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贷助脱贫 乌鸡变凤凰

吴建忠

<p>农贷助脱贫 乌鸡变凤凰</p><p>——采记残疾青年翟必兴利用农行贷款发展乌鸡规模化养殖脱贫带动致富的故事</p><p>翟必兴,男,现年39岁,陕西省汉中市略阳县仙台坝镇仙台坝村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小伙,现是秦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养殖场厂长、黑咯咯乌鸡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p><p>这个励志的故事还要从二十年前说起,九十年代末,家穷辍学年少的他,在东北异乡发过广告、卖过膏药、做过搬运工、砖厂干苦力,挣钱仅能填饱肚子,摆脱贫困渺渺无期。2000年,他下了很大决心回乡养鸡,租厂房,买鸡苗,边学边养办起了养殖场。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正在他踌躇满志时,一次打制鸡舍时,却因操作电锯失误,失去了左手5根手指,后来,由于规模化养鸡经验不足,加之肢体残缺,养鸡也就半途夭折了,赔进了不少钱财和功夫,这时他绝望了,不知道该怎么办好,甚至没有了活下去的勇气,养伤、消沉,三年里父亲的头发都急白了,母亲常常背着他以泪洗面。望着三间土坯房,他默默告诉自己,不能就这样倒下去,必须与命运抗争到底!</p><p>2003年他到上海找工作,有幸在好心人的帮助下,谋了一份电焊小工的差事,一干就是7年,2009年他因为父母年迈需要照顾,辞工回乡一看,周围的乡亲们都盖起了大瓦房,这时他坐不住了,一心想着必须让自己真正强大起来! </p><p>他经过多次深入了解,决心还是从家乡黑河流域特产乌鸡入手,于是开始了第二次养鸡创业,当时他拿出打工挣来的全部积蓄10多万元,在自家的山林地里修建了简易鸡舍,买了800只乌鸡苗,开始了精心饲养。通过几个月的辛勤努力,乌鸡养殖获得成功,第二年又扩大养殖规模,但是,到了2014年,市场突然不景气,出栏鸡卖不出去,投入全赔了。到了2015年底,全家不但仍住着三间旧土坯房,还多了十几万的债务,再次失败的他一时成为了家乡周围的负面故事。</p><p>幸好,机遇来了,2017年国家脱贫攻坚战略实施,他被核定为贫困户,可以享受许多优惠政策,还有帮扶领导指路。但这并不意味着贫困户就可以高枕无忧不需自己努力了,还要自己主动想办法,于是他开始了第三次创业。在镇上帮扶领导干部的帮助下,从养鸡失败的经验中,分析了略阳乌鸡的前景,重新规划发展项目,他在家乡成立了黑咯咯乌鸡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申请了中国农业银行的惠农e贷贷款,帮扶人也送来孵化机,这样一来,有技术,有资金、有设备,有品牌,有销路,加上2016年在略阳县第一届青年创业大赛获得一等奖后,黑咯咯乌鸡名声远扬,当年迎来了很好的市场机遇,陕西秦脉农业公司的负责人主动邀请与他合作,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养殖乌鸡,“合作社”实现了订单式养殖销售,养殖规模也得到了迅速稳固和扩大。合作社年销售额达100余万元,共计带动贫困户50多户,户均增收6千多元。</p><p>经过几年努力,他不仅全部还清了个人所欠的债务,还有了盈余,不但于2017年实现了脱贫,还盖了新房子。</p><p>2018年,他在市、县农行的大力支持下,先后申请小额扶贫贴息贷款、支持农村产业发展的“惠农e贷”贷款累计60万元,在黑河镇李家坪扩建了规范化养殖场50亩,建立设置生产培训中心、食品中心、检测中心、行政中心,制定完善各种制度和流程,建设厂房鸡舍2400平方米,进行标准化、现代化管理,继续扩大实行“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养殖乌鸡,截止目前,已在全县发展乌鸡养殖专业合作社5个,带动6镇17村200多户,2016至2020年累计孵化育苗并向农户发放乌鸡种苗128000只,农户散养出栏4.1万只,公司收购加工销售10万多只,同时还有乌鸡蛋11.5万枚,实现总产值920万元,纯利润210万元,户均6000元。</p><p>翟必兴在他发展乌鸡养殖成功脱贫后,没有忘记身边的那些父老乡亲,尽力帮助带领他们摆脱贫困,共同致富,共计带动贫困户50多户,户均增收6千多元,最多的户增收6万多元,人均达1.5万元。</p><p>2017年,养殖场来了一位一拐一瘸的贫困户吴国忠,因在山西挖煤受伤,打工没人要,挣钱没门路,指名道姓要找翟必兴学养鸡。同为残疾人,翟必兴感同身受,于是将他拉进了合作社,免费给他提供鸡苗、药品,出栏包回收。2018年,吴国忠仅靠乌鸡养殖增收6800元。现在,他的妻子给一个小型孵化场打工做技术,一个月可以挣到3000元,通过这几年的不断努力,吴国忠给自家盖起了4间2层的新房子,日子一天天好了起来。&nbsp;</p><p>  邻居彭兴华,家中5口人,收入主要靠他一人打工维持,2019年大女儿又要上大学需费用5万多,还要抚养2岁的孩子,让这个本就困难的家庭刚脱贫又再次陷入了困境,于是就有了不准备让孩子上学的念头。翟必兴闻知后,迅速给予了教育和帮助,让他在养殖场兼了一份饲养工作,每月1800元工资,解决了彭兴华的后顾之忧,女儿顺利进入了大学。</p><p>村民辛良强 ,原在养殖场打工,看到了翟必兴的成功经验和管理方法,一心想发展养猪,没有启动资金支持,找到翟必兴,他二话没说,直接帮他介绍到略阳农行申请到惠农e贷贷款5万元,帮助他建起了养猪场,现在,他以发展母猪育仔项目为主,现存栏能繁殖母猪10头,后备母猪20头,已出售猪崽83头,收入8.5万元。现存栏猪崽90头,总产值35万元,一举实现了脱贫致富。</p><p>翟必兴“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乌鸡养殖,工作繁琐辛苦,每年1月到7月主要孵化乌鸡苗,孵化育雏后发给农户饲养,农户饲养5个月由公司回收,每年从8月份以后就开始陆续回收商品乌鸡。都是散养鸡,收购只能晚上抓,每批鸡都要抽样做无抗检测,合格才能收购,尤其是寒冬时节,翟必兴经常会通宵达旦地抓鸡、选鸡,往返于农户、屠宰场和公司之间,其中的心酸只有自己经历过才能知道。但是,每当看到贫困户卖完鸡拿到钱,脸上喜悦的表情时,各种辛苦、心酸也就烟消云散了。&nbsp;</p><p>  十年的坚持,无数个夜以继日,翟必兴的生活发生了很大改变,不仅还清了债务、脱了贫、盖了新房、买了车,还帮助带动周边邻居一起增收脱贫。因此他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养鸡名人模范,省市县报纸、电视台、网络等各种媒体都有了他的励志故事,他先后获得了“陕西省脱贫攻坚脱贫致富先进个人”“汉中市脱贫名星”“汉中市最美系列人物”“汉中好青年”“自强之星”等荣誉称号,激励了一大批群众励志创业。</p><p> 对于他今天所有的收获,翟必兴感慨的说到:“我今天至所以能取得这么一点成绩,第一我首先要感谢党和国家,对我们农民的好政策,第二我要感谢农行略阳县支行,因为没有他们的贷款资金支持,就没有我的今天,可以说,是农行给了我第二次生命”。</p><p><br></p><p>中国农业银行略阳县支行</p><p>撰文:吴建忠 刘建福</p><p>摄影:吴建忠 </p><p> 2020年7月18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