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杨开慧的故居位于长沙县开慧乡开慧村,始建于1795年,是一座建筑面积达680平方米的土木结构院落,现有大小房屋36间,1966年故居进行了维修后对外开放,并取名板仓二字,经讲解员的介绍我们从外到内依次走过了36间房,各间屋里都摆放了以前他们家人用过的东西,还有佣人房,可想而知,杨氏家族是很富有的。讲解员还特别跟我们介绍了一间房,那是毛泽东住过的房屋,他总共才来这里住过三次,时间最长的一次也只有三天。(毛泽东跟杨开慧一起学习、一起抗战,然后到相爱、共难再遇难,整个这一过程有且只有16年,从结婚到最后仅仅10年)接着第二站是杨开慧的陈列馆,在讲解员的介绍下我们依次参观了大厅和三间展室,大厅里面是杨开慧的石膏雕像,墙壁上刻着毛泽东写的《蝶恋花》:</p><p>我失骄杨君失柳, 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 </p><p>问讯吴刚何所有, 吴刚捧出桂花酒。 </p><p>寂寞嫦娥舒广袖, 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p><p>忽报人间曾伏虎, 泪飞顿作倾盆雨。</p><p>这字里行间都藏着毛泽东对其爱人深深的思念和惋惜。</p><p><br></p> <p> </p><p>第一间展室主要是陈列了她父母及全家的照片,还有杨开慧小时候的照片,看得出开慧小时候是一个可爱、乖巧的女孩,从小受家庭环境的熏陶,立下了大志。第二间展室是杨开慧青年时候的照片和同毛泽东的留影。留着一头青年发,一副雄心壮志范。在一个展柜里面,陈列了她的手记,那是写给毛泽东的情书,有几句感动的话语是这样写的:“不料我也有这样的幸运,得到了一个爱人,我是十分的爱他,自从听到他许多的事,看见他许多的文章和日记,我就爱上了他……自从我完全了解他对我的真意,从此我就有了一个新的意识,我觉得我为母亲而生之外是为他而生的,假如他被捉去杀头,我一定要同他去,共这一个命运。”当时的杨开慧是多么的深爱着毛泽东,他们之间的感情是那么纯、那么真。遗憾的是毛泽东没有亲眼看到这封信。第三展室墙壁上挂了很多伟人给杨开慧的题辞,对她予以极高的评价;一张显眼的合影是杨开慧跟她的儿子毛岸英、毛岸青,却没有毛泽东,这俩孩子真是可怜。</p><p><br></p> <p>最后一站是陵园,一座高3米多、宽1米多的杨开慧汉白玉雕像是那样的逼真,听说这块汉白玉石真凑姻缘,上身雕的是杨开慧的全身像,下身雕的是毛泽东的半身像。在讲解员的陪同、介绍中,让我们对杨开慧的身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看着这些遗留下来的痕迹,听着这些动人的故事,我们尤为感动,一个普通、平凡的女人,能作出不普通、不平凡的事情,给后辈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回忆。杨开慧,既是一代伟人毛泽东的骄杨,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永远的骄杨 。她生命虽短,却似锦如花。</p>