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行——走进李家大院

东方巨龙

<p>如果要去山西欣赏晋商的大院文化,你一定会首先想到“乔家大院”或者是“王家大院”,其实还有一处值得一看的就是“李家大院”。</p><p>李家大院位于运城北38公里处的万荣县阎景村。该大院创建于清道光年间,距今近200年。原有院落20组,现存院落11组,另有祠堂、花园等。古院落群布列有序,层次分明,装饰考究,古朴典雅。其砖雕、石雕、木雕及铁艺等饰品,是全国众多富有地方特色民居中的一朵奇葩。</p><p>在灿烂的山西“大院文化”中,广泛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乔家看“名”,王家看“院”,李家看“善”。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善良的民族,李氏家族做为炎黄子孙大家庭的一员,上自明清民国,远至大江南北,历世数代,广幅千里,足之所至,善之所至,其善名远播,传为世代口碑。</p> <p>庚子年秋天,我们同学一行8人,在山西之行中,走进了这座有名的大院之中。在门前,我们就被这古朴典雅的古建筑所吸引,赞叹其建筑之精美、大气、豪华,具有摄人心魄的力量。大家纷纷驻足留影。</p> <p>门楼的背面,两个硕大的“善”字,充分体现了这座古建筑的与众不同之处,这和那些为富不仁之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未进入观看,就有了一种强大的亲和力。</p> <p>精美的砖雕,处处可见,不仅仅是饰品,更是一种艺术,一种文化,是主人审美观和人生观的具体体现。</p> <p>十二面墙前留影</p> <p>每一处建筑都是艺术精品,驻足观看,深感古代文化之博大精深,古代人们的建筑工艺和技艺,令人叹为观止。</p> <p>占地百亩的李家后花园,这里常年流水瀑布,碧波荡漾,水榭长廊,鸟语花香。当我们登上28米高的“景行楼”,李家大院的全貌尽收眼底。身处此景令人心旷神怡。</p><p>当年李家的先辈们在这里品茶赋诗,挥毫泼墨,观鱼赏花,抚琴吹箫,仿佛置身仙境一般,过着花间林下,文人雅士的生活。这里被誉为“景村别墅”。</p> <p>康熙年间的石狮子,见证了李家的兴盛和衰落,见证了沧桑历史和时代变迁。风淋雨蚀,仍不减当年的威武霸气。</p> <p>“听雨轩”前合影留念</p> <p>一湖碧水映蓝天</p> <p>李氏宗祠是一座高低错落、主从有致,又渗透着启动色彩的古院落,是李家后人祭祀祖宗的庙堂,也是李家现存院落群中年代最久的一座宅院。</p><p><br></p><p><br></p><p><br></p> <p>这是李家大院内的“百善图”影壁,共365个善字,由正、草、隶、篆四种书法砖雕而成,寓意为一年365天,天天行善。李家连续数代行善,推动了经济文化的发展,改善了当地百姓的生产生活条件。李家在这儿建筑这个砖雕“百善图”,就是为了告诫后人这样八句话:善无大小,善无多少;善无止境,善不等待;善不图报,善行为宝;修德为善,善行天下。</p><p>上百年来,李家的善行,不胜枚举。既有灾荒年时的开仓放粮,赈灾救荒;也有急公好义,捐资助学;既有扶危济困,和睦乡里;也有推仁行善,体桖乡民。</p><p>李氏家族,在晋南一带当属首富,然富而不骄,富而不奢,富能济世。每遇灾年,李家都急公好义,倾其家底,赈济灾民。因广做善事,历代相继,方圆百里人称之为“李善人”。受当地村民、地方官府和朝廷褒奖无数。</p> <p>时间匆匆,走马观花,来不及细看,也未能深思,有些珍贵的实物未能摄入镜头,甚为遗憾!但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心灵上受到了洗涤。对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善”,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特别是在当前世风日下,尔虞我诈,诚信缺失的年代,和古人相比,那些身居高位不为民办事,反而凭借手中的权利大肆敛财之衮衮诸公,难道仅仅是汗颜吗?</p><p>积德行善,善待善人,善人永存,这就是游李家大院给我的一点点启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