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冠长尾雉

风雪兼程

<p>白冠长尾雉一一俗称“长尾野鸡”,又叫“地鸡”。身体大小近似野鸡,但尾羽极长。雄鸟的尾羽长约1.2~2.0米,羽色绚丽。</p> <p>雄鸟一一上体棕黄色,有红、白、黑、褐等色斑纹。</p> <p>雌鸟一一尾羽短,长度仅有雄鸟的1/3。头和颈部白色,但在两眼间和头顶后方围有1道黑圈。</p> <p>分类</p><p>我国有4种长尾雉,即黑长尾雉、白冠长尾雉、黑颈长尾雉和白颈长尾雉。其中黑长尾雉仅产在台湾省,而白冠长尾雉为广布种。</p> <p>栖息环境</p><p>主要栖息在海拔400-1500米的山地森林中,尤为喜欢地形复杂、地势起伏不平、多沟谷悬崖、峭壁陡坡和林木茂密的山地阔叶林或混交林。有时可上到海拔2000-2600米的高度。</p> <p>食性</p><p>主要以植物果实、种子、幼芽、嫩叶、花、块茎、块根和农作物幼苗和谷粒为食,特别对农作物较为喜欢,常常于一早一晚飞到农田地边偷吃农作物,其中包括黄豆种子、黄豆芽叶、豌豆、玉米、油菜、小麦种子、麦苗、水稻等。</p> <p>习性</p><p>通常成群活动在森林茂密而林下较为空旷的林中沟谷和空地,活动多在上午和下午,中午休息。性机警,听觉和视觉亦甚敏锐,稍有动静,即刻逃离。善奔跑,亦善飞翔。</p> <p>分布范围</p><p>白冠长尾雉为中国特有鸟种,分布在中国中部和北部的河南、河北、陕西、山西、湖北、湖南、贵州、安徽等省份。</p> <p>繁殖期一一是在3-6月间。年繁殖1窝,每窝产卵6-10枚,通常为8-10枚,亦有多至12枚的。卵产齐后开始孵卵,由雌鸟承担。孵卵期24-25天。雌鸟甚为恋巢,特别是后期,当人至巢前亦不飞,驱赶时甚至作出恐吓和与人搏斗的姿势。</p> <p>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p> <p>雌鸟飞翔</p> <p>飞翔</p> <p>礼迎</p> <p>雌鸟飞翔</p> <p>飞翔</p> <p>2020年9月17日拍攝于山西冀城南梁镇二曲村山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