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神垕以钧瓷闻名。早在唐代神垕就已经生产出五颜六色的花瓷和钧瓷,在北宋徽宗时期,钧瓷生产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平,被定为“御宝”。宋代,政府在阳翟(今禹州市)地区的君台附近设立官窑,为宫廷制作贡瓷,实现了钧瓷生产由民窑向官窑的转变,位列中国五大名瓷之首。本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敬仰,许州路小学小记者研学一日游活动在9月26日踏上了去禹州神垕古镇寻访的神秘道路。</p>  <p>  神垕古镇位于中国钧瓷之都河南省禹州市的西南部,地处伏牛山余脉,山川秀美。神垕因钧瓷而繁荣驰名。</p>  <p>  一路平安抵达目的地,小记者们脚踏拥有厚重文化土地的神垕古镇,走进神垕古镇,在神垕主题公园留影,聆听神垕故事。</p>  <p>  神垕古镇始建于宋代,重建于明朝弘治八年。古有“进入神垕山,七里长街观。七十二座窑,烟火遮边天。客商遍地走,日进斗金钱。”的诗句美誉。 神垕古镇先后被评为“中国钧瓷之都,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境内名胜古迹众多,灵泉寺、花戏楼、祖师庙、邓禹寨、钧窑遗址等不胜枚举,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使神后的人文景观、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同学们在讲解员老师的带领下,一路看,一路学,一路感受和触摸着中华祖先留下来历史文明,乐此不疲!</p>  <p>  不知不觉时间已到了中午时分,迎来了开窑仪式,开窑仪式是最令人敬重的事情,隆重庄严。11点被选为开窑吉时。小记者们兴致勃勃来到了温博钧窑窑厂,参加庄严的开窑仪式,开启别开生面的钧瓷盛宴。</p>  <p>  在温大师的讲解中,小记者们安静、认真的抱以虔诚之心,敬畏窑神,亲手触摸尚带有窑温的钧瓷新品,感受钧瓷釉彩经过烈火洗礼后的瑰丽万千,聆听似琴如铃的迸片声,将一件件刚出窑的钧瓷小心翼翼的一件一件放在展架上。</p>  <p>  开窑有一个环节叫“去次求真”,即挑选出真正烧制成功的精美的钧瓷,并将烧制失败的淘汰掉。温大师借助“去次求真”这一环节,以“筛选钧瓷”为例,让大家自我反省,审视自己。他让大家自告奋勇,小记者们积极主动,勇敢举手,分别对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的不足之处进行了反思,大胆地说出来并要求自己积极改正,不断进步,受到了老师的称赞和表扬。发言的学生有幸被选中砸毁烧制失败的钧瓷。温大师给小记者们讲到:“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名师指路,名师指路不如自己做一件小事情。”温老师告诫他们要积极实践,脚踏实地,心存耐心和毅力,认真做好每一件小事。</p>  <p>  在下午的体验项目中,他们积极互相合作亲手制作自己的作品。体验的项目有:手绘白陶体验——将颜料涂抹在素雅的白陶表面,放飞想象,驾驭色彩,绘就一件件风格迥异而又色彩丰富的陶艺作品;手工泥塑体验——化身小小艺术家,制作独一无二的创意佳品;手工拉坯体验——传统的轮子上拉坯工艺,感受泥土在手指间变化成型的神奇瞬间,新奇又有趣;手工注浆体验——动手参与,更能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看着他们做的成果,每个人都欣喜不已。</p>  <p>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的历史积淀与思想宝库,是中华文明赓续传承、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基因密码”。经过一天的研学旅行,小记者们收获满满。探秘神垕古镇走进钧瓷之都,旨在拓宽小记者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以及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近距离感受钧瓷文化,培养创新意识和对“美”的欣赏能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