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疫散 扬帆起航

筱珂

<p>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在这秋高气爽、阳光灿烂的收获季节,湖北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素质提升工程(2020)”卓越工程第一阶段小学教师高级研修(小学数学)培训项目启航了!</p> <p>  陕师大这个图书馆据说由梁思成设计 经历60多年风雨还在使用。</p> <p>  9月16日上午,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湖北省小学数学高级教师培训在陕西师范大学拉开序幕!怀揣着一颗兴奋而又虔诚的心,站在陕师大的图书馆前来了一张大家庭合影!幸福的篇章就这样开启了……</p> <p>  9月16日上午,杨泳教授为我们做了讲座《新时代 新航标 新师德》,杨教授用风趣幽默的语言,结合具体案例从新时代教师的新航标和新时代师德的新修养两个方面做了精彩的讲解。让我们真切感悟到时代的美好蕴含于教育,教育的魅力浓缩与教师,教师的幸福荡漾与师德。最后杨教授给我们给予了美好的期望:</p><p>航标的价值在于达成</p><p>达成的关键在于坚守</p><p>坚守的期盼在于收获</p><p>让我们用新师德&nbsp;</p><p>达成陂湖禀量</p><p>畅享雪北香南</p><p>坚守有教无类</p><p>精准作育人材</p><p>激扬志美行厉</p> <p>  9月16日下午为我们做讲座的教师是陕西师大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国杰教授,他以“国学与教育”为主题,从古今中外的名人言论中为我们剖析解教育的本质。教学不在于传授知识本领,而在于善于激励、唤醒和鼓励。“读书是为做人,而不是为了谋生。一个人为什麽要读书!传统文化中有最正确的答案,便是:读书明理(知书达理)。明理就是先要明白做人的道理。”77岁高龄的老教授不仅心系国家教育大事,更是语重心长的教导我们作为教育质量核心部件的教师,一定要具备三心、四情怀、五正气。</p><p><b>三心</b>:善良心、责任心、敬畏心</p><p><b>四情怀</b>:家国情怀、天下情怀、仁爱情怀、包容情怀</p><p><b>五气</b>:正气、才气、书卷气、神气、锐气</p><p> 老教授用整整3个小时的时间为我们展现了一位具有高度教育情怀的教育工作者是如何做到:真正把国学融入教学与生活中, 常怀一颗平常心,扎实做好本分事,我们也将沿着他指引的方向,努力做到:教书不忘育人,以心授心受!</p> <p>  9月17日上午的学习内容是一节涉及到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人身安全的课程,《教学风险防范即师德师风建设 》,为我们授课的专家是陕西岚光律师事务所律师、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张成武律师。张律师长期担任各类学校的法律顾问,撰写并公开发表过20余篇校园安全事故处理与案例分析,具有丰富的校园安全防范经验。张律师用结合大量的实际案例和相关法律法规为我们详细的介绍了校园风险类型与校园风险防范的方式方法,以理论引领、以例为鉴、问题会诊、校园事故处理等紧贴学校安全管理实际,直面教师依法执教工作面临的各种困扰,并通过各种骇人听闻的案例,分析校园安全事故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并详细讲解了规避的方法。张教授指出要合理预见、积极防范可能发生的风险,学法、懂法、用法,依法执教、依法履职,用教育梦推导中国梦。</p> <p>  9月18日的上午,美丽知性的喻永婷老师为我们解开幸福密码——幸福人生,从心开始!</p><p> 心理学家喻老师通过理论讲解+实操体验的方式带领我们感悟到幸福人生的三个密码就是:一换个视角看世界;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三做情绪的主人。</p> <p>  9月18日下午,我们有幸聆听到陕西省碑林教师进修学校袁直老师的讲座《关于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几个基点》。袁老师结合多年的教研经验,以专业的视角,对目前课堂教学现状进行总结,用一个小案例引导学员们对有效教学的认识,梳理有效教学的特征;最后归纳出有效教学的几个基点。</p><p> 整整3个小时,袁老师一直站着上课,可以看出他对数学教学的热爱与敬畏!心田种德,言物行恒。</p> <p>  9月19日上午,陕西师大附小德育处主任王萍利老师早早的来到教室,今天她为我们带来了讲座《心在那智慧就在那》——《分一分》案例分析。这节课也是本次整体课程安排中的一个独特之处,用案例分析带领我们深度研究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p><p> 课堂中,王老师几乎是逐帧剖析案例中的各个环节,问题引领,定格分析,条目式提炼,不断带领我们穿梭在《分一分》这节案例课的每个教学拐点处,我们也随之在学员与教师的角色中不断切换,真真切切的过程的教育,不仅仅是指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而是更注重学生探究的过程、思考的过程、反思的过程。</p> <p>  9月19日下午,来自陕师大附小的郝高峰老师为我们带来了《触摸数学的“温度”——以北师大版“温度”等教学为例》的精彩讲座。郝老师语言精练,富有感召力,他的用简单的语言跟我们分享着他对““简 美”数学课堂的建构:简约而有深度 ,圆美而有温度。</p> <p>  没有思考,学习就不会发生!所以,郝老师又从形“简”质“美”vs 形“美”质“简”? “学生”主体 vs “教师”主导?“高阶”思维 vs “低阶”思维?三个思考题结合具体的《温度》这个案例引导我们理性思考数学的本质是什么?“度量”的研究还要继续……</p> <p>  9月20日上午,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陈焕斌教授为我们讲座《简明通透浑然一体的数学教学》。上课伊始,一张奇特的数表把我们的思维全方位激发,接着一个个微信中的“难题”让我们真切体会数学的神秘与魅力,同时在拨开云雾见分晓时体会着数学带给我们的快乐。陈教授用他扎实的数学功底和精湛的教学技能让我们感受数学的意境与神韵,更让我们坚信:坚持研究性教学,做课程的主人!让研究提升我们的思想行为,让研究成为我们的工作状态。</p> <p>  9月20日下午陕师大附小副校长何军华校长以《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以小学数学为例》为题与我们分享了她对“素养、核心数学素养、核心数学素养的培养”的理解。整整三个小时,她博众名家之长,结合丰富的教学案例为我们剖析数学素养的本质特征、核心数学素养的培养、文学与数学,对比中外的思维方式,谈自己的学生观、课程观、教学观等发生的变化。她用自己的言传身教诠释着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p> <p>  9月21日,年轻有为的陕师大教授衣新发教授为我们做《素质教育与学生创造力培养》。衣教授风趣幽默、英俊潇洒,十分健谈。深入浅出地向我们介绍了创造力的4中水平:迷你创造力、小创造力、专业创造力和杰出创造力。随机设计的几道开放性题目不断激发着学员们的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大家在思考、讨论中找答案、思创新。最后一个发红包搞科研调查的小活动将整天的课程推到了高潮,学员们在轻松愉悦的七分钟喜笑颜开的完成了问卷调查,感受着“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p> <p>  9月22日全国优秀教师王凯成教授从什么是数学思想方法、小学数学教材中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学中如何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等方面作了题为《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数学思想方法》的讲座。课堂中,一道道烧脑的小问题不断刺激着我们的数学思维神经,同时也不断的引导我们在数学门洞里向深处探径:数学思想在哪里?经过一番费心虐脑的体验后,大家切身感悟到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在知识形成的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在知识发展的过程中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在知识应用的过程中应用数学思想方法。</p> <p>  9月23日全天由陕西师范大学数学系罗增儒教授为我们作了题为《案例分析与教师发展》的讲座。如果说昨天的烧脑算是热身,那么今天的虐脑则是专业级的了。通过提前了解得知罗增儒教授毕业于中山大学数学力学系数学专业,曾先后担任陕西师范大学数学教育研究所所长、教务处处长、陕西省数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中学数学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西安市中学数学教学研究会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数学教育学报》 编委、中国数学奥林匹克首批高级教练,长期从事数学教学论、数学竞赛论、数学解题论的教学与研究,所以具有丰富的理论积累和系统的专业研究。讲课过程中罗教授结合自身的实践经历为学员提供了最前沿的理论知识、接地气的具体指导和零距离的专业交流。让我们深刻体会到:教师必须树立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的理念,更新观念,开拓视野。唯有研究时代、研究学生、研究课堂、研究教学方式的变化,我们才能在课改的礁石上激起一朵朵美丽的浪花,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厚积薄发。</p> <p>  9月24日上午,来自西南大学的陈婷博士为我们做了《数学文化浸润课堂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基于小学数学文化的实践探索》的讲座。陈博士的课堂总是以问题为导入“您认为什么是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包括哪些内容?”“什么是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课程中是否有体现?它有什么作用?”“”如何通过数学文化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学员们总是在解答、讨论、辨析中逐步建构出对数学文化的认识,探寻出以数学文化融入课堂为契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p> <p>  9月24日下午,西安市教科所数学教研部主任、陕西省特级教师马俊华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主题为《发展小学生理性思维的教学策略》的讲座。马老师的课有三个亮点:1特别实用,用一个个案例解决学员们的困惑;2风趣幽默,整整三个多小时笑声不断,回味无穷;3互动交流,学员们深度参与,思有所获。</p> <p>课程学习还在继续,我们仍然在路上……</p>

数学

教学

我们

教师

案例

教授

讲座

师大

学员

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