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坑院的前生今世【原创】

陶玉和

<p> 陕塬位于河南三门峡以西的陕州。由于位于陕塬以西,所以北有黄土高原、中有八百里秦川、南有秦巴山区的一个省便被称之为“陕西”这个名字。</p> <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地坑院也叫天井院、地阴坑、地窑,是古代人们穴居方式的遗留,被称为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地坑院在</span>河南三门峡陕州<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山西运城、甘肃垅东的庆阳及陕西的部分地区均有分布。</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河南三门峡境内保存的较好特别是在陕县东凡塬、张村塬、张汴塬这三个高台平原地带,许多村民仍居住在地坑院里,至今仍有100多个地下村落、近万座天井院。现存最早还住人的院子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已住过六代人以上,保存较好的村庄有张村塬的人马寨和</span>庙上村<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等。</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位于河南西部的陕县庙上村,村民们居住在地坑四合院里,繁衍生息,享受着平静的“地下生活”。在</span>国家住建部<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首批公示的“</span>中国传统村落<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名录中,位于陕县</span>西张村镇<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的庙上村榜上有名,也是河南省16处入围村落之一。这些建筑多建于清末、民国初年,有100多年的历史。现存的73座中,53座保存完好,20座经过整修,面貌焕然一新。</span></p> <p>  陕县北营村现存81座地坑院,有128户村民,目前仍住在地坑院内。 </p><p> 北营作为文化旅游区的核心景区,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总投资3亿元,分为核心游览区、生态休闲区、乡村体验区。</p> <p>  通往地坑院落的坡道。</p> <p>  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像西黄土撼地区的人类居所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著名的仰韶文化遗存还有陕县庙底沟以及陕塬上的小南塬、庙上村、人马寨、窑头等仰韶文化遗址多处。</p><p> 仰韶文化的特征,一是以原始农业为主要经济形式,二是民居均为园形或方形的地坑式窝棚。这些地坑式村落,都有台阶供上下,这些台阶有直坡式的,还有沿坑壁螺旋上升式的,这可能就是地坑院的雏形。庙底沟仰韶文化遗址发掘出的用于翻土、挖士的石锄、石铲,特别是磨制的大型舌形或心形的石铲,为这种地穴式建筑的挖衡提供了较为先进的工具。此可见,地坑院的源头大约在仰韶文化时期。</p> <p>  对地坑院文字记载从早服详细的资料当属南宋绍兴九年(1139年)朝廷秘书少监郑刚中写的《西征道里记》一书。书中记载他去河南、陕西一带安抚时一路上的所见所闻。谈到约时河南西部一带的窑洞情况时说:“自荣阳以西,皆土山,人多穴居。”并介绍当时挖窑洞的方法:“初若掘井,深三丈,即旁穿之。”又说,在窑洞中“系牛马,置碾磨,积粟凿井,无不可者”。这些介绍为地坑院的历史提供了有力的文字佐证。</p> <p>  河南陕县西张村镇窑头村<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处于黄土台阶平板中心,村中民居95%以上都是地坑院。据本村曹氏族讲记载:“洪武年间避大元之乱,由</span>山西省洪洞县<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曹家川迁移至陕县南塬窑头村。”这说明窑头村的地坑院已有七八百年的历史。</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20世纪初,德国人伯纳德·鲁道夫斯在《</span>没有建筑师的建筑<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一书中,最早向全世界介绍了中国的地坑院窑洞。称地坑院建筑为“大胆的创作、洗练的手法、抽象的语言、严密的造型。”</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地坑院建设般兴盛时期,20世纪50~80年代的情景,人们却历历在目。那时址然经济比较落后,但社会相对稳定,在当时人口政策的形响下,</span>人口自然增长率<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急剧攀高,农村家庭子女平均在五个左右。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在60~80年代逐渐进入婚龄,居所需求压力很大,而那时的</span>社会生产力<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水平又不高,农民手中持有的货币从极少。似修建地坑院只要人手多,没有钱也能很快完成,并且址多又可住4~5户人家.这种一举几得解决孩子结婚住所问题的方式,成了黄土台阶平探农民的址优选样。在当时,一个千人的村庄每年审批7~8座地坑院是很正常的,我们所看到的地坑院绝大多数都是那时候建造的,从某种彻变上说,地坑院也是时代的产物。</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自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人类居住</span>从地下走向地上<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也是大势所趋,加之地坑院占地面积大,一座院占地一般为1--1.5 亩土地,是现在农户宅基地的3-5 倍。最晚的院子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建造的,之后村民们多是在新批宅基地上造房或是在地坑院窑顶造房,没有人再挖造地坑院,“穴居”地坑院的人已日见稀少,废弃的窑院或填没,或塌陷,难觅往日风貌。90年代中期,由于地坑院占用土地过多,许多村子本着“退宅还耕”的要求,开始填埋地坑院,使地坑院这一民俗建筑遭到极大破坏。</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地坑院的建造受传统文化八卦的影响,村民修建窑院前必请</span>阴阳先生<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察看,根据宅基地的地势、面积,围绕</span>阴阳魚<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的八个方位,按</span>易经八卦<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决定修建那种形式的院落。依据正南、正北、正东、正西四个不同的方位朝向和地坑院主窑洞所处方位,窑院分别被称作东震宅、西</span>兑宅<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南</span>离宅<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北</span>坎宅<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其中,东震宅被认为是最好的朝向。</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根据宅院的方位性质,确定在某一个崖面的中间位置挖凿主窑,供长辈居住。主窑高3至3.2米,可安一门三窗,其余为偏窑,高为2.8至3米,一门</span>二窗<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窑洞门多为两套门,朝内开的为老门,朝外开的叫风门,老门坚固,风门透光。主窑比其他窑洞都要宽大,以显示主人地位的尊贵。有些地坑院主位方向开挖两个窑洞,无法确定主窑,为补救主宅窑,再在两窑中间的半崖开挖一个小窑,象征性做为本宅院的主窑,也称为天窑。五鬼窑(也叫绝命窑)呈凶性,被认为是全窑院最不好的窑洞,常用来圈养牲口、磨面和放农具杂物。因石磨是白虎星,可以镇邪。</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建地坑窑院有三要,就是主窑、门洞窑、</span>灶火<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窑的位置很重要,也讲究阴阳平衡,图个吉利。造窑孔数也多有讲究,有明五暗六含八封九之说。九为大,所以九孔窑院落最多。窑院建成有个热闹隆重的仪式为</span>合龙口<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窑洞挖好之时,匠人在中间一孔窑的顶上留下仅容一砖或一石的空穴,用系了红布或</span>五彩线<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的砖或石砌齐,然后</span>放爆竹<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设宴请客,共祝主人平安吉祥。迁入新窑院时亲朋好友还</span>备礼<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祝贺,喝喜酒,为其“暖窑”,有的称之为“踩院子”。</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在地坑院里种植花草树木,是院里主人装饰地坑院必不可少的工序。春暖花开,人们犹如生活在花丛中,置身其中有一种娴静的农家情调,心情格外爽朗。院子里再种上几棵果树,夏天既可以乘凉,挂果季节还有新鲜可口的水果吃。</span></p> <p>  几十米甚至几百米厚的黄土层是产生地坑院这种民居形式的基础。</p> <h3><b>  地质成因</b></h3><p> 陕县三大塬区.黄土层堆积深厚,一般在50米~150米.黄土是在早更新世、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堆积形成,主要以石英和粉砂构成,少数地带黄土层里夹杂有很薄的料礓石,是介于典型褐土和黄潮土之间的农耕土壤,土质结构十分紧密.即有抗压、抗震、抗碱作用。因此,凿挖窑洞,坚固耐用,目前陕县人马寨村址久的地坑院窑龄己达200年以上.至今仍有人居住。此外.这里地下水位较低,一般在30米以下,这些都为“地下挖坑,四壁凿润”这种民居形式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p> <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豫西地区的气候条件总的说来是</span>北温带<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大陆性季风区,属于半干旱性气候,特点是凉爽干燥,四季分明。陕县的三大塬区均自山体向下自然延伸,坡势平缓,区域广大。最大塬区,有近百个村庄。这里十年九旱,降雨最偏少,年均降雨量只有500毫米左右。很少有</span>大暴雨<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发生,即使偶遇洪涝,由于平面三面都是沟壑,雨水出路通畅,一般不会殃及地坑院群。半干旱性气候有利于保持当地上壤的干燥和坚固.使窑洞建筑经久耐用;一年四季温差较大,更能体现窑洞“穴居”冬暖夏凉的优势。</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黄河流域是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但生活在黄河中游周边的黄土塬上的先民却相当贫困。这里缺乏煤炭资源,也稀缺森林资源,建造房屋难度很大,而地坑院结构简单,所用建材少,建筑成本低,只需要自家的劳力于农闲之时挥撅刨挖,便能在一年半载中建成一座窑院,这是地坑院得以存在和发展的主要原因。另外,当地农民主要种植</span>冬小麦<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和夏玉米两种作物,而小麦、玉米的打收晾晒需要占用面积较大的场地,这种地下住人,地上打场的建筑,很受欢迎.可谓他们的最佳选择。</span></p> <h2>  地坑院的构造</h2><p> 地坑院就是在平坦的土地上向下挖6—7米深,长l2—15米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土坑做为院子,然后在坑的四壁挖10—14个窑洞,工程量约二千个土方左右。窑洞高3米左右,深8一12米,宽4米左右,窑洞两米以下的墙壁为垂直,两米以上至顶端为圆拱形。其中一洞凿成斜坡,形成阶梯形孤行甬道拐个斜向直角通向地面,是人们出行的通道,称为门洞,是地坑院的入口。地坑院的入口有直进型、曲尺型、回转型三种。门洞窑多数只有一道大门(也叫锁门),有的做两道门,分称为大门和二门,旧时妇女的活动范围限定在大门内、二门外。在门洞窑一侧挖一个拐窑,再向下挖深二三十米、直径1米的水井,加一把轴辘用于解决人畜吃水问题。</p><p> 这种以地坑院组成的村落,不受地形限制,只需保持户与户之间相隔一定的距离,就可成排、成行或呈散点式布置。这种村落在地上看不到房舍,走进村庄,方看到家家户户掩于地下,构成了黄土高原最为独特的地下村庄。</p><p> 地坑院与地面的四周砌一圈青砖青瓦房檐,用于排雨水,房檐上砌高30-50 厘米的栏马墙(也称女儿墙),拦马墙内侧有的还种些酸枣等灌木,在通往坑底的门洞四周同样也做有这样的栏马墙。这些矮墙一是为了防止地面雨水灌入院内,二是为了人们在地面劳做活动和儿童的安全所设。三是建筑装饰需要,使整个地坑院看起来美观协调。</p><p> 居住在地坑院内,排水和防渗是最要紧的事情。地坑院的基本附属设施几乎都是从这个角度出发的,也是居民每逢婚庆大事要加以“摆治”(加固修理)的主要部位。窑脸(窑洞正立面)除开有窗户外,均以泥抹壁,基座一般以青砖加固。院内地面四周砌一圈青砖。地坑院院心是在比院子边长窄2米左右的基础上再向下挖30公分左右,并在其偏角(一般东南角居多)挖一眼4—6米,直径1米左右的水坑(井),坑(井)底下垫炉渣,上面用青石板盖上,主要用来积蓄雨水及污水排渗之用,有些地方,这些雨水沉淀后还要供人畜饮用。</p><p> 地坑院内各个窑洞分为主窑、客窑、厨窑、牲口窑、茅厕、门洞窑等功用。主窑三窗一门,最高,其它窑二窗一门,茅厕窑和门洞无窗无门(因门洞窑的大门和二门做在洞内在外边看不到)。地坑院窑门多为一门双扇,以槐木、椿木为主,油漆多用黑漆带红线的色彩,在门的一侧留有锅腔和土炕的烟火道。窗户是方格状,裱糊白纸或安装玻璃,节庆时贴窗花。窑洞大小,一般主窑为九五窑,宽九尺,高九尺五寸,其它窑为八五窑,宽八尺,高八尺五寸。正对门洞向阳的一面为长辈居住的正窑,左右为侧窑。</p><p> 传统的地坑院,窑洞内多用土坯垒成火炕,一般另有单独的窑洞做厨房、粮仓及鸡舍、牛棚。院内可以圈养牛、羊、鸡、狗等,人畜共居。窑洞内还可以再挖小窑洞称之为拐窑,用于储藏杂物或用于窑洞与窑洞之间相连的通道。院顶地面用于打场、晒粮,院内存放粮食的窑洞顶部开有直通地面的小洞,称作“马眼”。收获季节可将晒干的粮食直接从马眼流入屋内放置的粮囤中,粮囤是用苇子编成的,在囤下铺一层约20公分厚的麦糠,粮食装满后顶上再盖一层麦糠,最后用泥将囤顶封严,可储存粮食三年五载,不生虫,不腐烂变质。茅厕顶部也开有一个“马眼”,一方面可以通气,另一方面可以把晒干垫厕的黄土直接灌入窑内。</p><p> 地坑院中间地面通常还栽植1-2棵梨树、榆树、桐树或石榴树,树冠高出地面,露出树尖。进入村庄,只闻人言笑语,鸡鸣畜叫,却不见村舍房屋,“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就是它的真实写照,有人称它是地下的“北京四合院”。</p><p><br></p> <h3><b>  工程造价低廉</b></h3><p> 地坑院是根据人们的生活状况应运而生的,过去的年代,人们的生活状况很差,根本没有钱去建造房屋,那时候人少地多,很多土地长期荒芜,在荒地上凭力气挖个坑院居住,虽然费力大,耗时长,但却几乎不需要什么特殊的工程材料,更不需要花什么钱。</p> <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在豫西地区经济尚不发达的农村,老百姓什么都缺,惟独不缺的是力气,于是,挖一方地坑院就成为人们一个可以</span>实现的梦想<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地坑院的建造是一项较大的土方工程,一座中型十口的地坑院要出土两千佘方,投工一千余个,一个人来干要化三年多的时间才能完成。</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地坑院建筑特色鲜明、文化气息浓厚、充分反映豫西地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历史文化特征。保护这种民居形式,也就是保护中华民族从远古到现代不间断的物质记忆。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改善和退宅还田政策的要求,地坑院这种弥足珍贵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正从人们的视野中逐渐消失,因此,保护地坑院院显得十分必要。</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