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观《抗战纪念城》感咏</p><p> 七律</p><p> 杨景佗</p><p>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衡陽抗日卫城全,纪念悲宏泪眼前。</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广场牌碑堂勇立,钟墙巧铸像雕然。</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情怜驻守将拼苦,挽悼英雄惨死眠。</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州府军民齐奋战,先觉帅绩史难圆。</span></p> <p> 1946年12月18日,国民政府主席蒋中正电令,正式命名在衡阳抗战中牺牲最烈、贡献最宏的衡阳市为“衡阳抗战纪念城”,衡阳自此成为中国唯一命名的抗战纪念城。衡阳抗战纪念城是为纪念在“衡阳保卫战”中的英烈而建。</p> <p> 现纪念城主要由衡阳抗战纪念城的碑、纪念堂、抗战牌坊、记功亭、忠勇亭、和平钟、抗日文化墙、衡阳保卫战铜铸群雕像,纪念设施组成。</p> <p> 2OO2年被公布为湖南省重点文化保护单位,2014年被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抗战设施、遗址名录。位于衡阳市雁峰区岳屏公园内。</p> <p> 从1938年抗战武汉失守时起,衡阳成为与重庆、昆明并列的战时中国三大中心城市,其税收列为全国第二位,有“小南京”、“小上海”之称,境内的南岳成为全国抗战的总司令台,蒋介石在此举行过四次著名的“南岳军事会议”。国共合作的南岳游干班开办于此,全国最大的“忠烈祠”和抗日将士神位也构建于其山之麓。以湘南重镇为中心的湖南省,自武汉沦陷后,将妄图向西南和东南亚国家进犯的日军,死死拖在湘北之境长达六年之久。作为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战场最前沿的中心城市和坚强军事保垒,衡阳城岿然屹立于世,其多年遭受日机的狂轰烂炸,更上演着一幕幕中国与盟军机群腾空拼杀的来犯之敌,并主动袭击武汉、上海等敌占区的威武堆壮的活剧。</p> <p> 1944年即抗战前一年,衡阳首当其冲成为日军“1号作战计划”中打通东南亚大陆交通线的攻击目标。6月下旬,这里发生了一场震惊中外的城塞争奇战,史称“衡阳保卫战”。</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国民革命军第10军(军长方先觉,中将)守城的爱国将士和衡阳人民,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与10倍于我之敌血战长达48天,声崩雷电,气吞山河,惊天动地而泣鬼神。</span></p><p> 毛泽东挥笔写下了“衡阳的战士们是英勇的!”</p><p> 蒋介石则书为“全世界稀有之奇迹!”</p> <p> 此役被誉为“论功侔于苏联史丹林(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这场屠城之战,衡阳近5万幢房屋只剩下完整的5幢,是中国境内唯一被日军全部炸毁的城市,与德国汉堡同为二战中破坏程度最大的城市。此后又遭百年未遇的旱灾,中国和联合国官员勘灾所见,认为“衡阳灾情,世界第一”。以衡阳为中心的湘南地区,饿殍遍野,惨无人寰,竟密布着战后地球上最密集的200万坐以待毙的饥民群体,其中衡阳市县达44万之众。</p> <p> 章士钊曾撰书碑文……。</p><p> 持续48天的衡阳保卫战是[豫湘桂战役]中的一场硬仗,是整个战役溃败中的闪光点,是中国守城战士为了捍卫民族独立与自由同日本法西斯进行的一场殊死的血战。它延缓了日军打通陆地交通线的步伐,消耗了日军大量的有生力量,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p><p><br></p> <p> 衡阳抗战《衡阳保卫战》的精神可概括为:团结一心,共赴国难,捍卫民族独立的爱国主义精神;有我无敌,舍生忘死,寸土必争的血战到底的精神;发扬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到极至的精神;以弱克强的创新精神。</p> <p> 国民革命第10军军长方先觉(中将)</p> <p> 至于国民革命军第10军军长方先觉, 史说不大统一,难以评说。一说是战败前与日军签的停战协定;另一种说是战败投降签的协定,方先觉下属等几位高级将领没有以身赴死,为8000多名伤员活命。但有蒋介石的政治因素,国民政府通令坚守10一15天,方先觉他们坚持了48天,并未得到大军救援,血战精神,功不可抹,唯缺一死!</p> <p> 衡阳抗战指挥部旧址在“陆家新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