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剖宫产术是产科领域中的重要手术。由于麻醉学、输血、输液、水电平衡知识以及手术方式、手术缝合材料的改进和控制感染等措施的进步,剖宫产已成为解决难产和某些产科合并症,挽救产妇和围产儿生命的有效手段。</p> <p>不管是剖宫产还是顺产,作为分娩方式的一种,孕妈们会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结合自身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分娩方式。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关于剖宫产术后的注意事项。</p> <p>在临床工作中,我们时常会收到产妇各种各样的问题。</p><p><br></p><p>“医生,这个按摩腿的治疗是干什么的?”</p><p>“是防止血栓形成的。”</p><p>“那没用啊,我又没有血栓。”</p><p>“我很健康啊,为什么要做这个按摩?”</p><p>“生个孩子怎么可能有血栓?”</p><p>我们只能说,大家对分娩这件事了解不够全面。</p><p>“卸货”难道只是卸个体重?</p><p>“卸完货”还有你想象不到的危险——血栓!</p><p><br></p><p>孕、产妇妊娠末期和产褥期早期,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原显著增加,血液呈高凝状态,这个状态可以一直延续到产后10周。</p><p><br></p><p>除此之外,生产过程中也会有体液的流失,出现脱水的情况,进一步加重血液高凝状态。</p><p>但大多数产妇需要长期卧床休息,尤其是剖宫产产妇因刀口疼痛,卧床时间增加,血液流动缓慢,更易形成血栓!</p><p><br></p><p>妊娠妇女的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率约为非妊娠妇女的5倍,而剖宫产的有创性操作进一步增强了血小板的凝聚力。</p><p><br></p><p>事实上,美国母胎医学会(SMFM)最新的指南指出,静脉血栓成为导致产妇患病、致死的一大主要因素。已有的证据表明,每1000个产妇中就有1~2个产妇会在妊娠期和产褥期出现静脉血栓。</p><p>静脉血栓不仅会导致局部血流不畅、水肿,当它脱落后随血流到肺,形成肺栓塞,可能顷刻间要人性命。</p><p><br></p><p>目前,针对剖宫产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指南有很多。</p><p><br></p><p>通常认为,具有剖宫产手术指征的产妇应该进行连续性充气加压装置治疗,临床上有相应的</p><p>气压泵,可以帮助产妇下肢血液循环。</p><p><br></p><p>但是,在是否进行药物干预这一问题上,各大指南还存在分歧。</p><p><br></p><p>主要的分歧在于:对没有静脉血栓史或有血栓形成危险的产妇是否使用药物干预。</p><p><br></p><p>英国机构实验结果发现,有85%的剖宫产产妇都需要使用药物干预静脉血栓形成;而如果使用美国妇产科医师协会(ACOG)的指南评估,则只有1%需要用药;使用美国胸科医师协会(ACCP)的指南,则34.8%的产妇要用药。</p><p><br></p><p>这对临床上是否使用药物造成了很大的困惑。</p><p>由于各大指南指定这个标准是基于研究的观察性数据,而缺乏临床证据,因此使用不同的指南评估有很大的差异。</p><p><br></p><p>是否使用抗凝药?</p><p><br></p><p>国内有一个小范围的研究,调查70位有明确剖宫产手术指征的高危孕妇,排除了合并恶性肿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凝血功能异常、严重过敏体质及精神类疾病患者,分为两组。一组常规物理治疗,另一组物理治疗同时使用抗凝药物。</p><p><br></p><p>使用抗凝药物组的血液更为低凝,同时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也显著降低2.86%。</p><p><br></p><p>然而,使用抗凝药物对产妇,尤其是剖宫产产妇,会有一定的风险。</p><p><br></p><p>如果过度使用抗凝药物,会延缓伤口的愈合,形成血肿,甚至可能导致大出血,反而不利于产妇的快速康复。</p><p><br></p><p>除此之外,还要考虑产妇是否母乳喂养。如果抗凝药物经过乳汁进入胎儿体内,会导致胎儿的抗凝反应,因此一般选择较为安全的普通肝素(UFH)、华法林、低分子肝素(LMWH)。</p><p><br></p><p>2015年RCOG的《妊娠期及产褥期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诊治指南》建议,为了进一步改善孕产妇围产结局,对于合并双胎妊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肥胖、高龄等VTE高危因素的产妇,只要没有LMWH 的使用禁忌,推荐术后使用LMWH。</p><p><br></p><p><br></p><p>剖宫产术后静脉血栓预防建议,综合各大指南的数据,接受剖宫产的产妇在手术前就进行连续性充气加压装置治疗,并且持续到产后能够行走为止。</p><p><br></p><p>有深静脉血栓或者肺栓塞史的剖宫产产妇,除了接受术前、术后连续性充气加压装置治疗,还应该在术后6周内进行预防性的药物干预治疗。</p><p><br></p><p>有易栓症遗传史,无血栓史的剖宫产产妇除了接受术前、术后6周连续性充气加压装置治疗,还要术后6周进行预防性的药物治疗。</p><p><br></p><p>推荐使用低分子肝素作为妊娠期和产褥期预防血栓的用药。</p><p><br></p><p>当肥胖的产妇需要抗凝治疗时,我们推荐中等剂量的依诺肝素纳。</p><p><br></p><p>建议对静脉血栓高危的剖宫产产妇进行个性化医疗方案。</p><p><br></p><p>医疗机构应当建立起静脉血栓患者的预防管理规范。</p><p><br></p> <p><br></p><p>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个中辛苦值得我们为每一位平凡而伟大的孕妈妈而喝彩,也祝愿她们平安分娩,收获每一次为人母的愉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