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15号点"

枝繁叶茂

<p>  作者 周夏军</p><p> </p> <p>  三线记忆</p><p><b style="font-size: 20px;"> 难忘的"15号点"</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p> <p>  1970年,061基地第一次在遵义市招收"青工",三四0九厂筹建处当时在遵义市丁字口大饭店二楼的二间房里办公,也就是在老遵义电影院旁边。</p><p> 061基地各单位因为是中央直属企业,保密单位,所以招工审查非常严格,先由各个中学推荐出"德、智、体"又红又专的优等生,然后政审通过,查祖宗三代,成份不好一律不要,先调查,后走访所在学校、单位和居委会,层层把关,层层筛选,以致有人说"061不好进"。</p> <p> 当时国防工厂都是热门单位,想进061的厂里工作确实不好进,409厂也算是061基地的一个大厂,上级领导也比较重视,很多人都想进409厂,当时进409厂的有相当一部分是干部子女,包括市委书记、地委专员、大连医学院院长的子女,还有省公安厅副厅长的子女及061基地领导的子女等,其他厂级领导的子女就更不用说了。</p><p> 我们好像是分二批进厂的,我是10月10日进厂,都是在061机关大院上解放牌大卡车,一下就把我们拉到"15号点",也就是距南北镇几公里的大山沟里,到南北镇就是走山路,翻山越岭,还要过一个小水塘,也要近一个小时,"15号点"后来可能就是194厂或264厂?</p> <p>  集训开始,一百多号人分成四个排,排下面又分班,那时,409厂是军管单位,军管会主任田洛夫对我们进行军事化管理,实行"封闭式整训",排长、副排长、班长、副班长领导,每天的作息时间大概是这样安排的,早上6点吹起床号,大家起床,6点半至7点跑步锻炼,7点半早餐,早八点就开始集中以班组为单位组织学习,11点半结束,中午12点午餐,下午2点至5点又学习,6点吃晚餐,晚上7点半至9点再学习,10点吹熄灯号,如果天气好,还要到外面马路上排队走"一、二、一",操正步。</p><p> 一天三顿饭都要排队集合,″参谋长"训话,然后才能进食堂吃饭,如果某一队例中有人说话或者敲碗,那就罚他最后进食堂吃饭,到最后莱都快没了,只剩一点汤或大冬天剩莱都凉了,所以只好乖乖的遵守纪律,才能吃上热饭。</p> <p>  那时工资每月21块钱,粮食定量分工种,分轻重体力劳动,定量不一样,从每月27斤到38斤,每天都要重复地学习"保密条例",读报纸、学毛选,"三线搞不好,他老人家睡不好觉",学习时间一长,大家都有点坐不住了,都积极争取出去劳动,好透透风,不愿意长时间坐在宿舍里。</p><p> 劳动最多的就是坐上大卡车到当时的火车南站去帮前方厂来的师傅们搬运行李,都是用大木箱钉好,然后用草绳捆扎好,特别的沉重,下车后搬到家,拆开箱子一看,有蜂窝煤、大白菜、土豆等不值钱的东西,连运费都不够,这就是支援三线的"军费开资",可见当时三线人是多么困难,还有就是到茅盖山下抢修到409厂的公路,好让施工单位早一点进驻,使工厂早日建成投产。</p><p> </p><p> </p> <p> </p><p> 现在想起来,虽然劳动很苦,晴天一身灰尘一身汗,雨天一身雨水一身泥,但是大家还是抢着去劳动,不愿坐在宿舍里。</p><p> 那时,在409厂,我们住过用竹子和油毛毡搭成的席棚子,下雨天,天上下雨,屋里漏雨,条件很艰苦。</p><p> 生活有点单调、枯燥,偶尔有一场电影也是露天的,有时还要跑片子,一等就是个把小时或更长时间,二小时的电影三四个小时才看完,如在冬天,到散场时手脚都彻底冻僵了,不过那时候食堂的生活也还可以,五分钱一个素菜,二角钱可以吃上肉,水煮干黄豆吃得最多,最忘不了″15号点"的忆苦饭,红苕藤和包谷面做的稀饭。</p><p> 单位还有一个小卖部,可以买到一些白糖、牙膏、肥皂、灯泡等物品,遵义市当时凭票才能买到,这就是军工单位的优越性,但是常常不开门,需"走后门"或者碰运气开门才能买到。</p><p> 虽然每天生活千篇一律,纪律严明,什么都请示、报告,但几个月的集训生活,使得我们自立、自强起来,到十二月的时候就分期分批到前方厂学习,有的到成都784厂,有的到天津764厂或到太原、北京等地学习,回厂后都是409厂的顶梁柱和中坚力量,为409厂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p> <p>  结尾:光阴似箭,日月如棱,半个世纪过去了,现在都成了老头老太婆,回想起在"15号点"的生活却成了我们这次聚会的一个亮点,它是在我们心中一个里程碑,也是人生成长过程中的起点,一直挥之不去,难已忘怀,故提笔写成此文回忆,愿各位兄弟姐妹多多保重,越活越精神,越活越值得,过好每一天,多活一天多得一天的稀饭钱。</p> <p> 周夏军 2020年9月(完)</p><p> 谢谢分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