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为有序开展和落实小学一年级“零起点”教学工作,切实减轻小学低年级学生课业负担,努力激发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尽快适应小学生活,我校开展了系列教学活动。</p> 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 <p> 做好小学一年级“零起点”教学,我校高度重视,开学初召开了一年级全体任课教师培训会,陶春芳校长向教师们传达了有关文件精神,希望老师们严格教学规范,各门课程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规定目标进行教学,不得自行增加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要求、加快教学进度,把规范落实国家课程计划作为规范办学行为的重中之重,不随意提前教学进度、不随意增加教学内容、不随意拔高教学要求,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进行教学,让学生喜欢学习,增进情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p><p> 分管教导主任张玉梅、赵丽慧分别针对语文、数学学科做了细致的学科教学常规要求并给老师们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切实可行的建议:要凸现学生的特点,在备课中要顾及学生的情绪、兴趣,注重活动的合理性,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区别于学科教学的备课内容,以活动、游戏、情景创设等形式组织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上课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应合理把握授课时间与学生活动时间的比例,应给予学生充分活动时间,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知道并逐步掌握基本的习惯要求和行为准则,使学生在行为、情感、兴趣等方面有所收获。切忌急于求成,简单灌输。</p> 严格落实 兑现承诺 <p> 陶春芳校长率先签订“零起点”工作承诺书,一年级所有任课教师老师也签订承诺书,在落实有关要求的基础上,广泛宣传,公开公示。并通过班级群、学校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告知到每一名学生和学生家长,做到自觉接受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科研部门,家长及社会的监督。</p> 课堂教学研讨 <p> 确保小学零起点教学取得实效。强化校本教研活动,一年级任课教师全员参与课程实施,集体备课,认真上课,做到专课专用,学校领导、教导处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一年级课堂教学推门听课活动,通过集体备课、研讨交流等环节提升教学实效,强化各科教师的沟通与交流,研究教学中的经验与困惑,及时调整教学设计,切实提高教师实施“零起点”教学的能力。</p><p><br></p> 课间休息小活动 研讨交流 经验分享 <p> 召开一年级老师小型座谈会,了解当前教学面临的困难和问题,面对参差不齐的学生,采取了什么有效措施,进行教学经验分享。</p> 家校共育促成长 <p> 学校通过《致一年级家长一封信》、召开一年级家长会等方式宣传我校一年级“零起点教学工作,做好宣传,让家长逐渐知晓,学校给孩子的是爱和规则以及良好的生活态度和习惯,远比一味追求识字、写字、算术和分数重要。为了达到家校共育,一年级老师们给予了家长朋友们一些指导性建议:</p><p> 第1招:多聊一些学校话题。这时候不妨多和孩子聊一聊上学期间的各种事情,比如孩子经历的各种快乐事情,有哪些要好的小伙伴,喜欢哪位老师或者学习上有哪些进步等等,可以唤起孩子对校园生活的向往,更快适应校园生活。</p><p> 第2招:允许一定的缓冲阶段。孩子的心理和生理都不是非常成熟,假期过后,孩子的心理会出现较大反差,一旦情绪不好会对学习失去兴趣。因此父母永远给孩子一段过渡缓冲时期,不要急于求成这样孩子才可以慢慢适应学校生活。</p><p> 第3招:亲子阅读一起收收心。不光是孩子需要收心,家长也要调整自己的状态,让孩子感受到家庭氛围的变化。首先,要营造家庭读书的氛围,为孩子找到他此时此刻最需要的书。其次,要适当交流,陪伴,但别催促。</p><p><br></p> <p> 从“零”开始,静等花开。“零起点教育”是每个孩子人生的第一阶梯,我们将在一路的耕耘中,去放飞美好的憧憬,将用辛勤的汗水去润泽每一颗童心,让学习在快乐中扬帆起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