症患者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p> 此次疫情的病例特点 <p> 唐老师着重分析了病例特点:患者年龄集中在40~60岁,并有低年龄儿童患者;高危人群多为老年人、有基础病者及肥胖者;危重症约占15%,希望学生也要告诫自己的家人注意预防,做好安全措施。</p> 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p> 唐老师就饮食、运动、生活方式做了如下说明:</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57, 181, 74);">饮食</b></p><p> 不食用野生动物(即野味),禽、肉、蛋要充分煮熟后食用;注意营养、避免偏食、保证摄入食物多样化,尤其是新鲜蔬菜、水果等;养成良好饮食习惯,按时按量用餐,避免暴饮暴食。</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运动</b></p><p> 积极锻炼,控制体重;适度运动也有助于提高免疫力。</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生活方式</b></p><p> 戒烟、限酒;保证充足睡眠、注意休息、避免熬夜;关注心理健康,注意缓解紧张情绪、减轻心理压力。</p><p><br></p> <p> 在唐老师的讲解下,学生们对冠状病毒的知识有了更深刻的了解,看着学生们认真听讲的样子,已经看出他们铭记在心。最后唐老师温馨提示大家:如果身体不适,请尽量待在家中,不要外出游玩,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咳嗽、咳痰、发热(体温>38℃)、呼吸困难、寒颤等,请及时就诊。</p> <p>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我们应该众志成城击溃病毒,做好个人与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p> <p>总策划:刘卫红</p><p>图片:张娇</p><p>文字:张娇</p><p>审核:汪海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