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比赛已经结束两天,但还没有从中清醒过来。尽管很忙,但停下来意犹未尽的情绪还是会像飘散的柳絮无尽蔓延开来。</p><p> 从2/29延期到了9/19,整整半年,我开始了倒计时和拉练训练。7、8两月,连着在38度高温下灵树往返40公里,顶着太阳暴晒在灵岩山大黄坡上,用水不断地浇头降温,才没有中暑。全部的准备已经就绪,就等出兵征战。</p><p> 正是因为这几次拉练,所以老山的上坡对我而言没有太大难度。紧跟前面的脚步依然游刃有余,直到前面的人停下来让我先行。</p><p> 头灯帮了我很大的忙,晚上六点到凌晨五点,11个小时全靠他在漆黑中寻找出路。</p> <p> 比赛前一直心里没底,没有跑过超60+的距离,对于能否完赛是不敢轻易下结论。</p><p>出发时一直控制速度,照着打印出来的关门时间控制节奏。没有停下脚步,提前一小时到每一个CP点打卡。</p><p> 因为夏天的长距离拉练,使这次爬升不断高的比赛显得难度不大。等到换装点48.1KM时,发现背部腰部已经被背包磨肿了。长袖换短袖加冰袖,鞋袜都未换,于是为后面的髂胫束打下了伏笔。</p><p> 补给好立刻出站,60KM后脚开始磨泡。于是让我改变了腿部的用力方向,导致左腿开始出现髂胫束。</p> <p> 一路上爬坡我用尽全力往前冲刺,下坡开始明显感觉力不从心,被很多人反超。我看着关门时间慢慢逼近,脑海不断斗争是否需要退赛,如果后40KM全程徒步是否能完赛。</p><p> 我以为我能就此脱身而出,不受任何影响和改变。但事实确实我根本无法摆脱,根本不可能做到视而不见。即使不想,痛苦还是能渗透到你的内心深处。</p><p> 小伙伴们一直在全程关注我打卡,群里告诉我现在的排名情况,给我鼓劲。最后30公里,顶着脚上的水泡,硬生生走完全程。每个打卡点仍然先罐水袋,吃点热食,面条,稀粥,粉丝汤……按照事先的计划每两小时吃能量胶,半小时后盐丸,再坚果和能量棒相互替换。逼着自己保持正常体力,最后还是输在了核心力量。</p> <p> 过最后一个CP点,我离关门还有三小时,我知道两小时可以搞定了,当时的欣喜真的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双杖支撑,两脚顾不上疼痛,一瘸一移往终点,离最后的结束越来越近,即使最后3公里走盘山公路上坡我越走越勇,在终点直播冲线留下我的首百定格照。我,完赛了。</p><p> 23小时20分,100KM。这是只属于我的那一刻,刻骨铭心。</p> <p> 感谢Harlem,对我本次的给力支持,让我从南京回苏州的路上一路安心入睡,因为除了睡觉我应该也无力做其他任何了;</p><p> 感谢回头,酷热的夏天陪我一起拉练,给我指导;</p><p> 感谢静静,教授,琪琪,给我强大的鼓励和信心,陪我完赛;</p><p> 感谢金经,赛道上她捡我还是我捡她已不重要,互相陪伴熬过整个夜晚,已成生死之交。</p><p> 感谢Martin,悠悠,一直对我的关心和支持。</p><p> 超长距离的越野比赛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情,需要极大的耐力,勇气以及对抗孤独和无聊的能力。我不是最好的,我只是一直在尝试接近更好而已。</p><p> 赛事已过去四天,髂胫束还未恢复,我已经开始感到自己身体涌动着的能量,正在聚积汇集。正在以某种我说不清楚的形式变化着,他像平凡常态里的挣扎,在疲惫软弱的现实里,明知去路漫漫,依然鼓起勇气坚持。这,就是我愿意承受痛苦,却却依然坚持的理由。</p> <p> 我爱这人世间的繁花似锦,岁月静好,也欢喜这满眼的草木凋零,万籁俱寂。</p><p> 我愿意跑出光亮,照亮自己,他是我在黑夜的止痛剂。在难熬的日子里,是我分散痛苦的支点。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也尝试接纳更多的不同。继续敬畏百公里敬畏自然,在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境界中放下些许执念,才能走的更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