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海、这城,这片滩、这个村……

范为姝

<p>2020年的疫情使同学聚会一推再推。初秋,许班长的聚会方案被同学交口称赞,走起!</p> <p>第一天的游程直奔象山石浦渔港古城和旅游码头。</p> <p>同学真是好眼神,瓮城的来历也没有放过。</p><p>瓮城又称月城,始建于明代,重修于光绪年间。</p> <p>城门上醒目题写着“威镇浙洋”四个大字。</p> <p>它告诉人们,这里自古就是海防要塞、浙洋重镇。</p> <p>抗倭名将戚继光的铜像,引起游客瞻仰和敬意。</p> <p>如今长长的古道,一片祥和。</p> <p>浙江象山县是一个中国著名的滨海城市。每年的“开渔节”开创了中国独一无二的海洋庆典活动,形成具有浓郁的渔乡风情和海滨旅游特色,是中国著名民间节日之一。东海渔民自古以来就有开捕祭海的民俗,这张海报足见民俗被当地所重视。</p> <p>一顶顶古朴花伞,使渔村古城散发出一股清爽的民风。</p> <p>走走看看,渔港先人留下的生活印迹历历在目。</p> <p>幽深的小巷,斑驳墙体,告诉人们它已经历经了六百多年。</p> <p>古城入口不远处,可以浏览港城沧桑、耕海牧渔两个展馆,通过展板和实物了解古城的历史和渔村的生活。渔具,它是渔民的好伙伴。</p><p><br></p> <p>古朴的院子,展示的旅游品是那样的朴实无华,透露出店主纯朴和艺术水准。</p> <p>幽静的老宅,一代代后人岁月静好。</p> <p>在这六百多年的古城里街巷交错,如今商铺林立,屋檐错落有致,人们的生活安宁富足。</p> <p>无论你是爱古城、爱文化,还是爱海边、爱海鲜,都可由你选择。</p> <p>宽广海峡广场上的聂耳雕像,出奇意外地矗立在“中国唯一一座活着的古渔镇”上(这是著名文人余秋雨先生的赞誉)。</p> <p>象山石浦渔港码头是大家留影的好地方。</p> <p>一群“发小”同学在象山石浦渔港游船前留影。</p> <p>可惜少了一面“小队红旗”。</p> <p>愉快的30分钟檀头山环港游,给游客带来无限的期待。</p> <p>游船用脍炙人口的《渔光曲》命名。因此,也成为本美篇的背景音乐。</p> <p>渔光曲2号船的安全管理、船员巡视,尽收眼帘。</p> <p>疫情防控在这里得以严控,检票上船必须戴口罩、出示健康码,长效机制执行的真好。</p> <p>游兴在湛蓝的天空中释放,愿疫情早早远离人类、国泰民安。</p> <p>当年同一个“学习小组”同学,如今念念不忘。</p> <p>第二个游程安排是妈祖文化公园。</p><p>来到妈祖文化公园,就不得不说说妈祖。</p><p>妈祖原名林默,北宋建隆元年(960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出生,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九月初九日仙逝。相传林默诞生直到满月,从未啼哭过。</p> <p>妈祖小时候勇敢聪明,事亲至孝。8岁从师学习,过目成诵,悉解文义。10岁时,随母亲王氏诵经礼佛。</p> <p>13岁时,妈祖得到一位老道士指点,授以“玄微秘法”,能识诸般要典。15岁时,她能为人治病,扶贫济困。</p> <p>16岁的妈祖,她照妆于井,得铜符一双,本领更加高强。由于生于沿海都巡检之家,她熟习水性,能驾船、挽缆,巡游于岛屿之间,常于风浪里救助遇险船舶。</p> <p>妈祖还“为里中巫”行医救人,辛勤劳作,这就为她最终成为海上保护神奠定了基础。</p> <p>妈祖文化是中国海洋文化的代表,并且不仅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共拥有妈祖宫庙5000多座,妈祖信众有两亿多人,其中以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为甚。</p><p><br></p> <p>由于独特的历史发展条件和传播范围,妈祖信仰不仅具有神缘文化的特质,而且是民族文化的象征。</p> <p>因此,在海外不少华人集聚地,对妈祖文化的认同,已上升到妈祖信仰与世界三大宗教信仰的融洽,达到“世界妈祖同一人,天下信众共一家”的大同境界。</p> <p>象山的妈祖文化公园也成为不少朝拜者礼拜、游客观光之地。</p> <p>登上高处的妈祖庙,瞻仰妈祖雕像还真不容易。</p><p>登顶的同学,真棒!</p> <p>兄弟三人,顶天立地站一排。</p> <p>公园的栈道还在建设、扩充之中。</p> <p>公园内外,都是留影之地。</p> <p>这次象山之游,御海湾沙滩是个不错的景点。</p> <p>御海湾沙滩是一个原生态的沙滩,约长1500米,一片金黄细沙看似一片丰收的稻田。</p> <p>一顶茅草屋,给我们增添一席休息之地,更是留影“宝地”。</p> <p>海浪、沙滩……洋溢在同学脸上的笑容,随着清新的海风飞向蓝天白云。</p> <p>据说,御海湾沙滩的细软沙是国内颇有一点小名气。</p> <p>在沙滩上,同学们踏浪、踩水、玩沙、摆Pose、摄影……其乐无穷。</p> <p>不同的神态,却怀揣同样向往~夕阳无限好,珍惜每一天。</p> <p>同一个方向,招手、致意,明天会更好!</p> <p>眺望远处皇城沙滩,十分洋气,可我们只能“望洋兴叹”啦。</p> <p>御海湾沙滩,我们愉快地走来,是因为你的细沙柔软;象山我们夏天再来,是因为同学结伴如此快乐轻松!</p> <p>意想不到的是由于同学聚会的快乐,吸引了家里的舅舅、舅妈再次加入到我们同学聚会。</p> <p>原来快乐就是怎么简单,同学聚会就是这样轻松自在!</p> <p>第三个游程安排是游览溪口镇。</p><p>溪口镇为首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为蒋介石的出生地及蒋氏父子的故里,中华民国时期一度成为国民政府指挥中心。</p> <p>深藏不露的武山公园,坐落在此。</p> <p>溪口风景区历史悠久、山川秀丽、文化底蕴深厚,在民国时期,因为出了蒋介石、蒋经国父子而声名鹊起。</p><p><br></p> <p>同时,又因深厚的佛教文化而享誉中外,更因成功成为亚洲唯一入选上海世博会“城市未来馆”而名扬天下。</p> <p>武岭门是溪口镇的门户,用略带粉红色的块石砌成。因建在武山的山脊上而得名。据说二楼1929年前还是个小庵堂,蒋介石的母亲笃信佛教,常到这里念经拜佛。1930年被蒋介石改建为三间两层的武关式城门建筑。门额两面都镌“武岭”题字,正面为国民党元老、著名书法家于右任所写。</p> <p>背面的“武岭”是蒋介石亲笔手书</p> <p>蒋氏故居系群体建筑,它包括丰镐房、小洋房、玉泰盐铺。其中丰镐房在溪口中街,占地4800平方米,建筑面积共1850平方米,大门、素居、报本堂、独立小楼系原有,为清代建筑,其余都系蒋氏1929年扩建。</p> <p>其中,小洋房为西式两层楼房,临剡溪、倚武山,1930年建,蒋经国留苏回奉,偕妻方良、子孝文居此。</p> <p>据载,解放军183团在解放蒋介石老家溪口时,毛泽东指示:在占领奉化时要告诫部队,不要破坏蒋介石奉化的住宅、祠堂及其他建筑物。</p> <p>1959年,著名民主人士章士钊曾给台湾写信,内有两句话:“奉化之庐墓依然,溪口之花草无恙。”当时毛主席、周总理对这两句话非常欣赏。</p> <p>周总理还针对当时美国企图分裂台湾的阴谋,在信末写了四句话:“台澎金马,唇齿相依,遥望南天,诸希珍重。”</p> <p>直至当下,仍可谓语重心长,撼人心灵,具有历史意义。</p> <p>如今游览的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级的旅游点,还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忽略的地方。</p> <p>天湛蓝、水碧清,山清水秀空气净化的好地方。</p> <p>景区里也有一些时尚道具,吸引游客“秀”一把,不信嘛!李美女做个“示范”,同学们齐呼:“学不来”,“毁道具”。</p> <p>如今的游玩总归要尝尝当地土特产,还是惠惠同学的千层饼赢得女同学的青睐。</p><p>溪口制作千层饼已有100多年历史,饼店挂出“王永顺”牌子,这就是最早的溪口千层饼。</p><p>光绪九年(1883年),王氏到宁波进料,厂家把菜油错发成麻油,不料用麻油为酥油的苔菜饼更酥香,更爽口,更上乘,遂成为名燥华夏的特色民间糕点。</p><p><br></p> <p>民国时期,溪口千层饼成为南京总统府的特色礼品,被达官贵人们誉为“天下第一饼”。</p><p>改革开放后,王氏兄弟的子孙们重操旧业,千层饼再次走红。</p><p>店主别出心裁的营销策划,“真人秀”自然吸引游客的眼球,互动使游客解囊,买买买。</p> <p>时间真快,三天的同学聚会在拥抱、握手中开始,嘻嘻哈哈中结束。</p><p>难以忘记的情景不少,值得感慨的太多。</p><p>我们驻地农家乐~定唐镇沙地村属于宁波市现代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p> <p>沙地村简介把村里概况清清楚楚告诉人们,沙地乡村旅游成为大众休闲旅游主打产品。</p> <p>村口标志性“村牌”,显示出沙地村的旅游经济已经走出一条别具特色的道路。</p> <p>接待我们的住所外观。花园式的小别墅,有模有样。</p> <p>村里建有草莓区、桃李园、葡萄长廊、迎宾花果长廊,美丽乡村建设写进村建设纲要。</p> <p>村边的公路上人来车往,公交线路一目了然。</p> <p>最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住宿的两天里,正遇上临海市天海越剧团巡演。在上海久违的烟花礼炮,在这里自由绽放,成为看大戏的序幕和尾声。</p><p>原来,沙地村每逢农历节日都会有村里“大佬”们出资请来越剧团犒劳村里父老乡亲。但今年由于疫情,还是第一次男女老少看大戏呢。</p><p>富足的村民,开门“第八件事”已是自然而然、成为不可缺失的精神生活。</p><p><br></p> <p>到了挥手告别沙地村、告别象山、告别聚会同学的时分,感叹时间真快。更感慨这海、这城、这次聚会留给自己的感觉太好了,同学情就像老酒一样越老越陈、越陈越芳香醇厚。</p> <p>愿我们同学像沙地村一样健康、富足,绽放出夕阳无限好的快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