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过中秋,盼的是月饼

朝华夕拾

<h1><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文字原创 / 朝华夕拾</span></h1><h1><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图片来源/自拍+网络</span></h1><p><br></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家乡的中秋,印象最深的还是月饼,除此之外,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习俗。当然中秋的月亮,特别的圆特别的亮,这就是所谓的“月是故乡明”吧。中秋的记忆在儿时,中秋的最盼是月饼。</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一一题记</span></p><p><br></p><p><br></p><p>桂花,明月,嫦娥,玉兔,吴刚,有花好月圆,有美丽传说,还有桂花酒香……印象中,在我国所有的传统节日里,唯有中秋佳节是最具浪漫色彩,也最富有诗情画意的节日了。</p><p><br></p><p>又到一年中秋节,又是一年团圆时。自古以来,中秋佳节,都是文人墨客赋诗作词的即兴时刻,他们或望月抒怀,或借诗言情,或对影思人。每逢中秋,人们会伴随着浓郁的桂花香,一家人团聚在皎洁的明月下,边赏月,边吃饼,其乐融融,其情切切,若是把酒言欢,想必是美满幸福。明月夜,看满月清辉,遍洒人间。愿人间相聚,永无别离。</p><p><br></p><p>还是要感谢古时那些诗人,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描绘中秋节的经典诗篇,无一不是优美感人的千古绝唱,或因月圆而喜,或因月缺而悲,或因人离而念,盼人间团圆,思记忆乡村。“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赏一轮明月,思一方情怀,让我们陶醉不已,使我们思念疯长。</p><p><br></p><p><br></p> <p><br></p><p>中秋佳节,人间良辰。自古充满着诗意而美好,又给人带来诗和远方的意境,照理是亘古不变的,愈过愈好的,而且始终是萦绕在人们心中永远的期盼。</p><p><br></p><p>然而,就是一个非常传统的中秋节,现如今,随着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过节的氛围变淡了,昔日的期盼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简单化、随意性,可以从购买月饼的随意性中窥见到变化,原来买散装,后来买盒装,现在又回到买散装的月饼了,甚至连吃月饼的食欲都没了,干脆买点水果过中秋。</p><p><br></p><p>月饼,对应着天上的圆月,月饼,意味着人间的团圆,中秋佳节历来与月饼相依相伴,密不可分。中秋,当然要吃月饼,没有月饼,谈何中秋?没有月饼的中秋,如同天上没有了一轮明月。</p><p><br></p><p>这不由得让我忆起儿时的中秋节来,那时小孩过中秋,盼的就是吃月饼。虽然事过境迁的老黄历了,但儿时的中秋往事仍然记忆犹新,难以忘怀…………</p><p><br></p> <p><br></p><p>七十年代的农村,正是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也是凭票供应时期。凡是供销社里的副食品,几乎都要粮票才能购买到,农家子弟只能垂涎三尺,还好月饼例外,才让我有幸吃上中秋的月饼。</p><p><br></p><p>到了中秋那天,巴不得白天早点过去,夜晚快点降临。父亲白天已从供销社买来两三个月光饼(当时的叫法),有饭碗口那么大,外面全是芝麻,是奶奶祭拜月亮用的,我们兄弟姐妹有六人,每人只能分到一小块月饼,已经是很高兴很满足了。但必须要等到拜过月亮姊以后,方能动手品尝。</p><p><br></p><p>等待的时刻是漫长的,必须要有耐心。而我恰恰耐心不足,早已按耐不住,'一个人屁股旋旋动,忽坐忽立,忽立忽走,不停地在大门内外走进走出,心里盼着夜幕早点降临,圆月早点升空,拜月早点开始,月饼早点下肚。总之,我的心思早已在月饼上了。</p><p><br></p> <p><br></p><p>终于盼到激动人心的赏月时刻。只见奶奶把一张小方桌抬到门口,先反复把桌面擦干净,然后用碟子摆放上月光饼,枣子是自家枣树上打下来的,还有一些早熟的板栗。</p><p><br></p><p>一家人围坐在桌子旁,这时圆圆的月亮已经升上了天空,镶嵌在深遂的夜空中,皎洁的月光,泻在我家的周围,房前屋后也亮堂了许多。真是“皓月当空照,人间真情在。桂花千树放,人间正团圆。”</p><p><br></p><p>就这样,月亮下面的家人,大人们有说有笑,小孩子有嬉有闹。那时还不懂什么叫赏月,只是认为中秋的月亮特别圆,应该好好抬头看看。小时的我总希望爷爷奶奶能讲点什么关于天上月亮的故事给我听。</p><p><br></p><p>奶奶目不识丁,根本不可能讲出什么嫦娥和玉兔的故事传说来。她只能凭着她的想像和记忆,给我们绘声绘色地讲述月亮的故事和传说。她说,月亮上面有棵桂花树,树下有位老人,每天在不停使劲地砍树,也不知何时才能砍下来。生活在山沟里的奶奶,脑子里想的最多的就是砍柴这件事,自然只有砍柴的想像力了。</p><p><br></p><p>我们将信将疑,睁大眼睛看圆月,结果看得模模糊糊,好像真有老人在砍树。不一会儿,奶奶说可以吃月饼了。母亲用菜刀把芝麻月光饼按人头切开,我们每人一小块,我连忙拿在手上,仔细端详片刻,才慢咬细嚼起来,味道真的好极了,淡淡的芝麻香和甜甜的糖馅,直溶心田,美了味蕾。几粒芝麻掉到桌上,也要用指头粘来放到嘴巴里,舍不得浪费。那时就想,月饼呀月饼,你何时才能让我吃过瘾?</p><p><br></p><p><br></p> <p><br></p><p>没想到,这个梦想后来就实现了。进入八十年代后,随着生活条件的逐步好转,尤其是自己参加了工作,口袋子里也有了几十元工资,每逢过中秋,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要多买几筒月饼,心想这回要让自己吃个够,好好解下儿时的馋。那时胃口好,一连可吃半筒多,一下就吃过瘾了。</p><p><br></p><p>那几年,月饼市场变化很快,月饼种类逐渐增多,大小商店商场里,到处摆满了丰富多彩各“式“各“馅”各样的月饼,真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满足了人们新鲜好奇的购买欲。</p><p><br></p><p>后来,月饼市场的演变更快了,什么月饼都粉墨登场,尤其是月饼包装盒,越来越精美,越来越昂贵,甚至成千上万的月饼都出来了。面对这样的过度包装,人们不禁要问:这到底是买月饼?还是买包装盒?</p><p><br></p> <h3><br></h3><h3>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诱人的月饼悄然失宠了,人们已不喜欢吃月饼了,有的即使买了中秋月饼,但几乎是象征性地吃一个或咬半个,我同样也没有了月饼兴趣,不论是本地的月饼,还是杭州上海等大都市的,做的再精致也吊不起多少胃口。</h3><h3><br></h3><h3>显然,这是生活水平提高带来的变化。当今社会不乏富贵病者,涌现出许多月饼“不宜者”,担心吃了月饼不利于身体健康。如今的中秋佳节,购买月饼的情况发生变化了,原来专门挑大盒,买高档的精细月饼,现在改为买小盒,或者干脆买散装的,担心买多无人吃而造成浪费。今年中秋,考虑到年老的父母的身体原因,我只好买了两筒麻饼送给老人家。</h3><h3><br></h3><h3>为此,我不禁大发感慨,如今的变化真是太快太大了。过去想吃月饼,想多吃几个月饼都是一种奢望。而今,看到这么多丰富高档的月饼,却索然无味。忽然联想到“廉颇老矣,尚能饭否?”,难道自己也到了“尚能饼否”的年龄?</h3><h3><br></h3><h3>这得庆幸我们生活在一个“两不愁”(不愁吃不、不愁穿)的新时代。红红火火的日常生活,一日三餐的丰盛饮食,五花八门的食品水果,已经填满了人们的肚子,让我们早已没有了饥饿感。你说,这月饼还能吃得下吗?</h3><h3><br></h3> <p><br></p><p>中秋佳节年年过,中秋月饼年年买,吃多吃少无所谓。我想,只要心中有月,只要中秋团圆,不吃月饼又有何妨?</p><p><br></p><p>月饼的回忆是苦涩的,难忘的;幸福的生活是美满的,向往的。每当中秋之夜,我都会仰望星空,中秋的圆月格外明亮,格外透彻。这一轮满月,不正是阖家团圆,幸福美满的写照吗?</p><p><br></p><p>在这静谧的夜晚,在这美好的良宵,我们还能说什么呢?唯有不忘初心,才能方得始终。唯有努力奋斗,才能创造美好!</p><p><br></p><p><br></p> <h3><br></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i><font color="#b04fbb">谢谢您赏阅点赞与分享</font></i></b></h1><h3></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i><font color="#b04fbb">祝您中秋快乐幸福美满</font></i></b></h1><h3><b><i><font color="#b04fbb"><br></font></i></b></h3><h3><b><i><font color="#b04fbb"><br></font></i></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