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研课堂 分享收获”——福安市溪北洋新区第一小学数学组教研活动

州官

<p>  金秋九月,新学期伊始,溪北洋新区第一小学迎来了一众年轻新老师,为溪北洋新区的教师队伍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引领青年教师的成长,是学校一直以来非常重视的一项培养工作,为了促进新教师快速融入教育教学,学校数学教研组就每位新进校教师见面课采取了“常规教学、问道课堂、共研提升”的教研指导。</p> 一年段的两位老师带来的是《认识位置》同课异构。 丁友妹老师的课堂以一首课前热身儿歌,让孩子明白了课堂规范,激发了学习兴趣,寓教于乐。 周婷婷老师语言亲切,让学生迅速养成良好课堂习惯,教态自然大方。 二年段的刘莹文老师执教《初步认识多边形》。整节课活动环节衔接自然,将呆板无趣的练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三年段的四位老师带来的是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同课异构。 <h3>  李霏老师注重孩子们对算理的探究,通过学习单让孩子们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挖掘算理。</h3> 刘诗雨老师在课上大胆放手,细心指导学生,注重细节处理,“讲算法,分步算,懂格式”,注重孩子们逻辑算法的培养。 沈钦光老师用优美的“大雁南飞”进行课前导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课堂氛围浓厚,孩子们的学习热情高涨。 雷莹老师让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计算,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整个课堂精彩纷呈。 四年级的林兰君老师执教《两、三位除以两位数的笔算》,注重通过纠错的方法,帮助孩子们明确算法,明晰算理。 <div>  课后陈华强主任和缪晶老师组织评课,对每位老师的课都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点评,让新老师们明白课堂上如何揭露核心问题,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如何引导、启发学生思考,真正做到让学习发生。</div> 新教师“见面课”活动的开展提升了新教师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给全体教师提供了一个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学习交流平台,有效促进了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为溪北洋新区第一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新的活力。 9月25日下午,溪北洋附小校区数学组召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教研活动,针对暑期教学评一体化活动做了精彩的分享,本次活动在陈华强主任主持下拉开了序幕。 <br>  缪晶老师先讲述了监测的重要性,然后结合专家们各式各样的命题设计解读命题设计的方向,最后对数学质量监测考试命题要求以及考试命题规范细目表的各项目进行详细的讲解。<br>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以智慧的高度教知识,以发展的理念做测评》</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缪晶</h5> <br>  翁馨老师先抛出一个问题:先看教材还是教参?引发了大家的思考。接着围绕教材编排体系进行横纵对比,结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对三大教材的设计意图异同点展开了研究探讨,明确了只有立足教材,深度的解读教材,才会实现教学目标最优化,教学过程最优化。<br>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立足教材,回归课本》——翁馨</h5> <br>  陈菊琴老师从基于学情、因需而学、核心问题三个方面阐述怎样设计引领学生真实学习,并向大家展示了小数的意义四大版本的现场教学设计,简约而不简单,可谓大开眼界。<br>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合理设计教学》——陈菊琴</h5> 阮老师通过播放来自漳州邹瑞荣老师的《梯形的面积》片段视频,让我们身临其境的感受了一把如何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提出“删、忍、等、退、捕捉、放大、提炼”七点建议,着实受益非浅。<br>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如何让学习真正发生》——阮为峰</h5> 陈华强主任分享了自己培训的心路历程,结合自己小组的习题设计,提出了自己的三点所思所想:一、换个“位置”,监测命题富有门道。二、巧变形式,命题以生为本。三、定格“方向”,监测命题指向教学。<br>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学监测之道,习命题之理》——陈华强</h5> “一个人走,可以走很快。一群人走,可以走的很远”。数学组教研活动让我们成为团队,携手并进。我们追寻着对教育的美好憧憬,满怀激情走到一起,愿为教育留下最美的痕迹。 <div style="text-align: left;">撰稿:沈钦光、王铃芳</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拍摄:钟思思</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编辑:翁馨</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审核:陈华强</div>

老师

课堂

教学

命题

学习

陈华强

教材

教研

孩子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