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中秋月

崔建中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又见中秋月</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文/崔建中</p><p class="ql-block"> 中秋这个节日,是中国人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节日,人们都把这一天冠以中秋佳节,据说一年中这一天的月亮最圆,寓意着一家人在这一天要团圆在一起,让父母享受天伦之乐。</p><p class="ql-block"> 对这样一个盛大的节日,在27岁之前没有把这天看的有多么神秘,多么隆重。只是孩童的岁月里,知道这一天一定要吃月饼,并且要在中秋节过后去外婆、姑姑、舅舅、姨姨家里走走亲戚,带一个月饼,带几个用一半白面一半玉米面蒸的馒头完成礼尚往来的程序。</p><p class="ql-block"> 我的童年里,在中秋这天当然也很兴奋,兴奋的是可以尝一口一年只有一次月饼。</p><p class="ql-block"> 六十年代月饼是凭票供应的,每人可以供应到一个月饼(一斤四个或者六个),我记得我家一般是买六个一斤的这种,因为一斤六个的月饼可以用最小的支出满足每人能平均到一个水平。但实际上每人并不能吃到一个。因为必须把走亲戚的月饼提前留出来,预计能剩下几个才可以分配。我家兄弟姊妹多,差不多两个人能分到一个,就这么一点也是提前四五天就盼上这天了,欢乐的激点就这么低。至于父母能不能吃到月饼,我们这些做儿女的从来没有关注过。</p><p class="ql-block"> 年复一年,中秋节就这样稀里糊涂地度过。</p><p class="ql-block"> 等过了多少年,知道了些嫦娥呀、玉兔呀、月圆呀这类故事,月饼也不是吃半个的年代了,但始终没有觉得这个节日有多么盛大。</p><p class="ql-block"> 直到1985年的中秋节,才领悟到中秋节的寓意。这一年,为了获取更多知识,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考取了成都的一所部门院校去脱产学习,离开家时妻子已经是有5个月的身孕了,还坚持要上班。独自一人住着单身宿舍,我们是外地人,身边没有父母在身边,可想妻子有多孤单无助,牵挂也只能是每周一封信安慰着、鼓励着。也就是这年的中秋节,收到了妻子寄来的一个包裹,是一个被罩,里边用塑料带包了半个月饼。相思这个词在这一刻体会的最深;牵挂在这一刻不言自明;团圆在这一刻更加渴望。这时候才懂得中秋。“宁静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就是这一年流行起来的歌曲。</p><p class="ql-block"> 我拿着这半个月饼坐在校园的花园里,举头看着天空的月亮,觉得好圆好圆。也许是幻觉,似乎能看到妻子轻歌曼舞、又觉得妻子在月宫里四处张望我在哪里。此刻,妻子也在家乡和我一样看着温柔的月亮。几千里,其实并不遥远,我们都在同一个月亮下享受着思念带来的幸福。但有清辉同此刻,世间何必怨凄凉。</p><p class="ql-block"> 在以后的岁月里,开始珍惜着中秋这个中国人几千年来的节日,我们都会在这一天带着寓意团圆的月饼回到父母身边,让父母享受着这一刻的温馨。月饼,虽然已经不再是一种口福,但每年我都把一盒一盒的各式月饼拿回家,清欠父母在我童年时代多少年不知道月饼是什么味道的旧账。对于老伴,每年掰给她她半个月饼,在月光下我们傻傻地笑着……</p><p class="ql-block"> 月宫不识天下事,我邀明月听夜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