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职业技术学院院系合作开启骨科数字化新时代-3D打印助力骨科复杂骨折的治疗

段敏俊

<p>  3D打印是一种快速成型技术,运用高分子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还原”一个物体的真实面貌。打印出1:1的3D实物模型,有助于对复杂骨折进行分型及评估关节损伤的严重程度,为患者和医生提供直观的体验,帮助医生与患者及家属更好的交流。通过还原骨折部位的形态,医生可以充分掌握患者的骨折类型、损伤严重程度,模拟手术过程对实际手术进行演练,提前选择好合适的内置物,提高手术效率,降低手术风险,缩短手术时间,使手术效果更好,患者痛苦更小。</p> <p>  一直以来,复杂骨折特别是关节周围的复杂骨折,是骨科界讨论的热点话题。复位固定是治疗这一类型骨折治疗的难点和关键点。很多时候,医生处在“管中窥豹”的尴尬局面,因此对术者的手感和空间立体感要求很高。由于骨折复杂,极少存在完全一样的损伤,因此重复率低,学习曲线长,以往成功的案例不能复制。3D打印技术的出现,很大程度的解决了这一问题,该技术将二维、抽象的图片变成实物模型,术前可以直观地了解骨折的类型,规划手术入路,设计复位方案,并可模拟体外复位,从而选择合适的内固定器械。3D打印都可以实现体外完成,大大减少了无效复位、透视、内固定调换,极大减少手术时间,减小创伤,减小患者及医务人员的射线暴露。</p> <p>骨盆骨折术前CT</p> <p>术前三维</p> <p>术前X线平片</p> <p>3D打印出来的立体模型</p> <p>术后骨盆平片</p> <p>术前肘关节CT</p> <p>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术前CT</p> <p>肘关节骨折3D打印模型</p> <p>  近日我院在治疗复杂的骨盆骨折和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时得到了学院机电系张玉林主任、孙长路书记、曹黎明老师、秦伟老师的大力支持。</p><p> 没有专业的图像转换软件,他们在网上反复下载安装、调试、学习英文软件,迅速完成转换3D打印数据。打印初期,加班加点,时刻盯着打印机,几次修改数据都是在凌晨2、3点。为了快速完成打印,秦伟老师还自己动手做了一个专门的打印机,熬了4个通宵完成了第一例骨盆的3D模型。从一开始的70多小时缩短到现在7~17个小时。此次的合作成功,标志着我院对骨折的治疗进入了数字化骨科时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