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茶杯里的江湖---福建武夷大红袍印象

helen〈颜玉〉

<br><br><br><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作者丨颜玉 </h3><br><h3>游了趟福建武夷,认识了一座山,一杯茶,和一种颜色。</h3><br><h3>前后四天的的游历,知道了有这么个地方,楼高不过6层,茶园遍布,错落有致的小别墅遍布,在武夷山市新区的一大片,楼房象草垛似的一堆一堆地团团圆圆,到处安放着岁月静好。</h3><br> 人们在这里徐徐缓缓地生活,日子散漫而悠闲,城市与风景区的间距松驰有度,楼房象是故意蹲下来给看风景的人留出视野,没有压制没有张扬,彼与此象是没完全醒透的梦,双双就近落在了枕边。<div><br></div><div>一条弯弯绕绕的九曲溪在山峦间长长地流淌,是任着性的女子,发丝自上而下,一衣带水地飘飘荡荡,风情且摇曳,性感的翘臀从一曲扭到九曲,奇峰异石列队俯首,途中大王峰与玉女峰的爱情故事任由人想象,看见它们,瞬间会有“观影”的快乐。<h3></h3></div> 来到武夷坐竹筏游九曲溪差不多是必需项,8人一组,二个船夫一前一后插篙下筏,按行规,游客上船后在船夫友好的提示下每人会给小费20元,而且是现金,如此,船夫才可能见一景讲一景,否则会默不作声把你送到目的地完事。事后知道,竹筏及上面所有的物件均由他们自行购置,那是他们的谋生家当,他们工资不高,就靠着一趟一趟运送游客得到的小费补贴生活,同时获得小快乐小欢喜。船夫说,溪两边石上的小孔是他们一次次撑篙时受力给戳出来的,密密麻麻的小孔筛孔一般,可以想象,这是无数代船夫经过时留下的印痕。其实船夫们需求不多,得到满足后他们会提着神起着劲,把肚子里沉淀的故事毫无保留地给游客们抖出来。 因着他们的讲解,竹筏高兴地漂在水面,快时快缓时缓,他们用幽默的荤素搭配的语言讲着溪边的故事,见山非山见水非水,惹得游客一路逗趣。此时,鱼在水里游,人在船上笑。<div><br><div>一个小时的漂流,快到岸边时竹筏流进一支静流,船夫夸张地说,我们回国了。这话听着会让人一个恍惚,以为在梦游。在相对的激流中突然拐着弯静了下来,竹筏晃晃悠悠地靠岸,还真的给人有远程归来的感觉。是的,我们回国了。</div><div><br></div><div>武夷山的生态自成一体,山与水的相偎像是一对和谐的夫妻,在这方天地生生不息。</div><div><br></div><div>看天游峰、玉女峰、大王峰、水帘洞、走一线天、登小武夷山,步行下梅林古村,在朋友的悉心安排及陪同下,没怎么费劲就游了个遍,甚至把樟树公园也给逛了,以散步的方式旅着游,在特色的民宿里体验着慢节奏的生活,太阳落得慢,日子似乎长出很多。每天尝着当地好吃的特色小吃,没吃过的不下4种,它们是:红眼鱼、猫爪菇、竹耳、五夫莲子。配上当地的做法,味蕾会得到极大的满足,记忆也因此更新, 稍不留神,有如临仙境的感觉,就会想,这不正是我们奋力追求着的美好生活的蓝图吗?<br><br> 而值得思考的是,这里的孩子读书考学,大多选择去一线城市打拼,或许,“安逸”是结果的呈现,好比一堆瓜子仁,一把抓着吃无味,得带着壳一粒一粒剥来吃。</div><div><br></div><div> 看来,用苦作底子的乐才会真快乐。</div><div><br></div><div>快乐应当是从辛勤的汗水里浇出的花。</div><div><br></div><div> 身在武夷市,会让人感觉,“茶”是话题中频率出现得最多的字,脑子里想的,眼睛里看到的,嘴里聊的喝的品的都是茶, 怎么绕也绕绕不开。“茶”被当地人称之为土黄金,谁家有大面积茶园,腰杆都可以挺直很多。媳妇也会好娶些。</div><div><br></div><div> 如果遇有远道而来的客人或亲朋好友,当地人拿得出手的礼品便是纯手工制作的武夷岩茶,多以肉桂,水仙,大红袍为主,他们的口头禅是送茶送健康,这话听起来都能感觉到甜味,客人们自然会心领神会地笑纳。健康,多好的意头,谁都要。 </div><div><br></div><div> 近几年随着养生意识的提升,好茶的价格也随之飙升,几万元一斤的茶有,几仟元一斤的很多,几佰元一斤的那就相当普遍了。平日里我们在商场买的或收到的一大盒精美包装的茶,原以为有一斤重,到了武夷山这才明白,那不过是半斤重,有夸张的包装甚至一大盒茶叶有可能不过四两。 </div><div><br></div><div>在当地拥有三、五十亩地的茶农不到2万人。他们的祖辈当时并不知道茶未来的经济价值,只是闲时没事就扛着锄头上山开垦并殖茶,当时大多数人会会选择在山脚下开垦,勤劳些的人们就爬到高地进行开垦,没想到,高处凹处避着阳光的地方,才能种出最好的茶。<br><br></div></div> 每年清明过后,武夷山漫山遍野的茶树吐出嫩芽,到了茶叶开采的时节,男男女女按传统风俗各各在自家的茶园里先“喊山”再采摘,“喊山”是重要的采茶仪式,他们齐声高喊:“茶发芽喽!”,可以想象,四面八方的声音在同一时间此起彼伏在山间回荡,场面是何其壮观。 <div><br></div><div> 还有,当地人分工十分明确,做茶是男人的事,做好做坏那代表全家整年收成的指望,因此在做茶时男人们压力巨大,没日没夜地操劳,茶做好后,销茶的事交给女人,武夷市的女人们个个是营销高手,交际应酬家里家外样样通。</div><div><br></div><div><br></div><div> 观看“大红袍印象”是旅游的必看项,由张艺谋投资策划,入场前我以为是看电影,没想到全程在实景中真人表演,场面宏大,300多个演员身着长袍拿着道具有序地各种跑动,灯光绰绰,故事迂回。刚开场时座椅还会转动,如果喝了些小酒现场观看,给人以梦幻之感。听朋友笑说有客人连着来武夷山二次,每回都是饭后喝了小酒再进场观看,出场时也都是被叫醒离开,在他这里,“大红袍印象”真的就剩“印象”了。 </div><div><br></div><div>在游览时我也装模作样采了茶,戴斗笠和没戴斗笠的都摆了拍。当时想到翠绿绿的叶子最终会被做成茶,会和一杯滚烫的水相遇,被谁的两片敏感的唇吸吮,就感觉,每一片茶的叶面,都渗进了浓情厚意。</div> 茶属无性移殖,武夷山“大红袍”母树里的一个“母”,会让人自然生出几份敬意,会联想到与母性相关的概念,特别是那份繁衍、坚持与奉献。武夷山大片的大红袍茶就来源于母树枝桠的移殖。<br><br> 现存大红袍的六棵母树有350多年历史,自2006年5月起,对大红袍母树实行“停采留养”的特别保护和管理,也因此,大红袍母树茶叶已成绝品。据说从母树上采摘的茶叶价值贵比黄金,每克高达万元,何其珍贵。 “大红袍”是武夷的神树,神树自然有故事有传说,说是在古时,有一穷秀才上京赶考,路过武夷山时,病倒在路上,幸被天心庙老方丈看见,泡了一碗茶给他喝,病神奇好了,后来秀才金榜题名,中了状元,被招为东床驸马。回到武夷感谢老方丈,并要求采制了一盒进贡皇上。后因皇后肚疼鼓胀,卧床不起,状元献茶让皇后服下,茶到病除。皇上大喜,将一件大红袍交给状元,让他代表自己去武夷山封赏。“大红袍”由此得名。 “大红袍”三个字刻了母树左侧的石壁上, 成为了一座山的印章,也成为武夷山景区的特色标记。到了武夷山,知道了茶的品种,大类可分为六类,绿茶、乌龙茶、红茶、白茶、黄茶、黑茶,武夷岩茶属乌龙茶的一种,单单武夷岩茶有有20多个品种,而大红袍又只是武夷岩茶的的一种。<div><br></div><div>多复杂,你看看,茶的世界也如此缤纷。<h3></h3></div> <h3>这次旅游很庆幸认识了知名茶商红绿姐妹花,她们经营着正宗的武夷岩茶,守护过大红袍母树十八年,创立了自己特有的品牌,成立了武夷山母树茶寮茶业有限公司,她们高规格地接待过中央部分领导及演艺界知名人士,是见过大世面的人。坐在她们家茶楼上品茶,台面长而阔,让我吃惊于如此大的台面那得要几百年的树才可做成,事后在多家茶楼走动时发现,大多茶台都长阔长阔,在步行樟树公园时我算是找到了答案,那边的树年龄大多80年及以上,樟树粗壮到可以环绕三个成年人的手臂。</h3><br><h3>会泡茶会品茶会聊天应当是茶艺师的必杀技,客人与茶艺师面对面坐着,茶是她们手里握着的故事,边泡茶边讲解。详细的操作流程是,冲洗茶具后泡上一小壶,而后给对面的客人象倒酒一样一排地轮流着倒,倒茶手法及茶量的控制十分讲究,她们都知道待客的规矩,茶不满酒满,拿茶杯的正确手法是,拇指与食指在茶杯的上端环形夹着,一个中指托住底端,稳稳当当且不会烫手,我试着做了,很棒的体验。</h3><br><h3>这里的茶艺师还有一个共同的习惯,干干的茶叶倒入杯中先会用手摇晃几下,让人听得到脆脆的响声,100度的沸水倒入后,第一杯往往倒掉,即使不倒也会放在一边,等到最后品尝,那叫不忘初心。专业的茶艺师还会“啜茶”,第一口茶入口后长长一吸,让茶香在嘴里涡漩,再咕噜几下后细细下咽,问原由,说是让茶香味溢满口腔。茶艺师还有一个动作几成定势,就是茶泡不多久就会把泡茶的杯盖给客人们逐个闻。还真是,泡过茶的杯盖香味扑鼻。</h3><br>红绿姐妹花无疑是技高一筹的茶艺师,能上能下,她们有多张与高层的合影挂在了墙壁,十分惹眼,那些照片是她俩在业界的荣耀,由衷地佩服她们的勤劳与智慧,以及她们透着茶香的品质及质朴的美丽。<div><br></div><div>这次游迹是我所有旅游里最慢的一次,享受了一份茶香,一份绿意,给味觉及视觉带来了欢悦,意识里就仿佛上了回戏台,任意地拨弄琴弦,唱一首慢歌。</div><div>如果真唱,那就唱一首大红袍里的《红》歌吧:</div><div>红尘,红树叶,红轻纱 ;红天,红太阳,红年华;</div><div>红去,红回来,红遍天下;红年,红日月,红刹那;</div><div>红愿望,许下了,红色天堂;红茶盏,沏开了,红目光;</div><div>红琴弦,弹落了,红红月亮;红山岗,走过了,红花香。</div><div><br></div><div>却原来,武夷山被一件大红袍给彻底染红,而我所有对于武夷山的印象,也是红色的。</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trong>看图说话</strong></h1><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 data-mid="" style=";">01<br></p></h3> <strong> </strong><br><br><strong>下梅林村土墙:</strong>历史爬满了土墙,故事一定掺杂了灰,传说比真相好听。还有啊,你猜,这条小巷估计有多少人走过?<h3></h3> <br><br><p data-mid="" style="text-align: center;">02<br></p> <strong>筷子</strong>:即使是再普通的餐饮,用的都是这种筷子,短短的两根,用餐时再加两根更短的竹筷拧在前端,用完餐取下扔掉。不知道是不是这次疫情的智慧发明,干净呐。<h3></h3> <br><br><p data-mid="" style="text-align: center;">03<br></p> <br><br><strong>俚语</strong>:这是下梅林古村墙面贴着的提示性语言,维持着古老的和谐。 <br><br><h3></h3> <p data-mid="" style="text-align: center;">04<br></p> <strong>一线天:</strong>好窄的,如果胖,那最好减肥再来。据说一线天是绣花针划开的缝。你看,阳光也在见缝插针。<h3></h3> <p data-mid=""><br></p><p data-mid=""><br></p><p data-mid=""><br></p><p data-mid=""><br></p><p data-mid=""><br></p><p data-mid=""><br></p><p data-mid=""><br></p><p data-mid=""><br></p><p data-mid="">关注i颜玉<br><br><br></p><p data-mid="">爱与你同在<br></p>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kJ8akqNQQIPMuReuQBATfw"><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