栓马桩

李伦

<h3> 这些本来平淡无奇的石头,因为有了人的生活需要,人的雕刻,人的艺术想象,便有了生命和生动。自从人类驯化了马,或许就有了栓马桩,最初可能是一棵树、一根树桩,最后演变为一尊石头的模样。它立于家宅的两侧,或于驿站的途中,或于军中的帐前,栓着人的牵挂,人的命运,人的安危。据说在蒙古的呼伦湖中就竖立着一条成吉思汗的拴马桩,见证了一代天骄的梦想和霸业。从元代到明清,拴马桩已非常普遍,而民国之后,汽车的出现慢慢替代了骑马出行,拴马桩就渐渐在人们的视线中消失。栓马桩要数陕西渭北的最好,石质坚硬,雕刻精美,各种动物形象生动可爱,已上升到艺术审美的层次,为民间艺术的珍品。今天,人们有了飞机、轮船、火车、汽车等现代化交通工具,再也用不着骑马代步了,多了些快捷,但少了许多乐趣和浪漫。而这些斑斑驳驳留存不多的栓马桩,便成为了历史的老人,向人们讲述着过去的岁月和故事……<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