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百岛城,浪漫如影随行

蘇蘇

<p>  在1980年,威尼斯市和我国的苏州市缔结为 “姐妹城”,中国人尤其是苏州人是不是在对威尼斯的感情上,感觉近了不少? 无论怎样,我是极喜欢这座城的,算上以前公务出访,从九十年代初开始,前前后后二十几年内来过五次。以前写过一篇关于威尼斯的游记,觉得要讲的话没有说完,拍的美图展示没有尽兴,有必要再续写一篇😊,对以前的游历再温馨回顾一遍,也有机会在此达到以飨读者之愿望。</p><p><br></p><p> 威尼斯是一座世界上唯一不允许汽车进入的城市,从空中往下看,整座城池仿佛如同漂浮在碧海绿波之上,既梦幻浪漫又脉脉含情。因而,威尼斯有 “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兴” 的美誉。梦幻的城需有美妙的名字与之相配, “水城" 、”水上都市” “百岛城” “亚得里亚海的女王” “桥城” 等等,都是威尼斯的爱称。</p><p><br></p><p> 威尼斯有着肥沃的冲积土质,先祖们用木柱固土,用石块填充,在淤泥中打下深深的地基,逐步在群岛上建起了一座威尼斯城。 威尼斯城下面的地基是由118座小岛组成,再由400多座大大小小长长短短的桥梁将118座岛屿连成一片,造就了一座华美的海上之城。威尼斯城本身就是一个传奇,是一个非凡的建筑奇迹。</p> <p>  建于五世纪时的威尼斯,一度成为最强大和最富有的海上 “威尼斯共和国"。</p><p><br></p><p> 从十六世纪开始,随着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新航路的开通,欧洲商业中心逐渐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威尼斯逐渐衰落。到了1797年,威尼斯不得不屈从于拿破仑的统治,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威尼斯共和国从此灭亡。直到1849年反奥地利的独立战争取得胜利,意大利取得独立。</p> <p>  威尼斯的风情是离不开 “水” 的,那些蜿蜒的水巷,流动的清波,如同城市的血液,滋养着这座城池。如果离开了水,城的生动与灵气将大打折扣,它的诗情画意也将随之褪减。</p> <p>  水城的交通依赖水,水道便是城市的马路,便有了在水巷里自由穿行的 “贡朵拉”(Gondola),贡多拉是水城的一种文化。十一世纪时期,是贡多拉最盛行的时候,当时的数量超过了一万只,但现在数量只有几百只,主要用于游客游览。</p><p><br></p><p> 十六世纪时的贡多拉外表豪华艳丽,装饰着缎子和丝绸、精美雕刻,贡多拉是贵族们炫耀财富的奢侈品,像现在大款们开在马路上的豪车一样。为了遏制这种奢靡之风,威尼斯元老院颁布禁令:不准在尖舟上施以任何炫耀门第的装饰,已经安装的必须拆除。</p><p><br></p><p> 此后,所有的贡多拉都漆成了黑色,唯一留下来供装饰用的只有船头的嵌板。这个传统一直被保持延续下来到今天,当然在特殊场合时,还是可以装饰成花船。</p> <p>  贡多拉船夫统一服装,上身穿著一件带横条的紧身针织上衣,戴着一项草帽。以前船夫们的制服各领风骚,很奇特考究,因为船夫的装扮显示着船主人的品位。</p><p><br></p><p> 划船的时候,船夫站在船尾上,摇着长长的单桨,很是潇洒自如。现在贡多拉主要作为旅游船使用,费用较贵。但是到了威尼斯,贡多拉是无论如何都是要坐坐的,这个银子要花,也值得花。</p> <p>  轻盈纤细、造型别致的贡多拉小舟,如同黑色的水鸥鸟,荡漾在碧波之上,是威尼斯的一道美丽风景,也是领略威尼斯风光的最佳代步工具。不仅如此,坐在贡多拉上得到的拍摄角度和视野,在岸上是无法实现的。</p><p><br></p><p> 贡多拉制作严格而又讲究:长为10.75米、宽为1.75米,以栎木板为材料,用黑漆涂抹七遍。可以一次拉客六人,人多合适,大家分摊费用就很便宜了。</p> <p>  喜欢这条静静的小巷,还有从墙头上探出来的花。小巷空寂,找不到游客帮忙,只好尽量伸长胳膊用手机自拍了一张,算是自恋了一把😜😜。</p> <p>  这座用白色大理石建造的单孔桥,造型典雅厚重,非常美观。这便是威尼斯最著名的里亚尔托桥 (Rialto),于1592年建成。</p><p><br></p><p> 这里原本是座木桥,于1444年坍塌后,改建成石桥,保留了桥上有屋顶的很多店铺。这座桥曾是莎士比亚 “威尼斯商人” 中故事的发生地,因而这座桥有了戏剧的色彩,进一步提高了它的知名度。</p> <p>  经准确统计,威尼斯到二十一世纪为止,有四百零一座桥。这些桥的建筑材料各有千秋,造型千姿百态,风格各异。有的如游龙横空出世,有的似飞虹瑰丽,有的典雅庄重,有的玲珑小巧。所以,威尼斯有一别致的名号: 桥城。</p> <p>  这座被水宠爱的名城,是意大利也是世界各地艺术家的最爱。顺水道观光,可以看到两岸的许多著名建筑,有多处著名作家、画家、音乐家的故居与他们留下的足迹。</p><p><br></p><p> 大运河岸边可以观赏福图尼宫 ( Palazzo Fortuny ),格拉西宫(Palazzo Grassi),海关大厦(Punta Della Dogana), 韦尼耶•莱奥尼宫和古根海姆女士故居等等。</p> <p>  威尼斯城受到世人的喜爱,不仅仅只是它建于百岛之上的建筑传奇,也不只是因为它的风光旖旎迷人,还有因为它浓郁的浪漫气息与人文。威尼斯在建筑、绘画、雕塑、歌剧等方面,在世界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以及深远影响。</p> <p>  有专家分析威尼斯的建筑方法,先将木柱插入威尼斯地下的泥土之中,然后再铺上一层又大又厚的石块儿,这些巨大石块来自一个名叫伊斯特拉的地方。这种石块儿密度高,防水性能极好,能抗住海水的腐蚀。</p><p><br></p><p> 然后在伊斯特拉石头的基础上砌砖,建筑一座座建筑。砖比伊斯特拉石在质量上要轻得多,所以不会出现房子严重下沉的问题。</p> <p>  太喜欢这张图片,是几年前拍下的,用作上篇游记的封面照,这里放上再欣赏欣赏。以后再也没有碰上这样艳炫的晚霞了,云彩正好与尖塔相吻,到了百岛城,云朵也浪漫多情。</p> <p>  搭乘水上出租船,前往童话小岛一观。</p> <p>  这个称作慕拉诺 (Murano) 的小岛,是大家公认的 "童话小岛",岛上并没有特别的景观,只是对岛上建筑的艳炫色彩,让人太过迷恋。</p><p><br></p><p> 浪漫的艺术家们用色大胆,将一座座建筑涂抹得五彩斑斓,如同童话世界的场景再现。我选择去小岛的初衷,就是满足一下来自稍纵即逝童心的好奇与期盼😃😃。</p> <p>  这座童话小岛也是威尼斯的玻璃工业中心,这里所生产的玻璃制品就称为 “慕拉诺玻璃”。玻璃饰品以优美古典为特色,精细卓绝的手工制作工艺而闻名于世。</p><p><br></p><p> 离开小岛时,手指上多了几枚漂亮夸张的大戒指,手包里塞满了给朋友带的慕拉诺玻璃小礼品😃😃😃。</p> <p>  小岛的小广场,竖立着一处玻璃火焰造型,这是小岛的招牌。</p> <p>  威尼斯城内的古迹实在繁多,有名气的老教堂,就有120余座,建筑风格涵盖了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的建筑精华。还有120座钟楼和64座男女修道院与40多座宫殿和众多的海滨浴场。</p> <p>  这些古建筑遍布城区,不用费力去找,走着走着,就看见它们立在眼前。</p><p><br></p><p> 歌德和拜伦都曾到过威尼斯,对这座美城赞不绝口,拿破仑的评价更高,称赞威尼斯是一座 “举世罕见的奇城”。</p> <p>  特别喜欢在这样的长廊里漫步,细观斑驳还有些脱落的墙皮,品味着它所经历的朝代。它虽不能言语,但时光留下的印记能表明它身后的故事。</p> <p>  桥上的人观看风景,我在桥下欣赏他们😊。</p> <p>  这是家cheese的专卖店,回家前买了一个圆轮块,有三公斤。意大利的奶酪又便宜又好吃,特别值得买。</p> <p>  这次在威尼斯发生了一个有趣的小插曲,现在想起来还有些离奇好笑,事情原委是这样的。</p><p><br></p><p> 一次午餐,落座后点了一罐可乐和一份披萨,等披萨做好上桌,着实让我吃了一大惊。披萨足有一个中等锅盖那么大,够三人吃的量。我乐坏了,忙请餐馆服务员帮我拍了一张纪念照。接着就有些犯愁,这张披萨是无论如何是吃不下的。看见邻桌一位先生,独自一人,没有点餐,只点了一杯饮料。便问他是否可以与我分享这块儿披萨,他欣然接受,便向服务员要了一个干净空盘,我将三分之二的披萨切给了他。</p><p><br></p><p> 我们互相道谢,那位先生谢我分享披萨,我谢先生同意分享避免了浪费。那位先生吃完后,便告别先行离去,我则慢慢细嚼慢咽,享受着用餐的时光。用完餐结账,发现账单里多了一份饮料,便提出询问。服务员说是刚才那位与我分吃披萨的先生点的,那位先生没付账离开了,我以为你们认识,所以打在一张账单里。向服务员解释说明后,服务员乐了,准备重新打单。我说不用麻烦,账单我付了,就当是小费吧。</p><p><br></p><p> 后来回想起来,感觉那位先生的举止有些怪异,一般来说陌生人是不会接受这样的食物分享的; 其次,他怎么消费完不付款就走了,是粗心忘了麽? 我百思不得其解。</p> <p>  每次到威尼斯,都会到面具店兜兜转转,家里书房的墙上还挂着一副以前买回去的面具。威尼斯每年的二月份,都会举行狂欢节,人们戴着假发和面具,穿着长袍,在大街上庆祝节日,水城成了欢乐的海洋。</p> <p>  入住的酒店是家老式酒店,充满欧式风情。房间的座椅很考究,坐上片刻,喝一杯酒店免费提供的速融咖啡,观赏窗外的夕阳落日,很感舒适享受。</p> <p>  圣马可广场和圣马可教堂是威尼斯最著名的名胜古迹之一,是必须打卡之地。每一次到威尼斯,都会去转转。</p><p><br></p><p> 广场东西长170多米,呈梯形,东边宽80米,西边宽55米,总面积约1万平方米左右。气势恢宏磅礴,造型优美和谐,可以说是古罗马建筑精品中,少有的突出杰作。</p> <p>  圣马可教堂 (Basilica San Marco)的来由,源自于一个典故。史料是这样记载的: 作为耶稣使徒的圣马可,是撰写 《马可福音》的经卷的作者,在公元828年逝世后,由威尼斯商人将圣马可的尸体从埃及的亚历山大运回威尼斯,于829年在此修建了这座教堂,圣马可被威尼斯人奉为威尼斯的护城神。</p><p><br></p><p> 教堂建筑时期处于文艺复兴大潮时期,受到了几方面建筑模式风格的影响,在建筑设计中很好的借鉴融合了拜占庭建筑风格与东西方建筑艺术的精华,从而成就了一件不朽的建筑艺术杰出精品。</p><p><br></p><p> 教堂内中央的祭坛下面,便是圣马可的陵墓。教堂内部墙壁上,装饰了很多拜占庭风格的金色马赛克装饰画,都是价值连城的珍宝。因为教堂内外都镶嵌着炫目的金色马赛克,所以圣马可教堂也被称为金色教堂 (Church of Gold)。</p> <p>  广场的南、北、西三个方向,都被宏伟壮丽的宫殿建筑环绕。这些建筑和谐优美,建筑物上的石雕生动逼真。</p><p><br></p><p> 高高耸立的圣马可钟楼,有98.6米高,成为威尼斯显著的地标建筑,在城的各个角落,都能看到它挺拔的身姿。</p> <p>  总督宫的建筑非常宏伟有气势,建筑材料选用浪漫的粉红色和圣洁的白色大理石,很华丽美观。总督宫是威尼斯国家元首的府第,也是大议会和政府的所在地。</p><p><br></p><p> 总督宫曾经也是威尼斯总督的官邸,楼内大厅都以油画、壁画和大理石雕刻来装饰,十分华贵奢华。</p> <p>  这是圣马可广场旁边的一条商业街,早晨的街道是这样的情况。</p> <p>  到了中午,就成这样了。</p> <p>  这位,看来真的是玩儿累了,就地而卧,睡得十分香甜。</p> <p>  在威尼斯市区内,任何车辆都不能进入。城内的全部交通,都是靠船完成。水中的船,像岸上的公交车一样,有固定的线路和船站。还可以选择坐出租船。</p><p><br></p><p> 威尼斯的西北角有一条四公里长的海堤与大陆相连,大巴车走海堤,负责客人从机场到车站间的交通,也是威尼斯唯一的大巴车辆集散地。客人到达车站后,再改乘水上交通到想去的位置。</p><p><br></p><p> 其实,乘火车到威尼斯比较便利。火车站就在市区,到酒店就很方便了。</p> <p>  这面墙是大巴站的一道风景墙,很有趣,画得不错。</p> <p>  脑袋上戴的花草帽,便是在圣马可广场的帽摊上,花了10欧购买的。一是遮遮热得过火的太阳暴晒,二是制造一些些浪漫😁😁。正确的戴帽法,那朵花应该冲后,在后脑勺靠边的位置。为了照相,我特地将花花转到靠边朝前的位置,帮我拍照的老外都忍不住开心得直乐。</p><p><br></p><p> 这都是些不经意的举动,这就是威尼斯惹的祸,来到这座城的人,不浪漫的变得浪漫,原本浪漫的,会变得疯狂。我想,我可能是属于后者😃😃。</p> <p>作者简介: 作者蘇蘇(微名/笔名)为高级资深商务管理人士,出访世界各地,足迹遍布五洲六十国度有余。退休后重拾笔耕摄影爱好,将各地见闻经历以图片游记散文诗歌形式呈现,与读者分享各地见闻与精彩故事。作品图文均为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刊发公众平台,请尊重作者创作,维护版权有责,谢绝文字图片复制粘贴,谢谢支持发扬原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