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场惊心动魄的抢救

王小军

<p>09月26日凌晨0点38分,急速驶来的一辆SUV,停靠在急诊大厅门口,呼天抢地的求救声随即从后排座传来,响彻整个门急诊大厅。</p> <p>有着丰富经验的急诊室值班护士刘湘湘第一时间通知了我、值班工友,来不及扣白大褂纽扣的我预感不对劲,冲出值班室,奔向急诊大厅门口,与工友王师傅一起把患者搬到平车上。</p> <p>初步判断:20多岁小伙子,猝死!颈动脉搏动消失,四肢厥冷,嘴唇紫绀,微弱的抬颌呼吸。边推平车,边打电话给总值班陆炜鑫主任、ICU陈主任、麻醉科陈效主任、心电图值班医生夏婷婷、外科值班医生黄劲松主任、五官科值班医生曹剑峰。</p> <p>在他们赶来之前,立马心电监护、吸氧、建立静脉通道、清除口腔异物并暂时予口咽通气道保证呼吸道通畅、面罩球囊辅助通气、心脏按压。此次此刻心电监护提示:“BP:0,P:0,SPO2:0。</p> <p>各个岗位就位以后,心电图提示“心电静止”,麻醉科顺利插管,几个人轮番不间断CPR,随后安装心脏按压仪器持续按压,应用相关活性药物。</p> <p>期间我采集病史:2小时前患者在宿舍突发剧烈咳嗽伴气喘,随后逐渐神志模糊,失去知觉伴小便失禁,同事反应当晚患者自饮2瓶啤酒,妈妈反应患者患鼻炎、支气管哮喘病史,且近期在服用哮喘药物(具体不详)。</p> <p>支气管哮喘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多于夜间及凌晨发作加剧。病理生理特点:支气管壁增厚,黏膜充血肿胀,纤毛上皮细胞脱落,基底膜露出,杯状细胞增殖,支气管分泌物增加。气道上皮下有肥大细胞、肺泡巨噬细胞、嗜酸粒细胞、淋巴细胞与中性粒细胞浸润。支气管平滑肌肌层肥厚,气道上皮细胞下纤维化、基底膜增厚,导致气道重构和周围肺组织对气道的支撑作用消失。</p> <p>大约抢救半小时后1点05分,当我询问病史时,ICU陈主任捷报传来:患者恢复心跳,没有呼吸,看来大家的努力没有白费,略感欣慰的我冲到患者身边,下一个奇迹出现了:呼吸机屏幕上显示自主呼吸波形。心电监护此时BP:162/85mmHg,P:126次/分,SPO2:96%。仍没有意识,这是意料之中的。</p> <p>支气管哮喘导致猝死的原因有哪些呢?主要有5个方面:</p> <p>后续收住重症监护室</p> <p>由于心跳骤停将近半个小时,脑细胞严重缺氧,入住ICU后,出现持续的抽搐,并发高热。</p> <p>无论结局如何,经多方努力,特别是在重症监护室陈主任、麻醉科陈主任、总值班陆炜鑫主任、护理组刘湘湘的定鼎力相助下,硬生生把24岁的生命暂时从悬崖边拽了回来!</p> <p>为我们的团队感到骄傲!为患者家属感到开心和欣慰,至少还存有生命延续的希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