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i>峥嵘岁月,砥砺奋进</i></b></p> <p> 洛隆藏语意为“南谷”或“南川”,古时候这里是连接祖国内地与藏区腹地重要的商道、官道,更是悠悠茶马古道必经驿站,这里丰富的自然景观与漫漫历史渊源凝积的人文风情交相辉映,形成了厚重独特的民俗风情。</p><p> 届此,倾情展现的是洛隆19世纪80年代末至20世纪初存世的图片资料。这些老照片受当时条件制约,存在很多这样或那样的缺憾,但能够留存至今已是弥足珍贵的天大幸事了,从回望历史的角度体现出了它存在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在梳理和编辑过程中,每每看到这些已逝岁月的珍贵痕迹和一张张曾经熟悉的面孔时;仿佛又回到了那堆满童真的青涩岁月;仿佛又回到了那昏暗烛光下,一家人围坐在火炉旁聆听收音机里播放节目的夜晚;仿佛又是每年抱着兴奋和新衣入睡、却彻夜难眠的除夕之夜;仿佛又听到了高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们嘴边有一句没一句的张帝的歌,却不知在说啥的懵懂年代....</p><p> 10年、30年、70年不只是简单数字的垒积,在这些数字背后,满满都是成长、变化、聚散、生死、命运、社会、苦乐等等的动人故事的延续。</p><p> 70年胜过7000年。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经历,是我们这辈人最大的经历和感受。经历过看电影没钱买票,就在电影院门口追逐嬉戏到电影结束为止。经历过洛隆的第一次通电、第一次通桥、第一次通路、第一次收看电视,到第一家私人饭馆中吃饭的经历。遗憾的是记得是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听说县城的街道(当时可能只有200米左右的主街道路)路要修成水泥路面,但是直到小学毕业到内地上学了也没能亲眼见证洛隆县那条第一面水泥路面……</p><p> 今年是喜迎昌都解放70周年的大喜日子,为了表达由衷的喜悦之情和感恩之心,由衷赞美家乡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本人谨以图片的方式,竭尽全力把珍藏记忆深处零星的美好串成一副最美的风景展现给大家,让我们铭记和怀念那已逝的青春和时代,感恩在党和政府的英明领导下所拥有的一切美好,展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复兴的磅礴辉煌!</p> <p>从昌都到洛隆的第一个险路,怒江益达拉山,如今已改道不用路过这段险路。</p> <p>俄西的怒江桥</p> <p>加工厂的水泥桥通路仪式,卓玛拉错河流的第一个水泥桥</p> <p>俄西怒江吊桥</p> <p>这里目前已经建起了一座20多米长的水泥大桥</p> <p>那时的途中相遇</p> <p>90年代初康沙德嘎拉一带的路经常被洪水冲毁</p> <p>那时下乡的干部不是徒步就是骑马</p> <p>那时去往白达的路</p> <p>县人民政府大门的大街景象,还能看见一辆摩托车</p> <p>老政府大门</p> <p>原公安局大门,现为县财政局</p> <p>搞宣传发放宣传单,政府部门车辆</p> <p>政府大院搞卫生</p> <p>县小学宣传活动,背后是最早的水泥教学楼房</p> <p>当时的最繁华的街道</p> <p>主要街道之一</p> <p>竣工通车仪式</p> <p>七八十年代干部职工住房,中间一排靠左为机关食堂</p> <p>下乡路上</p> <p>那时候能开个摩托车就有众人围观了</p> <p>宣传、拉人载货就靠这辆车了</p> <p>2003年的街道,有些冷清</p> <p>农贸市场</p> <p>昌都解放55周年的庆祝活动现场</p> <p>昌都解放60周年庆祝活动现场</p> <p>那时候的“六一”儿童节,不仅是z小朋友的节日,也是家长的“耍坝”节日</p> <p>老办公楼前的群众演员</p> <p>春节文艺演员,背后是老职工住房</p> <p>老洛隆人一看就知道的旧礼堂内</p> <p>一张让人感动的老照片,很多老干部说“看着这张照片就能勾起很多回忆”</p> <p>原来那时的宣传现场背景是这样的</p> <p>军民共建</p> <p>那时开始向农村普及电视,但还没网络</p> <p>再看看现在的服装就知道什么是“发展”</p> <p>“有了电多方便,电的用处说不完”记得这句话是当时小学课本里写的</p> <p>“两基”多么熟悉的字句,改变了昌都教育的面貌</p> <p>一张80年代拍摄的“三好学生”</p> <p>旧县中学</p> <p>入团啦</p> <p>20世纪初洛隆县中学,虽然教学楼是新的,但操场还是尘土飞杨</p> <p>2000年左右的村教学点大门</p> <p>那时乡镇学校教师办公室</p> <p>县城主街道开始发生变化了!</p> <p>70年代建起的干部职工住房开始变成历史了</p> <p>那时洛隆最好的酒店,</p> <p>老县城一角</p> <p>那时的劳动工具,主要还是靠人力</p> <p>“普六”期间的农村教学点</p> <p>90年代初比较富裕的家庭</p> <p>那时的乡镇卫生院</p> <p>农贸市场的雏形</p> <p>村村通广播电视</p> <p>洛隆最早的幼儿院就在这里</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i>新时代,新洛隆</i></b></p> <p>如今的洛隆县加热扎村</p> <p>县城一角</p> <p>18年县城全景</p> <p>洛隆粮仓大厦</p> <p>阿托卡新村</p> <p>县城一角</p> <p>粮仓大厦</p> <p>县城夜景</p> <p>县城雪景</p> <p>县幼儿园</p> <p>县城一角</p> <p>粮仓大厦和孜托寺</p> <p>县城夜景</p> <p>县城夜景</p> <p>农产品销售点</p> <p>2020年疫情期间的众志成城</p> <p>农村种植业</p> <p>休闲度假</p> <p>群众教育,群众心声</p> <p>农家乐的一角</p> <p>创业的人们</p> <p>幸福生活,话党的恩情</p> <p>幼有所育</p> <p>门口就业</p> <p>天蓝水清</p> <p>老有所居</p> <p>学有所成</p> <p>欢歌载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