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张曼工作坊&区“名师+”研修共同体</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54期简报</p><p class="ql-block"><br></p> <p> 9月23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上午9时,新城区全体中小学美术教师云集新城区教师进修学校 ,聆听美术教研员高伟老师《书谱》讲解。张曼工作坊部分教师和新城区张曼“名师+”研修共同体全体教师也参与了此次美术专业培训。</p> <p> 高老师从介绍孙过庭极其《书谱》开始讲起,这是一部中国书学史上划时代的书法论著,为书法美学理论奠定了基础。孙过庭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和书法理论上的成就高度统一,3700多字,无一败笔,不仅是一篇文辞优美的书学理论,也是草书艺术的理想典范。现在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馆。</p> <p> 高伟老师凭借自己深厚的文学素养,扎实的艺术功底,逐句讲解,娓娓道来,将深奥的文言文诠释得易学易懂,令人不觉枯燥乏味而兴趣盎然。文中涉及的多个典故,高老师一一道来,引经论典、满腹经纶,让大家享受了一场艺术盛宴。</p><p><br></p> <p> 书法艺术是人类智慧和文明的结晶,书法教学是传播弘扬中华文化,提升人们书写能力的最好方式,教育孩子们周周正正写字,端端正正为人,也是新时代的迫切需求,此次培训时间有限,只是为大家开启了深入学习书法艺术的大门,还需要老师们勤于练习书法技能,博览群书,提升自己的 “人品”和“书品”,努力为书法教育和传承做出自己的贡献。</p> 我们的收获 实验小学 王明庭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我将《书谱》讲给你听</b></p><p> ——聆听书法讲座有感</p><p> 9月23日在新城区教师进修学校三楼的多功能厅,新城区所有美术老师在此聆听了教研员高伟老师的《书谱》讲解。</p><p> 在这次讲座里,我们能够听到距今千年,初唐时期的孙过庭为我们留下的中国书法论中最瑰丽的篇章。也能够听出已过知非之年的高伟老师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得到的一些宝贵经验,用自己的激情“把《书谱》讲给你听。”</p><p> 讲座中,我们听到了孙过庭对中国书法的“表情”本质做了科学而鲜明的揭橥和反复深入的论述。从“余志学之年,留心翰墨……”的学书开始到“……不入其门,讵窥其奥者也”的赞叹,足以说明学书过程的艰辛。孙过庭这一段对自己学书经历的感叹,是每一个书法爱好者逐渐看清了书法的“表情”的必经之路。现在正是信息爆炸时代,想要知道孙过庭写的书谱说了些什么很容易找到答案。但高老师对《书谱》的解读,让我看到了书法“表情”产生背后的故事“严谨、博识、实践。”对于我今后学习书法提供了方向。</p><p>“叶公好龙”的“叶”怎样读?是什么意思?出自哪里?它跟《书谱》有什么关联?这些看上去与书法学习毫不相干的背景故事,却将你带入了那个时代,栩栩如生的看到那个讲“叶公好龙”的人他与书法的因缘。听着故事,涨着见识。即使你不是一个书法爱好者,对中国的文字文化也能产生兴趣。高老师字正腔圆的读出每一个字的发音,讲解每一个关键字的意义及书写要领,没有严谨治学态度广博的学识很难将枯燥的文字叙述转化成生动有趣的故事,让聆听变成一种享受。</p><p> 在草书学习过程中我体会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句话深刻的含义。讲座中,高老师拿起粉笔写一个字的运笔过程边讲边写,看着老师们照猫画虎的临写,相信高老师没有“池水尽墨”实践过程,也不会把每个字讲的笔笔到位,带动了我们实践的欲望,并亲身体会学习书法的乐趣。高老师讲解《书谱》是他实践经验的总结,章节文字讲得清晰透彻,让我们眼中草字这种“天书”也变的没那么难懂,体会到了书法用笔的精妙之道。</p><p> 这次讲座提升了我对书法美学的进一步认识。讲台上的高老师带着我们走进经典,帮助我们认识《书谱》是怎样“达其性情,形其哀乐”的。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或惊喜、或沉思、或动手体会书写、或低头议论辩驳……。多么希望今后三尺讲台上的自己能够坚定“严谨、博识、实践”教学态度,为我的学生们带来精彩的每一节课。《经典永流传》节目中的开场词,放在这里在合适不过。那是的我会骄傲的站在讲台说“我是你们老师,今天我讲《美术》讲给你听……”。 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工作的快乐!</p> 西安育英小学 张曼 <p> 秋高气爽的初秋,我区美术教研员高伟老师为全区中小学美术教师分享了他对孙过庭《书谱》的解读,感触颇深。</p><p> 很凑巧去年刚好临习了一段时间的《书谱》,只是初浅的临写,对文章的内容、所涉猎的典故、知识,知之甚少,这次听了高老师的《书谱》讲解,豁然开朗,对这篇经典文章有了新的认识,新的感悟。</p><p> 高老师逐字逐句的解读书谱,凭借自己的文化底蕴讲的很接地气,艺术性、人文性兼而有之,还道出了些许哲学的味道,令人回味无穷。感触最深的还是文化的魅力,高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艺术水平,博古通今的知识储备,令人钦佩,反观自己对书法学习总是一知半解,缺乏思考,缺乏钻研,缺乏坚持,所以总是原地打转,没有进步。书谱的内容需要慢慢体会,治学的态度需要尽快改变。丰厚的文化底蕴能让艺术之路走的更加坚实和长远,作为教师,尤其是美术教师,文化素养与专业素养的提升无法分割,愿我们的为师之路,艺术之路因为自己的努力,不断的成长,稳稳的向前走,走的长远而坚实!</p> 通济坊小学 姚东燕 <p> 2020年9月23日,在新城区教师进修学校我有幸参加了区教研员高伟老师关于《书谱》的一场精彩讲座。作为美术教师说实话对于《书谱》这一传世经典书法碑帖虽有些许临习,却也知之甚少。短短一上午的学习,让我收获颇丰。近几年对书法的学习还是比较多的,《书谱》为草书墨迹本,孙过庭撰并书,因草书笔法变化丰富,文本内容多有迷惑,临习过程中常一知半解时有困顿。通过高老师大量的注解让我明白了唐代著名书法家,书学理论家孙过庭著《书谱》把书法的发展和王羲之王献之笔法真谛和理论运用骈体对仗的文法详尽论著,在古代乃至当代书法理论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是中国书学史上一篇划时代的书法论著。中小学美术教师非常有必要深入了解传承。高伟老师学识渊博,博古通今讲座中逐字逐句对文中引用的历代文人典故详细介绍,让人豁然开朗,也帮助和解决了我们在学习书法的道路上所遇到的问题,这样的学习珍贵而难得,是中小学教师充电的一次难得机缘。再次感谢高老师的这次讲座!</p> 通济坊小学 薛蓉 <p> 2020年9月24日天朗气清,在高伟老师的引领下,我们欣赏了书法家孙过庭《书谱》中的书法艺术,高老师用专业语言诠释孙过庭《书谱》的书法理论,给我们带来一场视觉听觉盛宴。</p><p> 《书谱》中“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不仅让我们感受到骈体文四六对仗工整用词绮丽,也学习到书法中最容易忽略的起笔,提按写法,了解书法用笔粗、细、轻、重的变化;再“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资,峦舞蛇惊之态"这里又强烈感受到书法家从物象中感受美而不同,从自然中汲取灵感,在讲解理论同时,高老师引导我们观察孙过庭《书谱》中相同字,根据实际需要因势生形,在字形的姿态方面略加调整变通,就毫无前后雷同之感。</p><p> 在高老师的娓娓道来中,我们不仅领会到《书谱》节奏感,力度感,时空感,学习到谋篇布局,使得我们对书法又有了更进一步深入详尽的了解,受益匪浅。</p> 实验小学 贾红 <p> 9月23日上午,新城区美术教研员高伟老师声情并茂的给我们全区中小学美术教师讲授了《书谱》的内容。通过学习,了解了书谱的众多内容,又自学深刻体会到书谱是任何一位书法人都绕不开的经典之作。它不但是草书入门的经典范本,更是二王笔法完美呈现的长篇巨制。同时,孙过庭还是实践与理论完美结合的高峰式人物,例如,在书法的气息上他说“今不逮古,古质而今研”;在点画书写上他说“变起伏于锋杪;殊衄挫于毫芒”;他还谈到“草不兼真,殆于专谨;真不通草,殊非翰札”以及他的“五乖五合”和“平正险绝”等等的理论观点,都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书法人去毕生实践的。</p> 西安育英小学王立波 <p> 临习《书谱》一年多了,每学习一段内容便要查很多资料,来了解字的写法和句子的意思,进展很慢。昨天听了高老师讲《书谱》,真是有种及时雨的感觉。高老师的讲座细致有深度,且不啰嗦。细致之处将字的读音、意思逐一讲解,并引经据典帮助我们理解文章。如“四贤”“文质彬彬”“志学之年”......我非常喜欢书谱中“观夫悬针垂露之异......”一段,觉得作者写得很精彩,也比较容易理解,高老师在讲这段时只是以“书法本质,归于自然”,简单明了,便能体会到书法的美!遗憾的是时间太短,不能听到更多的内容,解答更多疑惑,希望高老师能够将更多的内容录制成课程视频,让我们可以有更多机会学习。非常感谢高老师的分享!</p> 太华路小学 刘婷 <p> 9月23日周三上午,前往新城区教师进修学校参加了美术学科教材培训,聆听美术教研员高伟老师关于孙过庭《书谱》的讲解,深入了解书法学习是一个较为缓慢的过程,学习如何更好的驾驭用笔的方法写出更好的字。回来的路上我们美术组的老师们仍意犹未尽的交流学习体会,高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了《书谱》,尤其是里面对字的分析很是有趣。这次的学习让我对书法的节奏、控笔等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希望以后能有更多这样的学习机会。</p> 黄河小学电力分校 黄梦杰 <p> 在9月23日,有幸聆听了高伟老师《书谱》讲解的这一讲座。讲座中高伟老师从整个书谱的背景导入,讲述了《书谱》在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地位后,又对其内容进行了仔细的讲解说明,这次的讲座虽然只有短短的半天时间,但使我对书法有了更深的认识。此次讲座不仅是继续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我们在职人员学习,充电提高的有效途径。时间短,教学内容虽不能包罗万象,但却能让每位学员终生受益。 </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老师们早早进入会场签到</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专注学习的老师们</p> <p>图文/ 张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